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乙基甲酮即甲基乙基酮、丁酮。 [1] 无色液体,有似丙酮的气味;溶于水、乙醇、乙醚,可混溶于油类;性质稳定;主要用作溶剂、脱蜡剂,也用于多种有机合成,及作为合成香料和医药的原料主要作为硝酸纤维素、乙烯基树脂和涂料等溶剂,也用于制润滑油的脱蜡剂等。
甲乙酮(MEK)又名甲基乙基甲酮、丁酮、乙基甲基甲酮、甲基丙酮,是一种重要的低沸点溶剂,挥发度适中,与多数烃类溶剂互溶,对高固含量和粘度无不良影响,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和干燥特性,能与众多溶剂形成共沸物,对各种纤维素衍生物、合成橡胶、油脂、高级脂纺酸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
甲乙酮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溶剂,广泛应用于涂料、炼油、染料、医药工业、润滑油脱蜡、磁带、印刷油墨等领域。甲乙酮沸点适中,溶解性能好,挥发速度快,稳定、无毒,在酮类溶剂中的重要性仅次于丙酮。它还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用以合成甲乙酮过氧化物,是制备香料、抗氧化剂以及某些催化剂的中间体。
丁酮即甲基乙基甲酮,又叫甲乙酮,英文缩写MEK,它是一种低沸点,无色,可燃液体,具有典型的酮类产品气味,能与醇、醚、油类混溶。丁酮的危害 丁酮中毒后可引起刺激、过敏、缺氧、昏迷和麻醉、全身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尘肺等。
常被用于溶解油脂、塑料和橡胶等。此外,它还被用于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如染料、树脂和塑料等。尽管甲基乙基酮在工业上有重要价值,但因其易挥发和可能具有的危害性,如呼吸道刺激和皮肤刺激,所以在使用时需要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和环境安全。
该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及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吸入后可因喉部及支气管的痉挛、水肿,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哮喘、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后,严重中毒者均可能死亡。
1、甲基乙烯酮又名丁烯酮,是最简单的α,β-不饱和酮。具有刺激腥臭味的挥发性无色液体。可燃。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乙醚、丙酮、冰醋酸,微溶于烃。有毒,对皮肤、眼、鼻和咽喉粘膜有刺激作用,致视力障碍。是合成维生素A、甾族、烷基化剂、阳离子树脂、胶片乳化剂的重要原料。
2、甲基乙烯酮是一种化学物质,具有多个名称。在中国,它通常被称为甲基乙烯基甲酮或丁烯酮,化学名称为3-丁烯-2-酮。在国际上,其英文名是Methyl vinyl ketone,另外还有3-buten-2-one和2,4-dimethylpenta-1,4-dien-3-one的别名。这个化合物的CAS号是78-94-4,而EINECS编号为201-160-6。
3、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产品规格: 90%易燃液体,具有刺激性臭的无色液体。 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乙醚、丙酮和冰醋酸,微溶于烃类。遇明火、高温、氧化剂易燃; 高热放出有毒刺激烟雾。产品包装: 本品以160kg装圆铁桶包装,每桶160±0.1kg。
4、甲基乙烯酮的生成过程涉及多个步骤。首先,通过丙酮与甲醛的缩合反应,生成乙酰乙醇。这个反应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温度控制在51-53℃,将两种原料以1:30的比例混合在管道反应器中,保持反应时间3-4分钟。反应完成后,产物被转移到装有柠檬-丙酮的反应罐中,进行回流处理10分钟,以回收丙酮。
5、由丙酮与甲醛缩合得到乙酰乙醇,再在草酸存在下脱水而制得甲基乙烯酮。
6、丁烯酮工厂是脱水生产的。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丁烯酮又名甲基乙烯基酮,其工厂的生产方式为由丙酮与甲醛缩合得到乙酰乙醇。在草酸存在下脱水而制得甲基乙烯酮。
其次,丁酮对呼吸系统也有刺激作用。吸入丁酮蒸气可能导致呼吸道刺激、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长期暴露于丁酮的环境中还可能增加患上呼吸道疾病的风险。此外,丁酮还可能对人体造成其他潜在危害。例如,长期接触丁酮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导致头痛、眩晕、疲劳等症状。
丁酮属于有毒溶剂,对于人体呼吸道黏膜和神经中枢有明显的伤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鼻、喉、粘膜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致皮炎。
健康危害:对眼、鼻、喉、粘膜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致皮炎。本品常与2-己酮混合应用,能加强2-己酮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现象,但单独接触丁酮未发现有周围神经病现象。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丁酮即甲基乙基甲酮,又叫甲乙酮,英文缩写MEK,它是一种低沸点,无色,可燃液体,具有典型的酮类产品气味,能与醇、醚、油类混溶。丁酮的危害 丁酮中毒后可引起刺激、过敏、缺氧、昏迷和麻醉、全身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尘肺等。
甲基乙基甲酮即甲基乙基酮、丁酮。 [1] 无色液体,有似丙酮的气味;溶于水、乙醇、乙醚,可混溶于油类;性质稳定;主要用作溶剂、脱蜡剂,也用于多种有机合成,及作为合成香料和医药的原料主要作为硝酸纤维素、乙烯基树脂和涂料等溶剂,也用于制润滑油的脱蜡剂等。
甲乙酮(MEK)又名甲基乙基甲酮、丁酮、乙基甲基甲酮、甲基丙酮,是一种重要的低沸点溶剂,挥发度适中,与多数烃类溶剂互溶,对高固含量和粘度无不良影响,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和干燥特性,能与众多溶剂形成共沸物,对各种纤维素衍生物、合成橡胶、油脂、高级脂纺酸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
黄体酮属于孕激素,具有稳定胎儿、调节月经的作用。服用黄体酮期间出血,需根据患者使用黄体酮的用途来处理。常见用途和应对措施 保胎:若使用黄体酮进行保胎治疗,但使用期间出现流血,多考虑是胎儿本身发育不良导致,和黄体酮关系不大。若少量流血,无腹痛症状,可继续进行保胎治疗。
安宫黄体酮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药物,它的主要用途广泛多样。首先,它对于缓解痛经症状具有显著效果,帮助改善月经不适。在妇科方面,它能用于治疗功能性闭经和功能性子宫出血,对于保护早期妊娠也起到关键作用,如预防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
黄体酮胶囊的特点和作用: 治疗月经不调:黄体酮胶囊对于因黄体功能不全导致的月经周期紊乱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补充体内缺乏的黄体酮,可以调整月经周期,改善月经不规律等问题。 缓解孕期不适:在妊娠期间,黄体酮胶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黄体酮是一种天然的孕激素,主要由卵巢黄体分泌。它是一种重要的卵巢激素,参与女性的生殖周期和妊娠维持。地屈孕酮片则是一种合成的孕激素药物,其结构与天然孕激素有所不同,但具有相似的生理作用。地屈孕酮片常用于激素替代治疗、预防流产等医学需求。
甲基乙基甲酮即甲基乙基酮、丁酮。 [1] 无色液体,有似丙酮的气味;溶于水、乙醇、乙醚,可混溶于油类;性质稳定;主要用作溶剂、脱蜡剂,也用于多种有机合成,及作为合成香料和医药的原料主要作为硝酸纤维素、乙烯基树脂和涂料等溶剂,也用于制润滑油的脱蜡剂等。
丁酮又称为甲乙酮、甲基乙基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工业上可用二级丁醇脱氢或用丁烯加水氧化法生产。丁酮外观呈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有类似丙酮气味,能与乙醇、乙醚、苯、氯仿、油类混溶。
甲基乙基甲酮,又称甲基乙基酮、丁酮、2-丁酮、甲乙酮、2-氧代丁烷,化学式为C4H8O。双键原子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分子中其他C原子以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
甲基乙基酮是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丙酮气味易挥发,能与乙醇、乙醚、苯、氯仿、油类混溶。溶于4份水中,但温度升高时溶解度降低。能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含水13%),共沸点74℃(含丁酮87%)。相对密度(d204)0.805。凝固点-86℃。沸点76℃。折光率(n15D)3814。闪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