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思是地层为石炭上统至二叠系上石盒子组。二1煤:包括由下至上为上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含煤地层分布在石炭系上统太原组,该段地层主要由石灰岩、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薄的煤层组成。该组煤岩层组合为一煤组。
2、成煤植物 - 低等植物形成的煤称为腐泥煤。- 高等植物形成的煤称为腐植煤。 成煤作用 - 植物遗体堆积转变为煤的过程称为成煤作用,包括生物化学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 成煤作用分为泥炭化和煤化两个阶段。 成煤必要条件 - 植物条件:成煤的物质基础。
3、二1煤层是指在这个开采区域的煤矿的结构。煤层--煤层顶、底板岩石之间的垂直距离称煤层厚度。从勘探和开采角度把煤层厚度分为:①煤层总厚度,指包括夹石层在内的煤层全部厚度;②煤层纯煤厚度,指所有煤分层厚度的总和;③煤层可采厚度,指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适于开采的煤分层的总厚度。
4、主采煤层二1煤层为贫煤,煤层厚度一般为 5 ~7 m,局部地段 10 m 以上。构造煤成层发育,煤的坚固性系数 f 值0. 12 左右; 瓦斯放散初速度△P 为 30 以上。
5、山西组含有二组煤,除煤以外,尚有耐火粘土、高岭石粘土,共有3~4层。二1煤(B1煤或大煤)为河南省主要可采煤层,二2煤在嵩山周围局部可采。上述内容根据不同的地质时期、地层划分以及化石特征,对嵩山地区的石炭纪地层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反映了该地区石炭纪地层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1、-30或15-50。煤的密度因煤的品种不同而不一样,常见的种类有褐煤、烟煤、无烟煤三类,褐煤的密度为05-30g每平方厘米,烟煤的密度为15-50。
2、一般褐煤相对密度小于3,烟煤为3~4,无烟煤为4~9。煤的密度会因煤种不用其密度也不同,受所含水份和空气的湿度影响较大。在一定温度(20℃)条件下,煤的质量(不包括煤的孔隙)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一般采用密度瓶法测得。
3、褐煤的视密度为05~30g/cm3,烟煤为15~50g/cm3,无烟煤为4~70g/cm3。煤的散密度(又称煤的堆密度)是装满容器的煤粒的质量与容器容积之比。煤的堆密度是用一定容器直接测定的。煤的散密度一般为0.5~0.75g/cm3。
4、煤的密度煤的密度受所含水份和空气的湿度影响大,一般褐煤相对密度小于3kg/m,烟煤密度为3-4kg/m,无烟煤密度为4-9kg/m,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
5、煤的密度因煤的品种不同而不一样,受所含水分和空气的湿度影响较大。常见的种类有褐煤、烟煤、无烟煤三类。褐煤的密度一般为05~30g/cm3,烟煤的密度一般为15~50g/cm3,无烟煤的密度一般为4~70g/cm3。煤主要是由碳构成,连同由不同数量的其它元素构成,主要是氢,硫,氧和氮。
6、煤的密度会因煤种不同其密度也不同,受含水份和空气的湿度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细煤粒:0.75到0吨每立方米:褐煤:0.65到0.78吨每立方米;干无烟煤:0.8到0.95吨每立方米;干块泥煤:0.33到0.40吨每立方米;新制煤粉:0.45到0.5吨每立方米;沉积煤粉:0.8到0.9吨每立方米。
摘要:本文从地质及储层特征等技术层面上探讨了淮北煤田芦岭矿区煤层气井的生产条件,这些生产试验井的钻探目的是(1)评估煤层气的生产特性,(2)确定储层的排采条件,(3)评价并改进完井技术,进而(4)全面评估煤层气生产所面临的问题。
依据煤层物性、含气量、临界解析压力、煤层顶底板力学性质等参数,利用储层模拟软件预测气、水产量历史曲线、不同阶段煤层压力分布图,综合考虑自然、地理、生产条件等各种因素,优化试采设备,确定生产参数。
尽管预测每个煤层的绝对产率非常困难,但在同一井内预测每一煤层与其他煤层相比时的相对产量指数,对完井决策很有价值。具有最大潜力的煤层是完井的首选对象,而其余煤层可作为第二阶段的生产计划。 另外,计算机模拟还能提供一种称为“自由水”的曲线,这种曲线对预测初始水产率十分有用。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稳步推进。中国石油在陕西韩城,山西大宁—吉县、三交区块已完成钻井289口(探井63口,生产井226口),二维地震1260km。2009年提交基本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1145×108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