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基喹啉的合成方法,从煤油中回收得到的可品,经过多步反应,最终得到纯度高的4-甲基喹啉。首先,从重吡啶残渣油中精馏截取的260-267℃馏分段,通过与98%的浓硫酸反应生成磺酸盐,再经过结晶、过滤、重结晶等一系列处理,得到熔点大于220℃的结晶。
2、喹啉化合物的环的合成法,其基本反应是将苯胺和甘油与硫酸、氧化剂(硝基苯等)一起加热,即合成为喹啉。因为甘油被脱水而成为丙烯醛,与苯胺发生加成反应。因此,使用各种苯胺衍生物和其他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即可合成环上有取代基的喹啉化合物。
3、奎宁,这个名称源于其拉丁学名Quinine,又称金鸡纳霜,其来源在于茜草科植物金鸡纳树的树皮中所含的主要生物碱成分。其化学名称为金鸡纳碱,分子式为C20H24N2O2。1820年,P.-J.佩尔蒂埃和J.-B.卡芳杜两位科学家首次提炼出了纯品。
4、奎宁是一种特殊的抗疟药物,属于可可碱和4-甲氧基喹啉类,具有快速杀灭疟原虫血液裂殖体的能力。它对疟疾的不同发展阶段,如红细胞前期、红细胞外期和配子体期,表现出无效,因此对疟疾的传播、复发和病因性预防作用不明显。
5、【采集】采收的方法有多种:在南美,通常于雨季将树砍倒,剥取树皮,晒干或烘干,并加压成扁平的片状。 树皮干燥时卷成筒状。 在爪哇及印度用掘根法和截枝法。
6、奎宁是一种可可碱和4-甲氧基喹啉类抗疟药,是快速血液裂殖体杀灭剂。奎宁对疟原虫的红细胞前期,红细胞外期及配子体期均无作用,对疟疾的传播、复发、病因性预防均无效,奎宁确切的作用机制不清楚,但可能干扰溶酶体功能和疟原虫的体内核酸合成。
奎宁的网络解释是:奎宁奎宁(Quinine),俗称金鸡纳霜,茜草科植物金鸡纳树及其同属植物的树皮中的主要生物碱,化学称为金鸡纳碱。1820年P.J.佩尔蒂埃和J.B.卡芳杜首先制得纯品,它是一种可可碱和4-甲氧基喹啉类抗疟药,是快速血液裂殖体杀灭剂。
奎宁的解释[quinine] 一种苦味花状 结晶 左旋生物碱C 20 H 24 N 2 O 2 ,得自金鸡纳树皮。它是二元碱,形成两类盐,由甲氧基喹啉和奎宁环 衍生 。医药上使用盐的形式,主要用作抗疟药 详细解释 药名。是从金鸡纳树等植物的皮中提制出来的白色结晶或无定形粉末,有苦味。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
奎宁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抗疟药物,最初被广泛使用于治疗疟疾。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逐渐扩展,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竞争。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的需要,以及避免与其他药物的名称混淆,奎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名称更新后,被更名为“奎尼定”。
奎宁(Quinine):是常用的抗疟疾(打摆子)的药物。喹啉类衍生物,能与疟原虫的 DNA结合,形成复合物,抑制DNA的复制和 RNA的转录,从而抑制原虫的蛋白合成,作用较氯奎为弱。
奎宁是喹啉类衍生物,能与疟原虫的DNA结合,形成复合物,抑制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抑制原虫的蛋白合成,作用较氯奎为弱。另外,奎宁能降低疟原虫氧耗量,抑制疟原虫内的磷酸化酶而干扰其糖代谢。奎宁也引起疟色素凝集,但发展缓慢,很少形成大团块,并常伴随着细胞死亡。
奎宁是一种抗疟药。奎宁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属于抗疟药的一种。以下是关于奎宁的详细解释: 奎宁的药理作用。奎宁能够抑制疟原虫的生长,从而消除其导致的疟疾症状。它通过干扰疟原虫的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过程,达到杀灭疟原虫的目的。 奎宁的使用范围。
剂量:深部肌肉注射,每次剂量为2毫升。禁忌:对于存在视神经炎、耳鸣和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本品。由于复方奎宁具有致畸和可能兴奋子宫平滑肌的特性,因此孕妇绝对禁止使用。同样,心肌病患者也不宜选用。使用提示:如果注射液出现结晶,应在注射前适当加热使其溶解。
硫酸奎宁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如下:对于成人,治疗由耐氯喹虫株引发的恶性疟疾时,推荐剂量为每日8克。这个剂量应分次服用,整个疗程需持续14天。在儿科应用方面,剂量会根据儿童年龄进行调整。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每日建议使用0.1-0.2克,分2-3次给予。
【用法用量】成人用量 按体重510mg/kg(最高量500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4小时滴完,12小时后重复1次,病情好转后改口服。小儿用量 剂量同成人,按体重5~10mg/kg(最高量500mg)。
奎宁在临床中的应用主要针对疟疾的治疗,口服形式常选用硫酸奎宁、盐酸奎宁或二盐酸奎宁。其中,对于碳酸乙酯奎宁,通常采用口服的方式给予。治疗恶性疟疾时,成人的治疗方案为每日8小时服用0.6g的硫酸奎宁,儿童则按照0.01g每千克体重,每8小时一次的剂量给予。
奎宁能将人体疟原虫杀死,对于疟疾的感染具有抑制作用。上世纪,疟疾一直困扰着许多人,传染性很强,那时还没有任何药物来控制。至奎宁出现,可有效抑制疟疾类病变。选用奎宁,不仅能对人体心肌收缩起到作用,对于疟疾引起的感染性病也有奇效。在临床应用方面,奎宁仅限于疟疾类疾病,但其效果非常强大。
奎宁可以对人体的疟原虫进行杀灭,对于疟疾的感染是有着抑制效果。疟疾是上世纪困扰很多人们的疾病,而且传染性极强,当时没有什么药物可以去进行控制。直到奎宁的出现,可以有效的抑制疟疾类的病变。选择奎宁,不仅可以对人们身体的心肌收缩起到效果,对于疟疾引起的感染性病变也是有着奇特疗效的。
二盐酸奎宁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特定的医疗状况,即脑型疟疾和其他严重的恶性疟疾。其药理作用和毒性研究是其临床应用的重要依据。在使用时,成人的剂量根据体重计算,一般推荐每公斤体重给予5-10毫克的二盐酸奎宁(最高不超过500毫克)。
1、-甲基喹啉的合成方法,从煤油中回收得到的可品,经过多步反应,最终得到纯度高的4-甲基喹啉。首先,从重吡啶残渣油中精馏截取的260-267℃馏分段,通过与98%的浓硫酸反应生成磺酸盐,再经过结晶、过滤、重结晶等一系列处理,得到熔点大于220℃的结晶。
2、加替沙星是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其化学名称为:1-环丙基-6-氟-7 -(3-甲基哌嗪-1-基)-8-甲氧基-1,4-二氢-4-氧-喹啉-3-羧酸分子式C19H22FN3O4 5 H2O。
3、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坎地沙坦酯:和替米沙坦类似,含有苯并咪唑环的AT1受体拮抗剂。 坎地沙退酯是一个前药,在体内迅速并完全地代谢成活性化合物坎地沙坦。 考点20:喹诺酮类抗菌药 药物结构: 喹诺酮类抗菌药是一类具有1,4-二氢-4-氧代喹啉(或氮杂喹啉)-3-羧酸结构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