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用作片剂崩解剂的缺点:①淀粉的可压性不好,用量多时可影响片剂的硬度;②淀粉的流动性不好,外加淀粉过多会影响颗粒的流动性。淀粉具有双重功能,既起崩解作用又有粘合作用。
干淀粉。是一种最为经典的崩解剂,吸水膨胀率为186%左右。适用于水不溶性或微溶性药物的片剂,对易溶性药物的崩解作用较差。(2)羧甲基淀粉钠(CMS-Na)。
它具有良好的吸水膨胀性,同时具有可压性,可改善片剂的成型性,增加片剂的硬度而不影响其崩解性,一般用量为0.5%-4%。贮藏: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普通玉米淀粉糊化温度在68-72度,氧化玉米淀粉糊化温度在62-68度,高取代度的羧甲基淀粉,羟丙基淀粉等醚类淀粉可以冷水糊化。
马铃薯淀粉65-67度开始糊化,94度达到最高糊化温度,但做预糊化淀粉时,设备工作面温度150度。普通玉米淀粉糊化温度在68-72度,氧化玉米淀粉糊化温度在62-68度,高取代度的羧甲基淀粉,羟丙基淀粉等醚类淀粉可以冷水糊化。
淀粉的糊化:淀粉粒在适当温度下(各种来源的淀粉所需温度不同,一般60~80℃)在水中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作用称为糊化作用。
⑴反应温度要控制在糊化温度以下,湿部处理最好低于糊化温度10℃以下。
在水中强化溶胀,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能迅速溶解或糊化。水溶液有较大粘度,具有非牛顿流体的性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凝胶和薄膜。
1、该品与羧甲基纤维素(CMC)有相似的性能,具有增稠、悬浮、分散、乳化、粘结、保水、保护胶体等多种性能。
2、羧甲基淀粉钠(CMS-Na)是变性淀粉的代产品,属醚类淀粉,是一种水溶性阴离子高分子型化合物。它无味、无毒、不易霉变、易溶于水。
3、羧甲基淀粉钠(CMS-Na)又称为羧甲基淀粉,是一种阴离子淀粉醚,是能溶于冷水的电解质。首次制成羧甲基淀粉醚是在1924年,1940年已工业化生产。是变性淀粉的一种,属醚类淀粉,是一种水溶性阴离子高分子型化合物。
4、羧甲基淀粉钠为淀粉在碱性条件下与氯乙酸作用生成的淀粉羧甲基醚的钠盐。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无味,在空气中有引湿性,在常温下溶于水,分散成粘稠状胶体溶液,在乙醇、乙醚中不溶。
5、羧甲基淀粉钠(CMS)是一种用羧甲基醚化的变性淀粉,它无味、无毒、不易霉变、易溶于水。
6、【答案】:D 羧甲基淀粉钠(CMS-Na):不溶于乙醇,吸水膨胀性强,吸水后体积能膨胀增大至200-300倍,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崩解剂。
这个是不同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生产原料是精制棉,一氯醋酸,碱等,而羟甲基淀粉钠的主要生产原料是淀粉。
它与防腐剂功能不同,在食品中有增稠、悬浮、乳化、稳定、保形、成膜、膨化、保鲜等多种功能。食品级羧甲基淀粉钠无味、无毒、易溶于水。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是羧甲基纤维素钠,又叫羧甲基淀粉钠,是一种白色或略带浅黄色的无定形粉末,具有增稠、分散、悬浮、粘合、成膜、保护胶体和保护水分等优良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