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合物名称为N-甲基-1,3-丙二胺,中文名有3-甲胺基丙胺之称。其英文名包括N-Methyl-1,3-propanediamine,以及3-(Methylamino)propylamine、3-aminopropylmethylamine等。CAS号为6291-84-5,EINECS编码为228-544-6。分子式为C4H14N2,分子量为90.1663克/摩尔。
2、-二甲氨基丙胺,又名N,N-二甲基-1,3-丙二胺和DMAPA,其英文名则为3-dimethyl aminopropyl amine和N,N-dimethyl propylene diamine。该化合物的结构或分子式并未在提供的信息中详述。其物理性质方面,3-二甲氨基丙胺的相对密度在30℃时为0.8100,表现出一定的密度特性。
3、N,N-二乙基-N,N-二甲基-1,3-丙二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的中文名称为N,N-二乙基-N,N-二甲基-1,3-丙二胺,英文名称是N,N-diethyl-N,N-dimethylpropan-1,3-diamine。
4、结构式为(CH3)2NCH2CH2CH2NH2【常见化学反应】N,N-二甲基-1,3-丙二胺胺为低级脂肪胺,具有脂肪族胺的一般通性,与酸反应生成盐,与羧酸、酸酐、羧酸酯反应生成相应得酰胺,可被各种氧化剂氧化成氧化胺。与卤代烃反应生成季铵盐。
5、N,N-二甲基-1,3-丙二胺属于高毒性化合物,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或口服能引起严重中毒。大鼠经口服LD50为1870mg/kg,兔子经皮LD50为0.6ml/kg。
6、通过丙烯腈和二甲胺反应得到二甲胺基丙腈,后者催化加氢得到N,N-二甲基-1,3-丙二胺,反应方程如下:(CH3)2NH + CH2=CHCN → (CH3)2N-CH2CH2CN(CH3)2N-CH2CH2CN + 2H2 → (CH3)2N-CH2CH2CH2NH2第一步反应是双键加成反应,反应在10~15℃较低的温度下,滴加二甲胺的方式进行。
一般来说,含7-@5%丙烯酰胺的凝胶具有适合分离分子量从到100万的物质的机械性能,对于以下的蛋白质,使用15-30%丙烯酰胺凝胶,含4%丙烯酰胺的凝胶可用于特别大的分子量。大孔胶易碎,小孔胶很难从管子中取出。因此,当丙烯酰胺的浓度增加时,可以减少双含凝胶。
制备凝胶时需要的原料是:丙烯酰胺,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双体,用作交联剂)在水溶液中用催化剂引发聚合。常用的催化剂有:二甲氨基丙腈(DMAPN);过硫酸铵,四甲基乙二胺;过硫酸铵或加核黄素后用紫外光(波长253.7毫微米)引发聚合。
过硫酸铵就是引发剂,而TEMED可以催化过硫酸铵产生自由基,从而加速丙烯酰胺凝胶的聚合。聚丙烯胺凝胶由单体丙烯酰腋甲叉双丙烯酰胺聚合而成,催化聚合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化学聚合法和光聚合法。化学聚合以过硫酸铵(AP)为催化剂,以四甲基乙二胺(TEMED)为加速剂。
操作法 (1)制胶 用30%丙烯酰胺溶液-分离胶缓冲液-20%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10%过硫酸铵溶液(新鲜配制)-四甲基乙二胺-水(0∶5∶0.08∶0.1∶0.01∶3)制成分离胶液,灌入模具内至一定高度(剩余体积留作制备浓缩胶用),用水封顶,聚合完毕,倾去水层。
SDS-PAGE凝胶电泳原理是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和交联剂N,N’一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在催化剂过硫酸铵,N,N,N’,N’四甲基乙二胺作用下,聚合交联形成的具有网状立体结构的凝胶,并以此为支持物进行电泳。
此聚合过程是由四甲基乙二胺(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TEMED)和过硫酸胺(ammoniumpersulfate,AP)激发的。
1、DABCO BL-22 复合胺,具有强烈「发泡」效果,可取代BL-11。DABCO CS-90 复合胺,具有强烈「发泡」作用,改善泡沫密度梯度及开孔效果,可减少箱泡角落破裂。AS-33 改性三乙烯二胺,延迟催化剂,模塑、箱式、软泡 DABCO 8154 延迟性三乙烯二胺型催化剂,可改善泡沫流动性。
2、软泡:是用软泡聚酯多元醇和TDI-65/35通过箱式发泡工艺生产的。硬泡:是由硬泡聚醚多元醇(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又称白料),与聚合MDI(又称黑料)反应制备的。优点不同 软泡:软泡具有密度低、弹性回复好、吸音、透气、保温等优点。
3、聚氨酯硬泡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简称聚氨酯硬泡,它在聚氨酯制品中的用量仅次于聚氨酯软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