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放养密度

一般情况下大规模养殖南美白对虾一亩放5-5万尾适宜。因为从养殖周期来看,放养密度为3-7万尾/亩之间时,随着密度的增加,养殖周期呈延长趋势。

南美白对虾放养密度建议控制在每亩5-5万尾。一般来说当放养密度在3-7万尾,并且逐步增大时,亩产量也会上升;当放养密度在3-5万尾每亩时,随着密度的提高,亩产量的增加更加明显。

根据虾池条件和饵料供应情况确定放养量,一般放养密度为3到5万尾/667平方米。

养殖白对虾要用水源充足、没有污染,同时排灌方便的池塘。底部要有泥沙,周围需要用薄膜围起来,防止天敌入侵。放养密度为每亩3万到5万尾,养殖期需要加水和换水,保持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投喂饲料多选择福寿螺和小杂鱼,每天要喂三次。

~1米以上,有进、排水闸门(图2)。不清池或清池不彻底,主要纳入鱼虾天然苗种或放养少量人工培育南美白对虾苗种,养殖过程施肥繁殖生物饵料或投喂少量人工配合饲料,一年多次收获。这种养殖方式产量较低,但养殖的对虾规格大。南美白对虾苗放养密度在5万~15万尾/公顷。

淡水虾如何养殖

建立池塘。养殖淡水虾时,需要在淡水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地方建立池塘,且池塘的面积要在3亩至5亩之间,水深要在5-米之间,然后往池塘中施加腐熟的家畜粪便,或者尿素,促进浮游生物和浮游植物繁殖生长,为淡水虾提供食物。投放虾苗。

养殖淡水虾的时候要选择健壮的虾苗,人工饲养的和野生的最好分开养,避免出现相互打斗的现象,会影响产量。池塘深度要求在1-5米之间,边缘有坡度,水源质量好。还要注意做好防逃措施。平时投喂的时候要注意定时定量进行, 勤巡塘,发现不对情况及时处理。此外,还要注意水质方面。

选种:养殖淡水虾需选择健壮的虾苗,养之前需将虾苗按照大小分开饲养。水池:养殖淡水虾需将水池清洗并消毒干净,养殖前需将水池晾一周左右。养殖:将准备好的虾苗放在水池中,日常养护时需定期巡视,投喂的时候需要定期、定量。

水源:在养殖淡水虾的时候首先需要养水,自来水是不能直接用来养虾,需要先晾晒,还需要把水的酸碱度控制在5-7的范围内。器皿:养殖淡水虾最好选择一个体积较大的虾缸。换水:淡水虾在养殖一段时间之后,如果水质达到了平衡,就不要随意换水。

室内养殖淡水虾也需要有虾池,池子要经过消毒后才能使用,里面要配上增氧设备。选择体质健壮的虾苗,一般在晴天傍晚的时候投放到池子中。水温保持在20℃以上。然后定期进行投喂,每天投喂5-6次。平时还要注意检查水质,溶氧量要高于每升4毫克,亚硝酸态氨不超过每升0.1毫克。

海南沼虾放养密度和规格与养殖周期有什么关系?

1、海南沼虾的放养密度和规格与养殖周期密切相关。养殖周期长(即3月份开始放越冬幼虾),亩放3万尾就可以了,预计成活率50%,出池规格10克/尾,则亩产可达150千克。养殖周期短(即6月份以后放当年幼虾)则要求亩放5万尾,预计成活率50%,出池规格3~5克,则亩产在100千克左右。

2、在生产实践中,放养密度可根据水面大小、池塘条件、水质状况、饵料质量、养殖周期、幼虾的规格及来源、计划的产量和出池规格等养殖条件,来进行综合考虑。一般情 况下,要获得100千克亩产,每亩放养海南沼虾苗3万~5万尾。

3、放养密度:根据虾的规格,放养密度一般在每公斤800至1500尾,对应每平方米放养80至100尾;对于每公斤1000至2000尾规格的虾,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50至200尾。日常管理:需要定期检查网箱有无破损,防止虾逃逸。同时,要定期清洗网箱,避免网箱内积聚过多污物导致水体交换困难,预防缺氧事故的发生。

4、放养密度根据水质、水源、增氧设备、池深、隐蔽物等因素确定,1厘米至3厘米规格的海南沼虾苗每亩放养3万尾至6万尾,3厘米至5厘米规格每亩放养2万尾至3万尾。1厘米以下的苗种应专池培育,不宜混养。运输海南沼虾需注意保护,避免受伤,溶解氧要求较高。

5、投放附着设施:仅以水面积来衡量海南沼虾的平均密度是不够的,应以附着面积来衡量最为合理。为了适应海南沼虾的附着生活,投放人工附着设施对养殖海南沼虾来 说是有利的,因而是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投放砖块、瓦片、旧箩筐、竹篓、编织袋、网片等,也可种适量根系发达、枝叶繁茂的水草。

怎样掌握虾苗放养密度?

- 单养幼虾:在4-5月投放,幼虾规格为3厘米(0.8-0),放养密度为每亩109-10幼虾,从9月持续到10月,幼虾规格为1厘米(0-5),放养密度为每亩104尾。- 鱼、虾混养:4-5月投放幼虾,规格为3厘米(0.8-0),放养密度为每亩104尾。

虾在养殖时要建造水深5-2米之间的池塘,四周是坡度最好大点,水质要清洗且排灌方便,还要栽培水草。放养虾苗的时候注意密度的控制,规格5厘米以上的,每亩放养量在2-5万尾。平时投喂时要注意方法,按四定进行。另外,还要注意水质的管理和病害的防治。

合理掌握放苗密度 池塘养殖商品虾有春季养殖和秋季养殖等多种模式,其放养时间、放养密度不完全相同。春季养虾,大多在12月下旬进行放养,也可推迟到翌年3月放养,规格3厘米左右的虾种,每亩可放养3万尾左右。

其次,关于虾苗的选择,应确保其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且规格一致。在同一大面积稻田中投放合格虾苗。放养密度应控制在30g/尾以上的种虾,以及20~30kg/亩的总量,雌雄比例为(2~3):1。根据规格,稚虾的放养数量应为250~600只/kg,总计15000~20000只/亩。

放苗密度 为了提高虾苗的成活率,减轻养成期的管理压力,首先确定放养的密度,放养密度大小取决于塘大小、水深、换水条件、增氧设施、养殖方式、种苗大小、饵料供应、产量与规格、其他设备与管理技术水平和经验等方面。

一般水泥结构池,管理较方便,每平方米可放养5000尾,若饲料充足,池中有适当的栖 息物,暂养30天左右,可放8000~10000尾,这样密度饲养30天左右,幼体可长至5厘米、成活率60%左右;如用土池培育幼虾,其密度为2000~4000尾/平方米,其成活率也可 达到60%~70%。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