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使用的二羟甲基羧酸亲水扩链剂主要有DMPA和DMBA两种,其中DMPA使用时间较早,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
2、DMBA分子中含有两个伯羟基和一个羧基的多功能团化合物,使该分子既具有醇类、又具有酸类化合物的特性。
3、熔点是110度左右了,无法做气相的,但是溶液就不一样了,可以试一试。
4、化学本质:叶酸(folic acid),是由2-氨基、4-羟基、6-甲基喋呤啶和对氨基苯甲酸构成喋酸,喋酸再结合谷氨酸而生成。故又称喋酰谷氨酸。
5、-二羟甲基丙酸 性质、用途与生产工艺 化学性质 无味,自由流动白色结晶。易溶于水、甲醇、二甲基甲酰胺等,难溶于丙酮、苯、甲苯等。熔点175~185℃。
6、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测试表明,羟基蒽醌类化合物致生殖毒性有明显的构效关系,当1,3位羟基(如大黄素)和侧链有羟甲基(如2-羟基蒽酮、芦荟大黄素)时,这些蒽醌化合物就有致生殖毒性。
1、虽然它有许多优点,但是还存在许多缺点,主要是自身熔点较高(180 ℃-185℃),很难加热熔解,这就需要加入有机溶剂如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酰胺(DMF)、丙酮等,而NMP沸点高,制备APU后很难除去。
2、常用的产品有:二羟甲基丙酸(dimethylol propionic acid ,DMPA)、二羟甲基丁酸(dimethylol butanoic acid ,DMBA)、1,4-丁二醇-2-磺酸钠。
3、中文名:2,2-二羟甲基丁酸结构式:分子量: 1416外观:为白色晶体熔点: 108-115 °C溶解性:可溶于水、甲醇、丙酮等。
4、一)γ-丁内酯:化学名:α-羟基-β,β-二甲基-γ-丁内酯 化学式:C6H10O3(碳6氢10氧3) 。 适应范围:作为脑代谢的D-泛解酸内酯,主要用于生产泛酸钙。
1、DCFH-DA荧光探针可以通过被ROS氧化,使其发生荧光反应,从而用来测定细胞和组织中的活性氧水平。DCFH-DA分子在细胞内通过酯化酶水解为DCFH(2,7-二氯荧光素),DCFH与ROS发生氧化反应后,产生强烈的荧光信号。
2、DCFH-DA本身没有荧光,可以自由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后,可以被细胞内的酯酶水解生成DCFH。而DCFH不能通透细胞膜,从而使探针很容易被装载到细胞内。细胞内的活性氧可以氧化无荧光的DCFH生成有荧光的DCF。
3、DCFH-DA染色法:DCFH-DA是一种荧光染料,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被细胞内的酯酶水解成DCFH。DCFH在细胞内会被氧化成荧光强度较高的DCF,从而反映细胞内氧化应激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