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以甲醇,丙醇为原料,经乙酰乙酸乙酯合成3-甲基-2-己酮?

将甲醇和丙醇制备为甲基氯和丙基氯。乙酰乙酸乙酯两次攫取α-H和甲基氯和丙基氯反应,再水解脱羧。

合成题2:甲苯乙酰化,然后格式试剂反应,具体自己写,合成体1终产物貌似是写错了。

乙酰乙酸乙酯→(LDA;1-氯丙烷)→2-丙基-3-氧代丁酸乙酯→(H3O+)→2-丙基-3-氧代丁酸→(加热脱羧)→2-己酮→(H2,钯碳)→2-己醇 首先利用亲核取代,然后是酸式分解,最后是还原。

共4步:1)乙酰乙酸乙酯被乙醇钠活化,与溴丙烷反应得到取代的乙酰乙酸乙酯;2)相应的酯在碱性水溶液中水解,之后酸化,生成羧酸;3)加热脱羧,得到甲丁酮;4)甲丁酮还原得到目标结构—己-2-醇。

-己二酮是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6H10O2。禁止与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强碱接触。沸点高,蒸气压低,通常条件下使用比较安全,但仍需注意防火。能与水、乙醇乙醚混溶,不与烃类溶剂混溶。在浓氢氧化钾或碳酸钾溶液中也不溶解。

乙酸乙酯在钠的作用下缩合,生成乙酰乙酸乙酯,乙酰乙酸乙酯与溴代正丙烷反应后,成酮水解即为1。 溴代苯乙酮与乙酰乙酸乙酯反应,成酮水解即为2。 丙二酸二乙酯与烯丙基氯反应后(应该是烯丙基,不是丙烯基),水解、加热脱羧为3 异丙醇溴代生成溴代异丙烷;甲醇碘代生成碘甲烷。

2,5-己酮可可碱是脂溶性还是水溶性

1、水溶性。2,5-己酮可可碱又称为伐地美生,可以特异性地破坏肿瘤血管,不易穿透细胞膜,一般需由细胞膜表面转运蛋白来转入肝细胞内,药效发挥较慢,是在水中溶解的性质,属于水溶性。己酮可可碱为二甲基黄嘌呤类衍生物,属于外周血管扩张药,可以改善脑循环及末梢血管障碍。

2、而且,如果你之前已经在服用可能增加出血倾向的药物,如华法林(可迈汀)、肝素、己酮可可碱或草药制品(象大蒜素或银杏类药品),你在开始服用维生素E或阿司匹林以前,应该向医生进行咨询。如果你经常服用阿司匹林或维生素E,在外科手术之前一定要告知你的外科医生。

3、常用药品:维生素C片、二十五味松石丸、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己酮可可碱注射液、苦参素片 肝转阴没有特效根治办法。建议检查肝功。只要肝功检查正常,不要担心。但是平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过于劳累,禁酒,不要吃肝损害的药物。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不要过多,过多的药物反而会造成肝脏损害。

所有的单糖都是还原性糖吗?

单糖是不是还原糖 所有的单糖都是还原性糖。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在糖类中,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醛基的二糖都具有还原性。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等。

单糖的定义是指那些不能被进一步水解的糖类。在糖类中,只有那些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和某些含有自由醛基的二糖才具有还原性。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单糖都是还原性糖。例如,核糖就不具备还原性。还原性糖的特征是它们能够还原特定的化学试剂,如斐林试剂或托伦斯试剂。

都属于还原糖。所有的单糖都是还原糖:(五碳糖)核糖,脱氧核糖;(六碳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同时二糖中的麦芽糖也是还原糖。所有的多糖都不是还原糖。

2-己酮的基本信息

物理性质:2-己酮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沸点约为131℃,密度为0.836 g/cm。 化学性质:2-己酮是一种有机酮,可作为溶剂使用,也可用于生产香料、塑料和合成其他化学品。 安全信息:2-己酮具有刺激性,可能对人体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

纯品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丙酮的气味。

要。冷藏,是在低于常温但不低于物品冻结温度条件下的一种保藏方法,2-己酮要冷藏,存储条件要在冷藏密闭及避光条件下保存。2-己酮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C6H12O具有微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甲醇、苯的性质。

先用NaHSO3饱和溶液,环己酮会产生黄色结晶,再用碘和NaOH,2-己醇会产生黄色晶体。2-己醇发生碘仿反应,环己酮与盐酸羟胺生成肟,剩下一个就分离完成了。加NaOH+I2溶液,不产生(碘仿)沉淀的为3-戊酮和戊醛(A组),另2个为B组。A组加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戊醛。

慢性作用:出现肢端麻木、刺痛、足根烧灼感、寒冷感、上下肢无力等周围神经炎表现。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溴-2-己酮,其化学式为C6H11BRO,分子量为1706克/摩尔。这个化合物在EINECS分类系统中被赋予了编号233-544-4,以识别其独特的化学特性。它的物理状态是液体,具有以下沸点:在标准大气压976kPa下,它的沸点在214-215℃,而在较低的压力下,如197kPa时,沸点则降低至135-137℃。

5甲基2已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