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可以先硝化生成了对硝基甲苯,然后再通过还原生成4-甲基苯胺,再硝化生成了2-硝基-4-甲基苯胺(当然硝化过程中可以将胺基保护起来)(胺基的定位效果比甲基强),将得到的物质与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重氮盐,最后在次磷酸的作用下将胺基消去,得到了间硝基甲苯。
甲苯氧化成苯甲酸,然后硝化成间硝基苯甲酸,再变成间硝基苯甲酰胺,霍夫曼降级成间硝基苯胺,重氮化后用溴离子取代即目标化合物。间溴硝基苯,浅黄色针状结晶,易溶于乙醇,溶于乙醚和苯,不溶于水。有毒。
甲苯用高锰酸钾氧化成苯甲酸。用浓硝酸-浓硫酸混酸硝化,由于硝基和羧基都是强钝化基,所以稍控制反应条件便可得到纯净的一硝基取代的间硝基苯甲酸。
简单地说,甲苯先用高锰酸钾/酸条件下氧化成苯甲酸,苯甲酸在HNO3/H2SO4条件下硝化成间硝基苯甲酸,然后再把苯甲酸根还原为甲基。
先氧化制备苯甲酸,然后硝化。因为甲基是邻对位定位基,如果直接硝化,得到的是2-、4-位的硝化产物。
1、硝基苯更强。中心碳原子电子云密度越高,碳正离子越稳定.简单说,取代基给电子效应越强,碳正离子越稳定。
2、甲苯中的甲基(-CH3)和羟基(-OH)是推电子基团,它们能够增加苯环上的电子密度,从而增强中间体的稳定性。 相反,氯苯中的氯(-Cl)和硝基苯中的硝基(-NO2)是吸电子基团,它们会降低苯环上的电子密度,使得中间体稳定性降低,因此这些化合物的硝化反应相对困难。
3、苯胺和乙酰苯胺中N上孤对电子与苯环共轭,故活化苯环;由于乙酰基的吸电子影响,苯胺比乙酰苯胺活泼。甲基的活化能力较弱,而硝基由于吸电子诱导效应和吸电子共轭效应(N上没有孤对电子,只有N=O双键是吸电子的),钝化苯环。
1、为何称邻硝基甲苯而非邻甲基硝基苯?答案在于化学命名规则与历史传统。首先,必须明确,正确化学名应为1-甲基-2-硝基苯。而“邻硝基甲苯”与“邻甲基硝基苯”仅是俗名或简化名。涉及到命名问题时,我们需了解,苯的英文名是Benzene,乙苯为ethylbenzene,丙苯为propylbenzene。
2、邻硝基甲苯:甲基和硝基都连接在苯环的邻位,即它们之间只有一个碳原子。化学式为:C6H4(CH3)(NO2) 对硝基甲苯:甲基连接在苯环的一个碳原子上,硝基连接在相对的位置上,即它们之间相隔两个碳原子。
3、邻硝基甲苯,化学式为C7H7NO2,是硝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之一。在化学工业中,它作为一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其理化性质、主要应用及其带来的危害值得我们关注。首先,邻硝基甲苯的理化性质表现为:它是一种带有黄色的易燃液体,不溶于水,但能随水蒸气挥发。它可溶于氯仿和苯,并能与乙醇、乙醚混合。
两种方法,一种是苯变成苯甲基,再变成苯甲酸(加高锰酸钾就行),随后进行傅克烷基化,可得目标产物。
苯合成间硝基苯磺酸的路线是苯乙烯到苯乙烯氧化,苯甲醛到间甲基苯甲酸,到间甲基苯甲酸酰氯,到间甲基苯甲酰氯与硝酸反应,到间硝基苯甲酰氯,到间硝基苯甲酰氯与氨水反应,到间硝基苯磺酸。具体如下:苯乙烯经过氧化反应得到苯甲醛。苯甲醛经过鸟嘌呤催化加氢反应,得到间甲基苯甲酸。
应该先甲基化,再氧化成羧酸,然后再硝化,若先硝化,硝基苯不能进行烷基化反应。
苯--氯苯--苯腈--苯甲酸--间氯代苯甲酸} 乙烯--氯乙烷} 通过武兹反应,得到产品。
C6H5CH3+HONO2---CH3C6H4-p-NO2+H2O。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剂存在下,氯苯与苯二甲酸酐作用,氯苯对位上的氢原子被邻,羧基苯甲酰基取代,生成对氯苯甲酰苯甲酸,这个反应是付克反应的一种类型,属酰化反应。羟基要保护,酰氯很容易和活泼氢反应。
1、这是一个芳环上的亲电氯化反应,生成与硝基成间位的氯代硝基苯和HCl。苯分子中一个氢原子被硝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无色或淡黄色(含二氧化氮杂质)的油状液体,有像杏仁油的特殊气味。相对密度2037(204℃)。
2、CH3-CH=C-CH2-CH3。硝基苯,又称密斑油或苦杏仁油,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氯气是氯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两者之间想要发生反应必须加入铁粉进行加热处理,方程式为CH3-CH=C-CH2-CH3,生成间硝基氯苯。
3、在铁分和加热条件下反应。在铁粉和加热的条件下,硝基苯与氯气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2C6H5NO2+3Cl2=2C6H4NO2Cl2+2HCl。
4、硝基苯+氯气→间硝基氯苯,条件是铁粉,加热。
5、在工业上,卤代苯中以氯和溴的取代物最为重要。硝化反应苯和硝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生成硝基苯PhH+HO-NO2---H2SO4(浓)△---→PhNO2+H2O硝化反应是一个强烈的放热反应,很容易生成一取代物,但是进一步反应速度较慢。
6、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包括:制硝基苯、制苯磺酸、制酚醛树脂、银镜反应、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酯的水解、二糖水解、淀粉水解等。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包括:烷烃与卤素的取代反应、苯与氯气加成反应(紫外光)、—CH3+Cl2—CH2Cl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