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列举一些表面活性剂的CMC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测定温度未提及,CMC为12×10^-5 mol/L。 溴化十二烷基三甲基铵,测定温度未提及,CMC为60×10^-2 mol/L。 溴化十二烷基代吡啶,测定温度未提及,CMC为23×10^-2 mol/L。 辛烷基磺酸钠,测定温度25℃,CMC为50×10^-1 mol/L。

晚上好,CMC只针对一些能在水溶液中形成临界胶束增溶的表面活性剂品种,像是无水乙醇、乙二醇丁醚、异辛醇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等只能单一降低表面张力的消泡溶剂也属于表活范围但无法形成胶束。HLB=1和大于40计算CMC没有实际意义。

CMC之前:表面活性剂溶液随溶液浓度增加表面张力减小,吸附力增加。CMC之后:吸附量表面张力都不在变化CMC:临街胶束浓度,表面张力不再变化的点,此时表面吸附饱和,内部开始形成胶束。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浓度的关系归结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随物质浓度的增加而略微上升,且近于直线。

胶束形成以后,它的内核相当于碳氢油微滴,具有溶油的能力,使整个溶液表现出既溶水又溶油的特性。因此,表面活性剂的溶液,只有在其浓度稍高于临界胶束浓度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298K 时十二烷基硫酸钠的CMC值约为0.008mol·dm-3。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生产方法

由十六醇经溴素溴化后与三甲胺反应生成季铵盐。将三甲胺水溶液投入汽化釜中,加热至沸,产生的三甲胺气体经干燥后用丙酮吸收,在吸收塔中生成三甲胺丙酮溶液,使其进入季铵化釜。然后在搅拌下滴加溴代十六烷,二者摩尔比为10︰1。滴加过程中保温30~40℃,滴毕后再保温搅拌1 h。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生产过程首先是从十六醇开始。通过溴素的溴化反应,十六醇进一步转化为相应的季铵盐。在这个步骤中,三甲胺水溶液被加热至沸腾,产生的三甲胺气体经过干燥处理,然后用丙酮进行吸收,这一过程在吸收塔中进行,生成了三甲胺丙酮溶液。接着,该溶液被引入季铵化釜中。

CTAB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DNA提取方法。实验原理基于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能够与DNA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在高浓度氯化钠溶液中稳定存在,而大多数蛋白质、多糖仍溶于溶液中。通过离心去除上清液,CTAB-DNA复合物可被沉淀,随后使用75%乙醇处理去除CTAB。

CTAB,即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exadec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阳离子去污剂。它的主要特性在于在低离子强度溶液中,如(0.7mol/L NaCl),能有效地沉淀核酸和酸性多聚糖。

搅拌下将十六醇和红磷水浴加热混合溶解后,滴入溴,控制温度不超过100℃,加完后升温至100℃赶出溴化氢气体,然后冷却,并将反应液倒入水中。

季铵盐有哪些

季铵盐是一类具有四个有机基团和氮原子的阳离子化合物,常见的季铵盐包括以下几种:氯化十六烷基二甲基铵、氯化甲基苯二甲铵、溴化三甲铵等。这些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油田、造纸、水处理等领域。下面详细介绍这些季铵盐的特点和用途。

季铵盐又叫四级铵盐,种类很多,是铵离子中的四个氢原子都被烃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通式R4NX,其中四个烃基R可以相同,也可不同。X多是卤素负离子(F、Cl、Br、I),也可是酸根(如HSO嬄、RCOO等)。四级铵盐与无机盐性质相似,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主要通过氨或胺与卤代烷反应制得。

苯甲酸三乙基铵、苯甲酸甲基苄基季铵盐等。季铵盐混合物指的是一类化学物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季铵离子。常见的季铵盐混合物包括苯甲酸三乙基铵、苯甲酸甲基苄基季铵盐等,在护肤品中具有多种作用。

叔胺类碱性有机物常用的都有什么

1、仲胺、季胺和叔胺是氨分子中氢原子被烃基取代的不同产物,它们在性质、特点和用途上各有不同。首先,仲胺,如烷基仲胺,由于烃基的多少,其状态从气体到固体变化,且具有弱碱性。叔胺则是分子中与三个烃基相连的三价胺,而季胺则是四个有机基团共享一个氮原子,形成阳离子结构。

2、叔胺:是指在分子中有与三个烃基连接的三价基的胺。叔胺用途非常广泛,可作为配制产品的组分,又可作为各种专用化学衍生物的中间产品,是生产季铵盐的重要原料。亲脂性生物碱:游离的仲胺、叔胺是亲脂性的,易溶于低级性的有机溶剂中。如:苯、乙醚、氯仿,也可溶于甲醇、乙醇中。

3、碱性有机物:碱性有机物的定义是很广泛的,一般情况下,可以说碱性有机物就是就是分子中含有氨基的有机化合物,例如胺类化合物。按照广义的酸碱理论来说,又有很多物质属于有机碱,醇的碱金属盐类,例如甲醇钠,乙醇钾,叔丁醇钾。烷基金属锂化合物,例如丁基锂,苯基锂。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