别名六氢化苯,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极易燃烧。一般用作一般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及用于有机合成,可在树脂、涂料、脂肪、石蜡油类中应用,还可制备环己醇和环己酮等有机物。
A:加粗的表示指向读者,虚线表示指向纸张内面。B:根据透视规则,粗的一端离读者近,细的一端离读者远。综合以上两点看就可以了。实在不行我自己用手当做环的平面,手指当化学键比对着看。以环为基准 ...我想问的是1号为什么不画成3号。。
以含有主要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靠近该官能团的一端标为1号碳。 如果化合物的核心是一个环(系),那么该环系看作母体;除苯环以外,各个环系按照自己的规则确定1号碳,但同时要保证取代基的位置号最小。 支链中与主链相连的一个碳原子标为1号碳。 数词 位置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官能团的数目用汉字数字表示。
世界上环己酮工业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环己烷液相氧化法和苯酚加氢法,目前90%以上的环己酮是采用环己烷液相氧化法生产的。(1)环己烷液相氧化法目前工业生产中环己烷液相氧化法有两条氧化工艺路线,一种为催化氧化工艺,另一种为无催化氧化工艺。催化氧化工艺主要是采用钴盐、硼酸或偏硼酸为催化剂。
环己酮生产现在肯定很赚钱,现在生产的成本价大约9600-9800元/吨,市场售价为12500元左右,受国家对产自美欧和韩国己二酸反倾销的影响,环己酮价格还会持续上涨,在未来1到2年内达到新高(07/08的高点是17000)。
环己酮贵。成本。环己酮采用的是上等材质制作,成本高。而环己烯采用的是普通材质,成本低。价格。环己酮的价格相比较贵,而环己烯的价格便宜实惠。
结果最适宜反应条件:温度为70~90℃.反应时间为60min以上,环己基过氧化氢质量摩尔浓度在200mmol/kg左右,氢气分压为28kPa,炭一钯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600μg/g,气相液相体积比为60。结果使用该方法可以避免使用碱性物质,有效提高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程度。
1、主要成分是三氯乙烷、甲基环己烷、环己烷三种,其毒性危害的强弱和浓度成正比。修正液中含有铅、苯、钡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应谨慎使用。修正液如被吸入人体或粘在皮肤上,将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2、涂改液的主要成分是甲基环乙烷。涂改液的配方中含有甲基环己烷、环己烷、1,1,1 --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钛白粉、环己酮、甲基己丁基甲酮、二氯乙烷、树脂等九种化学物质,不同的修正液配方有所不同,但主要以前五种化学物质为主。
3、涂改液的主要成分是三氯乙烷、环己烷,其毒性危害的强弱和浓度成正比。涂改液是一种白色不透明颜料,涂在纸上以遮盖错字,干涸后可于其上重新书写。涂改液中含有铅、苯、钡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应谨慎使用。涂改液传统上用小瓶子来包装,瓶盖附带一支小扫帚或者三角形的发泡塑胶浸在改错液里面。
4、修正液成分的主要溶剂可分为三类:三氯乙烷(C2H3ClCH3CCl3)、甲基环己烷(C7H14)、环己烷(C6H12)修正液(又称涂改液、立可白),是一种白色不透明颜料,涂在纸上以遮盖错字,干涸后可于其上重新书写。修正液传统上用小瓶子来包装,瓶盖附带一支小扫帚或者三角形的发泡塑胶浸在改错液里面。
5、涂改液主要由钛白粉、胶和溶剂混合而成,而风油精则含有药物、香料和溶剂。 两者共同的溶剂成分使得风油精能够与涂改液发生作用。 涂改液在刚使用时是液态,一旦涂抹在物体表面,其中的溶剂会迅速挥发。 随着溶剂的挥发,胶质将钛白粉粘附在物体表面,形成修改后的效果。
1、间二甲基环己烷共有5种一氯代物。因为间二甲基环己烷是镜面对称的结构,因此,只有如图1,2,3,4,5碳上的氢被氯取代,才是不同的一氯代物。
2、一氯代物也称为一氯取代物,一般指有机化合物,是指有机物中一个氢被氯取代的情况。含氯的无机物称为氯化物,在有机物中称为一氯取代物。一氯代物有4种,苯环上3个,分别在邻位,对位,间位上;甲基上还有一个,所以总共有4个。
3、该烷烃的十种一氯代物命名:1-氯-2,2,6-三甲基-4-乙基辛烷 3-氯-2,2,6-三甲基-4-乙基辛烷 4-氯-2,2,6-三甲基-4-乙基辛烷 5-氯-2,2,6-三甲基-4-乙基辛烷 6-氯-2,2,6-三甲基-4-乙基辛烷 7-氯-2,2,6-三。
4、的两个,左右的为什么一样呢?那是因为它们是对称的,在分子中对称的氢的化学环境是相同的 而第二个2-甲基丁烷,因为多了一个支链,于是分子中左右不对称了,而支链的甲基和最左边的一个甲基同连在2号C上,它们是对称的,于是这两个甲基的氢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
5、从做题角度来说,只要找等效氢原子就可以了。一般说来,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同一个碳原子上连的所有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等效。氯原子取代任意一个等效氢原子所得的一氯代物是同一种。只要这样就可以了。比如说丙烷有两种一氯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