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哌拉西林的药典介绍

1、哌拉西林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属、肺炎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淋球菌(不产β内酰胺酶株)、不产β内酰胺酶的沙门菌属、志贺菌属、脆弱类杆菌、肠球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2、吸收: 据《Physician Desk Reference》52版介绍,本品静脉滴注后,血浆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浓度很快达到峰值。滴注30分钟后,血浆哌拉西林浓度与给予同剂量哌拉西林的血浆浓度相等。

3、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在期外DNA合成实验(UDS)中浓度高达5689/711 μg/mL时结果为阴性。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在哺乳动物点突变(中国仓鼠卵巢细胞HPRT)实验中浓度高达8000/1000 μg/mL时结果为阴性。

4、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中文名称: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适用于对哌拉西林耐药对本品敏感的产β-内酰胺酶致病菌引起的下列感染。

5、注射用哌拉西林钠,适应症为适用敏感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所致的败血症、上尿路及复杂性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以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哌拉西林简介

哌拉西林中毒 哌拉西林(氧哌嗪青霉素)抗菌谱广,主要用于绿脓杆菌和各种敏感的G阴性菌所致的感染,也用于治疗肠球菌和类杆菌感染。本品的血浆蛋白结合率12%~22%,半衰期1h左右。

哌拉西林在人体内不经过生物转化,他唑巴坦经代谢转化成没有抗菌活性的单一代谢产物;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通过肾小球滤过和主动分泌由肾脏排至体外;哌拉西林约69%以原形随尿液快速排泄,另有部分可随胆汁排泄。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中文名称: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适用于对哌拉西林耐药对本品敏感的产β-内酰胺酶致病菌引起的下列感染。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适应症为适用敏感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所致的败血症、上尿路及复杂性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以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适应症为适用于由对哌拉西林耐药对本品敏感的产β-内酰胺酶致病菌引起的下列感染。

剂型 5g(哌拉西林2g,舒巴坦0.5g)。6 特灭菌的药理作用 哌拉西林为青霉素类广谱抗生素,主要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抗菌作用,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及各种敏感革兰阴性菌所致的感染。

二甲基甲酰胺详细资料大全

1、DMF就是N,N-二甲基甲酰胺结构简式HCON(CH3)2;酰胺就是羰基+氨基;甲酰胺就是HCONH2;N,N-二甲基表示两个甲基取代在氨基的N上;所以就是HCON(CH3)2。

2、DMF指的是二甲基甲酰胺,是一种透明液体,能和水及大部分有机溶剂互溶。二甲基甲酰胺是化学反应的常用溶剂。纯二甲基甲酰胺是有特殊臭味,工业级或变质的二甲基甲酰胺则有鱼腥味,因其含有二甲基胺的不纯物。

3、DMF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是一种透明液体,能和水及大部分有机溶剂互溶。它是化学反应的常用溶剂。纯二甲基甲酰胺是有特殊臭味,工业级或变质的二甲基甲酰胺则有鱼腥味,因其含有二甲基胺的不纯物。

4、dmf有毒,属低毒类。二甲基甲酰胺(DMF)是一种透明液体,能和水及大部分有机溶剂互溶。大鼠经口LD50:2800 mg/kg;吸入LC50:5000 ppm/6H。小鼠经口LD50:3700 mg/kg;吸入LC50:9400 mg/m3/2H。

氟哌酸的作用

1、氟哌酸有消炎止泻作用,是可以用作治疗大便次数多的毛病的,但不能长期服用。

2、氟哌酸,也称为诺氟沙星胶囊,具有广谱抗菌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因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症状。但如果情况严重,建议您咨询兽医的建议,以便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法。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

3、在水或乙醛中极微溶解;在醋酸、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易溶。熔点218~224℃。

4、呋喃唑酮( Furazolidone ,曾用名称:痢特灵)是一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细菌和原虫引起的痢疾、肠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患。呋喃唑酮为广谱抗菌药,对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有抑制作用。

5、其化学名为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本品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会阻碍消化道内致病细菌的DNA旋转酶(DNA Gyrase)的作用,阻碍细菌DNA复制,对细菌有抑制作用。

二甲基肼的基本信息

熔点:166-167℃ 沸点:69°C at 760 mmHg 闪点:1°C 蒸汽压:168mmHg at 25°CLORIDE 白色结晶,容易溶于水与乙醇,其有潮解性。

偏二甲肼和肼均属无色液体,有毒性,它们属同系物。偏二甲肼:偏二甲肼(jǐng),或称1,1-二甲基联氨。分子式(CH3)2NNH2或C2H8N2,英文缩写UDMH(Unsymmetric Dimethyl Hydrazine),无色易燃液体。

偏二甲基肼是导弹、卫星、飞船等发射试验和运载火箭的主体燃料,其对水体的污染一直倍受重视,而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a)接触偏二甲基肼后出现一过性的眼与上呼吸道的刺激症状,随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恶心等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b)皮肤污染后可有烧灼感、局部红肿等表现。

由苯甲酰氯与硫酸肼反应生成对称二苯甲酰肼,再与硫酸二甲酯反应得到对称二苯甲酰二甲肼,最后将其与盐酸一起回流2小时,进行水蒸气蒸馏,将剩余物减压蒸发至干,结晶出对称二甲肼盐酸盐。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甲磺酸多沙唑嗪的临床研究

【化学成分】 本品化学名称为:[1-(4-氨基-6,7-二甲氧基-2-喹唑啉基)-4-(1,4-苯并二恶烷-2-撑羰基)]哌嗪甲磺酸盐。

[u]毒性研究 [/u]遗传毒性 本品微核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荫诱变试验和人体外周血细胞培养染色体畸变试验未见阳性。

需要强调的是,在临床研究中报告的不良事件不一定是由药物本身引起的。

多沙唑嗪主要在肝脏代谢,其主要代谢途径为0-脱甲基化和羟基化。口服甲磺酸 多沙唑嗪2mg,大约63%的药物经粪便排泄,9 %的药物经尿排泄。从粪便中排泄的原形药物大约为8%,从尿中 排泄的原形药物极少。

盐酸二甲基甲哌嗪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