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密度为0.6×103kg/m3,静止在...

1、一个重力为3 N的实心铁块A,与一实心正方体木块B叠放在圆筒形容器底部,底部水平,如图所示。实心木块的密度为0.6×103 kg/m3,边长为10 cm。求:(1)实心木块的重力;(2)实心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若不断缓慢向容器中倒水,直到水注满容器;当木块稳定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2、把一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00cm3的木块轻轻地放入一装满水的木桶中,求(1)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2)溢出水的质量。一木块浮于足够高的圆挂形盛水容器中,它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75cm3,在水面上的部分是25cm3。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密度。

3、比较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可以判断出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我们也可以通过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可以判断出物体在液体内的浮沉情况。 例2:边长均为2cm实心正方体的木块和铁块,木块密度为0.6×103kg/m 将它们放入水中,待其静止时,分别求出木块和铁块受到的浮力(g=10N/kg)。

4、将边长是10cm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其上下表面与水面平行,下表面距水面6Cm。

小红想测出一个实心小木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小木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

由二力平衡法的分析知,实心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有上浮、静止和下沉三种可能:当时,下沉;当时,悬浮;当时,上浮,最后漂浮。由浮力公式知 又因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故。联立以上各式得:当时,物体将下沉;当时,物体处于悬浮状态;当时,物体将向上运动,最后处于漂浮状态。这是一个重要的结论,请看下面的例题。

.一艘远洋轮船装上货物后,发现船身下沉了一些,则它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船由长江驶入东海后,船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船身相对于水面将 (填“上浮”、“下沉”或“不变”)。

...水中时,有1/4露出水面,求木球受到的浮力。求木球的密度

水的密度是1克每立方厘米,那么木球的密度是0.75克每立方厘米.望采纳。

得:ρ木=3ρ水/4=0.75×10^3kg/m^3 不明追问。

水中的体积为100×3/4=75立方米。受到的浮力F=ρgV=1000×10×75=750000N 木块平衡时浮力等于重力,所以重力G=750000N,质量m=750000÷10=75000kg。木块的密度ρ=75000÷100=750kg/立方米。

浮力=排开液体所受重力=ρ液gV排,也就是水的密度乘以g(就是10)再乘以排出水的体积,体积=质量除以密度(水的密度默认1kg/m)。

设把pc料浸在盐水中, 排开水重力=pc料重力(ρ盐水V排开水g=Mg=ρ pc料Vpc料g)。ρVg:盐水密度*排开水体积*g(8N/KG); Mg:pc料体积*pc料密度*g。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任何浸入流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这个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流体的重量。体积相同:题目中明确指出乒乓球、木球、铁球的体积是相同的。因此,当这三个球完全浸入水中时,它们各自会排开相同体积的水。

体积相同的实心木球与铝球,放入水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谁的大

1、可见木的密度最小,水的密度居中,铝的密度最大。如果实心木球和实心铝球放在水中,状态静止后应该是木球有一部分浮在水面之上,一部分浸入水中,而铝球则是沉入水中。解释这种现象的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即浸入静止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一个浮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液体重量。

2、浮力应该是铁球大于木球,因为木的密度比水下,木浮水面。如果俩球都在水中则浮力一样。2,物块所受浮力等于被排开液体的重量。浮力是8N。3,浮力相等则说明体积相等,因为都在水面下。4,水中的浮力大,要是漂浮的话就是一样大。题给是浸,所以是水的浮力大。5,受到空气的浮力。

3、质量相等,重力相等。木球悬浮,说明浮力等于重力。铝球下沉,说明浮力小于重力。重力相等,则铝球浮力小,即F木F铝。

4、体积相同选B,因为铁球下沉,v排大,浮力大.质量相同则选A,因为木头漂浮,浮力=重力,铁球下沉,浮力重力,二者重力一样,故木球浮力大。

5、答案是 C 质量相当的木球和铝球。当然是木球的体积大,而且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所以它排开的水的体积比较大。木球是漂浮在上面,铝球是沉在水底的。 木球受到的浮力大,A不对的 放木球的烧杯底部受到的水压力比较大 木球的水面比较高。

6、很明显的木球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铁球密度大沉入水底,所以铁球V 比木球大,所受浮力也是铁球大。不要根据主观感觉铁球沉入水底木球浮在 水面就说木球浮力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