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环丙烷和氢气和溴水反应,都是加成反应,三元环张力大,能发生开环加成反应,但是开环断键的位置有两种。
与小环烷烃开环加成,一般是环丙烷,环丁烷开环加成,环戊烷以上的与饱和链烃没多大区别。
由于是催化加氢,环丙烷吸附到催化剂表面上,故从空间位阻考虑,应该是没有取代基的两个碳吸附上去,断掉这个单键加氢。和Br2反应,断掉最多取代基碳和最少取代基碳之间的单键加溴。
【答案】:D 低级的环烷烃(特别是三环、四环亦行)与烯的性质相似,故环丙烷可催化加氢变为丙烷。乙醛和丙酮羰基中的双键易断裂发生加成反应,可催化加氢生成醇。甲基丙烷分子中无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氢反应。
环丙烷与氢气加成反应的产物是丙烷。在催化剂作用下,环丙烷与氢进行加成反应生成丙烷,反应式如下图:环丙烷,环丁烷及其取代物的环有张力,很容易进行开环反应,与烯烃的加成反应很相似。
环烷烃催化加氢后生成烷烃,比较加氢条件知,环丙烷、环丁烷、环戊烷、环己烷开环难度依次增加,环的稳定性依次增大。
甲基环丙烷和H2反应应该是主要生成2-甲基丙烷吧?由于是催化加氢,环丙烷吸附到催化剂表面上,故从空间位阻考虑,应该是没有取代基的两个碳吸附上去,断掉这个单键加氢。
生成氯、甲基丙烷。甲基环丙烷与氯化氢=1-氯-2-甲基丙烷,甲基环丙烷与盐酸反应时,是质子攻击3号位的碳而开环,断开的是1号C和三号C之间的键。
环丙烷性质不稳定,易变为开链化合物,键角为60度,角度较小容易开环,且环状给予了一个不饱和度,可发生与烯烃类似的加成反应,即环被打开,两端各加上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转变为开链烃或其衍生物。
用溴水就可以了 溴水可以和含有环丙基的烃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而环戊烷不和溴水反应。
简记为碳链断在含H多的C与含H少的C之间。例:如1,1,2—三甲基环丙烷与HX开环加成直接判断就是在4级碳与2级碳之间断开碳链,卤原子加在4级碳断开处,最终形成2,3—二甲基—2—卤丁烷。
氨基上面的N富含电子,环氧丙烷与O相连的C缺电子,两者发生亲核反应时环氧丙烷开环。N与C成键,氨基上一个H重排至O上,形成羟基。生成物叫作“N-甲基异丙醇胺”,结构图如下:这个反应属于开环反应中的亲核反应开环。
甲基环丙烷是一个环状有机分子,化学式为C5H8。它的氢化物方程式为:C5H8 + H2 → C5H10 其中, H2 代表氢气,经过反应后生成C5H10,这是一种链状有机分子,也被称为戊烷。
甲基环丙烷和氢气和溴水反应,都是加成反应,三元环张力大,能发生开环加成反应,但是开环断键的位置有两种。
嗯,是有区别的。先说加氢气,这个反应的原则是开环后支链化合物最稳定。例如,甲基环丙烷加氢开环生成的是2-甲基丙烷(异丁烷)。
1、嗯,是有区别的。先说加氢气,这个反应的原则是开环后支链化合物最稳定。例如,甲基环丙烷加氢开环生成的是2-甲基丙烷(异丁烷)。
2、加成反应。马氏规则规定:在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中,加成试剂的正性基团将加到烯烃双键(或叁键)带取代基较少(或含氢较多)的碳原子上。
3、与X2,HX开环加成是亲电历程,即先断碳链加氢形成稳定的碳正离子,氯再加到碳正离子上去。
4、符合。只要不是硼烷/过氧化物等,都应该符合马氏规则。
5、醛基、酮类中的碳氧双键:可与H2等加成。(3)苯及其同系物、含苯环的物质:可与H2等加成苯环。
6、根据有机物分子结构计算,Ω=双键数+三键数×2+环数 如苯:Ω=3+0×2+1=4 即苯可看成三个双键和一个环的结构形式。单键对不饱和度不产生影响,因此烷烃的不饱和度是0(所有原子均已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