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铜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按成分分类 普通白铜:这是最常见的一类白铜,以铜为主要成分,添加锌和镍等元素。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零部件和装饰品。 高速切削用白铜:这类白铜主要用于高速切削金属时作为刀具材料。它们具有优异的导热性和耐磨性,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
白铜的主要品种主要包括B0.BB1B30等四种合金牌号,其中B19和B30最为常用。B0.6:这是白铜的一种合金牌号,具有特定的铜镍比例和性能。B5:同样是白铜的一种,其合金成分和性能与B0.6有所不同,适用于特定的应用场景。B19:这是最为常用的白铜合金牌号之一,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耐蚀性。
普通白铜主要有B0.BB1B30等四种合金牌号,常用的有B19和B30,美国标准中牌号系列更多一些。 白铜棒是Cu与Ni形成的连续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晶格,见图1-18。
工业用白铜分为结构白铜和精密电阻合金用白铜(电工白铜)两大类。(1)、结构白铜:结构白铜的特点是机械性能和耐蚀性好,色泽美观。结构白铜中,最常用的是B30、B10和锌白铜。另外,还有铝白铜、铁白铜和铌白铜等。B30在白铜中耐蚀性最强,但价格较贵。铝白铜的性能同B30接近,价格低廉,可作B30的代用品。
根据有机物的密度判断。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由于水和有机物一般不相溶,所以一般形成的上下两层是水和有机层。若有机物的密度大于水,则有机物在下层,若有机物的密度小于水,则有机物在下层。
根据有机物的密度判断。萃取是指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把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分液是把两种互不混溶的液体分离开的操作方法。
如:从碘水中用四氯化碳、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萃取碘,四氯化碳倒入碘水中,震荡静止,观察到下层液体为紫红色,上层液无色透明。四氯化碳比水密度大,在下层,且最终碘单质被萃取到萃取剂中,萃取剂显色,也在下层。
这个基本按水算就行了,溶解的那部分碳酸氢钠也不是很多,主要是知道两种溶剂的密度,大的在下边。即便溶有少量无机盐也对密度影响不大。其次可以观察颜色一般有机层会呈油状,水层则是透明的,若是乳化现象较严重可以适当加些饱和食盐水或是干脆加些氯化钠,稍微静置敲击待其分层观察。
PVC稳定剂的配方分为铅盐稳定剂配方、钙锌稳定剂配方。
半硬质PVC配方需围绕基础树脂、增塑剂、稳定剂三大核心成分构建,通过调整增塑剂含量控制硬度,结合润滑工艺优化加工性能。 配方主材配置 1 PVC树脂 基础组分采用100份SG-5型树脂,该型号兼具流动性与力学强度,可支撑管材、板材等半硬质制品结构。
PVC排水管的生产配方如下:- PVC:100份 - 轻钙:150份 - 稳定剂:5份 - 润滑剂:2份 - 钛白粉:1-2份 - 增白剂:10-15克 - CPE:5份 - ACR:1-5份 请注意,以上配方仅供参考,实际生产中应根据设备、原料和具体要求进行调整。
其主要成分为有机锡热稳定剂和其他多种复合助剂。相较于传统的铅盐类稳定剂,有机锡类具有无毒环保、良好的加工性能以及更高的稳定性效率等特点。它能够广泛应用于PVC硬制品、软制品及其他复合材料的加工生产中。同时,它在极端温度条件下表现出优良的持久性,提高了PVC制品的使用寿命。
以下配方仅供参考,厂家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做调整。 上水管件配方及工艺 配方:树脂100份,PVC稳定剂:7份,ESB0:3份,亚磷酸三辛酯0.5份,CPE-135A:10份,加工助剂ACR:1份,轻质碳酸钙5份,钛白粉3份。
PVC-U给水管的配方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成分: PVC树脂:作为基础材料,占比100份。 钙锌稳定剂:用于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添加量为5份。 轻质碳酸钙:作为填料,可以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添加量为5份。 PE蜡:用于改善润滑性,返璞归真,添加量为0.15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