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比八等于九十比二百四十,所以糖水的质量为三百三十。
2、设原来糖水有x克,原来糖水中含糖0.1x克,加入20克糖后含糖是(0.1x+20)克,(0.1x+20):0.9x=3:17 17(0.1x+20)=7x x=340 原来有糖水340克。
3、克的糖水中含糖10克,含糖率是10÷100×100%=10%。从杯中倒出10克糖水,杯中还剩90克糖水,其中糖有90×10%=9克,水有90-9=81克,这时再加满水,水有81+10=91克,这时糖和水的比是9:91。
把两份糖水里面的糖都分别计算出来,然后加起来除以总的糖水重量就是新的浓度了。所以30%糖水里面有 100×30%=30克的糖,20%的糖水里有100×20%=20克的糖,所以新的糖水里糖的总量就是30+20=50克,再用50÷200=0.25×100%=25%。新的糖水浓度为 25%。
克的糖水含糖率为9%,说明里面含有9克的糖,想要糖水含糖率为30%,需要加21克的糖。
含糖量不变=40×30%=12克 所以后来糖水重12÷10%=120克 所以加水120-40=80克 如果满意记得采纳哦!你的好评是我前进的动力。
/30%*(1-30%)=7g.即需要7g水。
1、酱油的密度:15g/ml。所以酱油密度最大。
2、酱油的密度约为15克/毫升。 醋的密度大约为05克/毫升。 一般而言,食用油的密度约为0.8克/毫升。
3、根据食用油的品种的不同,密度也就不一样。一般超市买的金龙鱼调和油密度约0.93克每毫升,白酒密度约为0.91克每毫升,酱油的密度约为15克每毫升。这样估算的话,密度最大的应该是酱油,第二是水,第三是食用油,最后是白酒。
4、水的密度为1,酱油的密度在2左右,食用油和白酒的密度都小于1,食用油一般在0.9-0.93,比白酒稍大一些。
1、当然是盐水 。盐水是电解质 ,在普通钢铁的表面形成无数 微电池 ,发生 电化学腐蚀 ,就是生锈 。
2、ρ水=0×10^3kg/m^3或0g/cm^3 这是指纯水 至于 糖水 盐水 味精水的 密度就不定了 这要看你的配的浓度了。可以根据他们的浓度换算出他们的密度的 c=1000pw/m 但是都大于水的密度。
3、在盐水中,鸡蛋会下沉。这是因为盐溶解在水中会使得水的密度增加,但鸡蛋的密度大于盐水的密度,因此鸡蛋会沉入底部。 在糖水中,鸡蛋同样会下沉。糖溶解在水中的过程中,也会增加水的密度,但鸡蛋的密度仍然高于糖水,所以鸡蛋会沉到糖水的底部。 在味精水中,鸡蛋会下沉。
1、克糖溶解在95克水中后制成的糖水中糖与水的质量比为5:95=1:19,由于糖溶解后是均匀散布在水中所有糖水中糖与水的质量比均为1:19,所以倒出四十克剩下的糖水中糖与水的质量比仍是1:19。
2、解如果是漂浮,则F浮=G 而 F浮=ρ水gV排=溢出水的重力0.4牛 而 物体重力为 1 牛 所以不可能是漂浮的,只能是浸没在水中,且物重大于浮力,沉入水底。希望对你有帮助。
3、用方程解:设:放糖以前,糖的质量是x克,水的质量是10x克。放糖以后,糖的质量是x+10,水的质量是8(x+10),前后水的质量不变。列方程式:10x=8(x+10)解:10x=8x+80 2x=80 x=40 水的质量是40×10=4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