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六次甲基四胺的pH值是多少

1、【答案】:六次甲基四胺的共轭酸的pKa=pKw-pKb=14-85=15,根据缓冲溶液的有效缓冲范围pH值约为pKa±1的原则,用六次甲基四胺配制的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是pH:15~15。

2、mole,简称摩,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PH值为5,六次甲基四胺,是一个与金刚烷结构类似的多环杂环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2N4。PH是用来表示皮肤健康酸碱度的一个参数。

3、六次甲基四胺是一种弱碱,它与它的共轭酸形成一个有效的缓冲系统。其共轭酸的pKa值大约为15,这意味着六次甲基四胺溶液在pH 15到15之间具有良好的缓冲能力。

4、可以用六次甲基四胺调节溶液的PH=5---6。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pH控制在5~6,滴定时溶液由紫红色恰变为亮黄色,即达终点。不能用NH3·H2O-NH4Cl缓冲液,因为NH3·H2O-NH4Cl缓冲液的缓冲范围是PH值25~25,不能控制溶液的PH值在5~6,一般使用盐酸-六次甲基四胺作缓冲。

5、在配位滴定中必须控制滴定溶液的PH值,六次甲基四胺起稳定溶液PH值的作用(PH约为5—6),相当于配位滴定中的缓冲溶液。

6、名称 六亚甲基四胺;乌洛托品;四氮六甲环;促进剂H;胺仿;六甲撑四胺;海克沙;六次甲基四胺;hexamethylene tetramine 资料 C6H12N4 分子量 140.19 无色或白色具有光泽的结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无嗅,味甜而苦。密度1.27g/cm3。加热至260-263℃即行升华,但几乎不分解。

...剂标定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时,应如何调节溶液PH?为什么?

1、已铬黑T为指示剂:可以用PH=10的NH3-NH4Cl缓冲溶液调节。二甲酚橙为指示剂:可以用六次甲基四胺调节溶液的PH=5---6。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pH控制在5~6,滴定时溶液由紫红色恰变为亮黄色,即达终点。

2、用CaCO为基准物质,以钙指示剂为指示剂标定EDTA浓度时,因为钙指示剂与Ca在pH=12~13之间能形成酒红色络合物,而自身呈纯蓝色。当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纯蓝色,所以用NaOH控制溶液的pH为12~13。

3、在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锌标准溶液标定EDTA时,锌标准溶液呈酸性,滴加氨水到PH=7~8,此时,二价锌离子生成了氢氧化锌沉淀,然后再加PH=10的缓冲溶液,沉淀溶解,生成锌氨配离子,最后用EDTA滴定。

4、选用铬黑T(EBT)作指示剂,在NH3·H20—NH4C1缓冲溶液(pH=10)中进行标定,配制EDTA标准溶液一般采用间接法。因为EDTA标准溶液能与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1:1的稳定配合物,所以可以用含有金屑离子的基准物如Zn、Cu、Pb、CaCOMgSO4·H20等,在一定pH值条件下,选择适当的指示剂来标定。

5、用20%(质量分数)的六次甲基四胺溶液调节PH值。操作如下:用移液管吸取锌标准溶液25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20mL,二甲酚橙指示剂2滴,然后滴加六次甲基四胺(20%)至呈稳定的紫红色后,再多加 3 mL。滴定时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恰变为亮黄色,即达终点。

6、在pH12条件下 镁离子形成氢氧化镁沉淀,可用EDTA滴定钙离子,两者相减得到镁离子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将试样喷入火焰,使钙、镁原子化,在火焰中形成的基态原子对阴极空心灯产生的钙、镁特征谱线产生选择性吸收,由此测得的吸光度与标准溶液吸光度比较而确定样品中钙离子或镁离子的浓度。

0.1mol六次甲基四胺ph值

mole,简称摩,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PH值为5,六次甲基四胺,是一个与金刚烷结构类似的多环杂环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2N4。PH是用来表示皮肤健康酸碱度的一个参数。

至15。六次甲基四胺的共轭酸的pKa=pKw-pKb=14-85=15,根据缓冲溶液的有效缓冲范围pH值约为pKa±1的原则,用六次甲基四胺配制的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是pH:15至15。乌洛托品也称作六亚甲基四胺、六次甲基四胺,是一个与金刚烷结构类似的多环杂环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2N4。

质量百分含量为20%。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PH值为5左右,其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乌洛托品,也称作六亚甲基四胺、六次甲基四胺,是一个与金刚烷结构类似的多环杂环化合物,是白色吸湿性结晶粉末或无色有光泽的菱形结晶体,可燃。

就是亚甲基 名称 六亚甲基四胺;乌洛托品;四氮六甲环;促进剂H;胺仿;六甲撑四胺;海克沙;六次甲基四胺;hexamethylene tetramine 资料 C6H12N4 分子量 140.19 无色或白色具有光泽的结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无嗅,味甜而苦。密度1.27g/cm3。加热至260-263℃即行升华,但几乎不分解。

六次甲基四胺ph值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