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题可知:小球半径r=3/2=15cm。则小球体积V=(4/3)π r^3=14x15x4/3=38cm。所以圆球的密度ρ=m/V=31/38=86g/cm。即圆球的密度为86克每立方厘米。
2、直径10mm的纯金圆珠的重量约为59克。计算理论重量:纯金的密度约为132克/立方厘米,而一个直径为10mm的完全实心圆珠的体积约为0.125立方厘米。理论上,其重量应为密度乘以体积,即132克/立方厘米 * 0.125立方厘米 = 415克。
3、直径为10毫米的纯金圆珠的重量大约为116克。这是因为金的密度为132克/立方厘米,根据球体体积的公式V球=(4/3)πR^3,可以计算出圆珠的体积,再乘以金密度得出实际重量。 因此,一颗直径为10毫米的实心金珠子大约重8克。

可见,除小球外,还需要的仪器设备可以是天平和量筒以及适量的水。测量方法:用天平直接测量出小球质量m。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能保证放入小球后水不溢出且能浸没小球)。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示数V1。把小球放入量筒中,再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示数V2。那么小球的体积是 V=V2 - V1 。小球的密度 ρ=m/V=m/(V2-V1)。
在小球和瓶口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间,然后加入酒精。为了避免酒精蒸发,密度计在制作完成后应该盖好瓶盖。在瓶子的侧面用标记笔标出酒精的位置。这时,可以用密度计来测量物质的密度。使用方法:使用密度计时,只需将待测物质加入密度计中,然后观察它在油和酒精之间的位置即可。
沉浮情况不变,因为将氯化钠晶体投入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会继续溶解,溶液密度不变,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质量)不变。
方法一:先将容器装够量的液体(一般用水),将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测量出液体表面上升部分空间的体积,就等于物体的体积。方法二:若已知了物体的密度,可用天平将物体的质量测量出来,再由密度公式算出它的体积。
我来告诉你一个简单的方法,首先你要有这样一个理念:物体的平均密度大于水,下沉 物体的平均密度小于水,上浮 物体的平均密度等于水,悬浮 所以把空心小球看做是一个整体,假设空心小球只是被挖了很小一点点空心,根本没多大影响所以空心小球的平均密度大于水,下沉。
这个背景排除功能是等高线法无法做到的(等高线法也有基本的背景排除办法,但是和泳道/条带轨迹定量法的背景排除不是一个等级的。等高线法只能排除同一泳道上的背景,而不能均等的排除不同泳道的背景)。
1、空心球并不是在体积、质量和密度上都小于实心球。关于体积,空心球与同样大小的实心球相比,其外部体积是相同的。空心球的特点是其内部有一部分是空的,这意味着它的实际物质占据的体积较小,但整体的外形尺寸,或称为外部体积,并不因此减小。
2、若两球的体积相等,且密度也相同,实心球内的填充物量必然多于空心球。因此,从质量的角度出发,实心球的总质量必然大于空心球。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观察到空心球似乎比实心球更重,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观察角度或测量方法存在误差。实际上,质量的大小是由物质的多少决定的,而非其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
3、题中若给了球的质量和体积,用题中给的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出质量M2。在与题中所给的质量M1比较。若M2M1就是空心的。
4、同种材料的空心球和实心球应通过公式ρ=m/v计算。如果两个球的质量一样,则空心球的体积比实心球的体积大。所以应该是实心球平均密度大,空心球平均密度小。所以D错。又因为A、B、C都强调“铜球”,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所以C正确。
1、假设小球在酒精中是浮的,由于水的密度比酒精大,那么小球在水中必定也是浮的,那么小球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到的力应该是一样的,都等于小球的重力,与已知条件不符,所以小球在酒精中一定是沉的。
2、解:根据物体的沉浮条件。一个实心小球先后放入盛有足够多的水和足够多的酒精的两个容器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0.9N和0.8N。则小球在水中一定是漂浮,在酒精中一定下沉。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和漂浮在液面上物体的平衡条件。F=G。ρ1gV=F1。V=0.8/800*10m=0.0001m3。ρ2gV=F2。
3、一个实心小球先后放入盛有足够的水和足够多的酒精的两个容器中,小球受到的力分别是0.9牛和0.8牛,酒精的密谋为0.8×103 kg/m3。
4、排开液体的重力即为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因此为6:5 小球在水中如果沉底,说明6牛的浮力仍不足以让小球浮起来,那么酒精中5牛的浮力当然更不足以让小球浮起来了。小球必然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