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氯-1,3-丁二烯()是制备氯丁橡胶的原料.由于双键上的氢原子很难发生取代...

1、基本信息简称CR。由2-氯-1,3-丁二烯(即氯丁二烯)聚合制得的橡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未加炭黑补强的硫化橡胶强度可达28MPa,相对伸长率约为800%,具有耐油、耐燃、耐氧化和耐臭氧等特性。

2、cr是氯丁橡胶(Neoprene),又名氯丁二烯橡胶,新平橡胶。由氯丁二烯(即2-氯-1,3-丁二烯)为主要原料进行α-聚合而生产的合成橡胶,被广泛应用于抗风化产品、粘胶鞋底、涂料和火箭燃料。

3、氢、氢氰酸、乙酸加成,均可生成生产高聚物的原料:乙炔在不同条件下,能发生不同的聚合作用,分别生成乙烯基乙炔或二乙烯基乙炔,前者与氯化氢加成可以得到制氯丁橡胶的原料2-氯-1,3-丁二烯。

4、三烯指的是乙烯、丙烯、1,3-丁二烯 乙烯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两个碳原子之间以双键连接。乙烯存在于植物的某些组织、器官中,是由蛋氨酸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转化而成的。

5、-丁二烯的用途 丁二烯是生产合成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的主要原料。

1-氯-2-丁烯和3-氯-1-丁烯分别与碘化钠的丙酮溶液反应,发生sn1还是s...

该反应分为SN1 和SN2两种类型。卤素连在一级和二级碳上的反应是SN2反应;连在三级碳上的多为SN1反应。一般来说,SN1反应活性高。Br取代基的活性大于Cl,而F取代基的活性最低。

在Sn1反应中由于生成了碳正离子中间体,所以重排是这种反应的重要特征,也是支持Sn1机理的重要实验根据。如果一个亲核取代反应中有重排现象,那么这种取代一般都是Sn1机理。

碘离子从与氯原子相反的方向进攻丁基,一边进攻一边使丁基变构,从而把氯原子“挤跑”形成氯离子,氯离子同钠离子结合成不溶丙酮的氯化钠而沉淀。反应只有一步,比SN1要快。

SN1反应:只有一种分子参与了决定反应速率关键步骤的亲核取代反应称为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用SN1表示。S表示取代反应,N表示亲核,1表示只有一种分子参与了速控步骤。

在丙酮中用碘化钠可将氯代烃或溴代烃转变为碘代烃。试剂碘化钠可溶于丙酮,但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或溴化钠却是不溶的,会从反应液中沉淀出来,从而促使氯代烃或溴代烃不断地转化为碘代烃。

-溴丙烯是SN1反应,剩下的都是SN2反应,SN1SN2,3-溴丙烯活性最高;溴乙烯因为卤原子跟双键直接相连,无法反应,活性最低;SN2反应看空阻,1-溴丁烷2-溴丁烷,1-溴丁烷更快。

鉴别2-甲基-3-氯丁烷,氯乙烯,3-甲基-3-氯-1-丁烯

1、第一个是烯基氯,第二个是烯丙基氯。见图:前者氯的活性很低,后者因为烯丙基效用,活性高。因此用金属镁测试,在室温下发生反应的是烯丙基氯。而烯基氯需要加热和加入引发剂才反应。

2、可以使用硝酸银的醇溶液鉴别。1-氯丁烷加热后才能产生白色氯化银沉淀,2-氯丁烷片刻后即可产生白色沉淀,而2-甲基2-氯丙烷在室温下立刻会产生白色沉淀。根据沉淀产生的快慢即可鉴别。

3、-氯-3-甲基丁烷是一级氯代烃;2-氯-4-甲基戊烷是二级氯代烃;2-氯-2-甲基戊烷是三级氯代烃。加入硝酸银溶液,加热:1)三级氯代烃生成白色沉淀最快;2)二级氯代烃次之;3)一级氯代烃最慢。

4、主链有4个碳原子且氯原子在第二个碳上面的2-氯丁烷,结构式如下。主链有3个碳原子且氯原子在第一个碳上面的1-氯-2-甲基丙烷,结构式如下。

1氯3甲基2丁烯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