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间体介绍 它们是以来自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苯、甲苯、萘和蒽等芳烃为基本原料,通过一系列有机合成单元过程(见反应过程)而制得。
2、乙烯酮中两个π键呈正交形式,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可与很多含活泼氢的物质发生加成反应,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
3、呋喃酚又称2,3-二氢-2,2-二甲基苯,它是一种化工中间体,其分子式为C8H4F3NO2,分子量为201181。
4、羟亚胺是有机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13H16CLNOHCL。主要作为医药中间体用于制作 *** 品。形状为咖啡色或乳白色粉末状。
-965-2分子式:C10H7BR分子量:2007物理化学性质:性状无色或微黄色液体。熔点-2℃(α型)沸点281℃相对密度4826g/cm3(20℃)折射率658闪点152℃溶解性不溶于水,能与醇、醚、苯和氯仿混溶。
跟(Ⅰ)、(Ⅱ)式等同的结构式是___;(2) 跟(Ⅰ)、(Ⅱ)式是同分异构体的是___。(MCE918—19)解析:首先要看出C式中右上边的环不是苯环,因有一个碳原子连有2个氢原子。
C4H10的二氯代物共有9种。具体的结构式画法如下。1,1-二氯丁烷、1,2- 二氯丁烷、1,3-二氯丁烷的结构式如下。1,4-二氯丁烷、2,2-二氯丁烷、2,3-二氯丁烷的结构式如下。
CH3CHBrCH2OH。2-溴丙醇别名是2-溴-1-丙醇,是一种易挥发无色液体,微溶于水,能与醇、醚、苯、氯仿混溶。分子式为C3H7BrO,结构简式CH3CHBrCH2OH。由异丙醇与氢溴酸反应而得,用于有机合成、医药、农药中间体。

1、有机物不能使FeCl3溶液显色,且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没有-CHO,也没有酚-OH。1molA能与1mol乙酸反应,则此反应只能是酯化反应,故其应有1个醇-OH。
2、此时B的分子式为C3H4O3,与原题相符。分析到这里,想推出A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了(那个氧化反应的机理一定要搞清楚):将两者拼在一起后A的结构简式为:这就是推出A的整个过程,希望对你有帮助。
3、C4H10O不饱和度为0,是个醇或醚;AB能与格氏试剂反应,为醇,放出可燃性气体:甲烷来自于格氏试剂的甲基和醇的羟基。【B能与酸性重铬酸盐反应,A, C不反应。】说明A是叔醇,B是伯醇或仲醇。
4、①B为无色晶体,微溶于水,易溶于Na2CO3溶液===B是微溶于水的羧酸 ②完全燃烧166 mg有机物B,得到352 mgCO2和54mgH2O,④B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200之间。
5、分析:本题为有机信息推断题,综合考查了有机物分子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等知识,侧重考查利用所学知识结合所给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硝基5溴萘命名。因为根据命名的原则小基团在前大的在后,原子序数大的要位次最小原则应该是5甲基2溴萘。所以1硝基5溴萘这么命名。
2、两个苯环并接,叫做萘,这里碳原子的编号从并接碳的旁边碳开始编号1,2,3,4,5,6,7,8,注意两个并接碳不编号,然后就可以根据溴原子的位置命名,如1-溴萘,2-溴萘,3-溴萘,4-溴萘。
3、决定名称的碳数包括醛基的一个碳。如果有多个醛基,则以含有2个醛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二醛。醛基作取代基时称甲酰基(或氧代)。
4、有两个以上的取代基相同时,在取代基前面加入中文数字:..,如:二甲基,其位置以 , 隔开,一起列于取代基前面。 烯烃 命名方式与烷类类似,但以含有双键的最长链当作主链。
5、在开始测定前,必须先用标准试样校对读数。对折射棱镜的抛光面加1~2滴溴萘,再贴上标准试样的抛光面,当读数视场指示于标准试样上之值时,观察望远镜内明暗分界线是否在十字线中间。
6、由于激发三重态的寿命相对较长,能量转移效率一般较高。目前分析中所使用的受体有1,4-二溴萘和2,3-丁二酮,两者比较,2,3-丁二酮有更优越的受体性质。
1、有机化合物命名有俗名、习惯命名法(又称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其中系统命名法最为通用,最为重要。俗名是根据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存在与性质而得到的名称。例如,甲烷又称坑气、沼气;甲醇又称木醇等。
2、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所有的生命体都含有机化合物,如脂肪、氨基酸、蛋白质、糖、血红素、叶绿素、酶、激素等。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和生物的遗传现象,都涉及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变。
3、化学命名法(IUPAC有机物命名法),是一种有系统命名有机化合物的方法。该命名法是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规定的,最后一次修订是在1993年。其前身是1892年日内瓦国际化学会的“系统命名法”。
硝基5溴萘命名。因为根据命名的原则小基团在前大的在后,原子序数大的要位次最小原则应该是5甲基2溴萘。所以1硝基5溴萘这么命名。
取代物命名:萘分子中碳原子的位置可按上列次序编号。其中8四个位置是等同的,称为α-碳原子,7四个位置也是等同的,称为β-碳原子。
两个苯环并接,叫做萘,这里碳原子的编号从并接碳的旁边碳开始编号1,2,3,4,5,6,7,8,注意两个并接碳不编号,然后就可以根据溴原子的位置命名,如1-溴萘,2-溴萘,3-溴萘,4-溴萘。
物质III命名:1,6-二甲基萘 主要命名原则还是主体碳原子标记为1号碳,物质III上下旋转180度之后(倒过来),可以直观看出原本左下连着甲基的原5号碳原子应该作为1号碳,那么相应的右上连着甲基的原2号碳原子应该是6号碳。
当萘上连的甲基有氯原子命名见图:分别是:1-(氯甲基)萘;2-(氯甲基)萘。
至于III,可以叫2,5-二甲基萘,就是原图。也可以叫6-二甲基萘。两者的和数都是7 就要选打头数字最小那个,不要问为什么,这个是约定的叫法,大伙都说好这么叫的。所以III要叫1,6-二甲基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