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法一:乙醇溶解法, 具体步骤为: 首先称取2g甲基红,用乙醇溶解稀释到1000ml,可得2g/的甲基红指示剂,然后再吸取10ml,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了。该法利用甲 基红可溶于乙醇的原理,为常规的配置方法。
2、.12g甲基红+0.08g亚甲基蓝混合混合溶解于100ml无水乙醇中。还有:0.2%甲基红乙醇溶液+0.1g亚甲基蓝乙醇溶液,v/v=1:1,变色点ph=4,2(红紫)→4(灰蓝)→6(绿),保存于棕色瓶中。
3、将次甲基蓝乙醇溶液(1g/L)与甲基红乙醇溶液(1g/L)按1+2体积比混合。
4、甲基红-次甲基蓝混合指示剂称取0.12g甲基红和0.08g次甲基蓝(两者均需研细),溶于10mL无水乙醇中。过氧化氢吸收液移取100mL过氧化氢,加水稀释至2000mL,加1mL混合指示剂。限一周内使用。

常用的还原糖测定方法有:直接滴定法、高锰酸钾滴定法、比色法。直接滴定法测定的是一大类具有还原性的糖,包括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等,适用于所有食品中还原糖的快速测定。直接滴定法是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被测物质的一种方法,也是滴定分析法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直接滴定法测定的是一大类具有还原性的糖,包括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等,只是结果用葡萄糖或其他转化糖表示。
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原理是样品除去蛋白质后,在加热条件下,以次甲基蓝作指示剂,直接滴定标定过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根据样品液消耗体积计算还原糖量。在日常食品检测中,还原糖是一个常规理化检验项目,涉及的样品种类很广,有乳制品、肉制品、发酵酒、果蔬制品叶等。
在食品中测定还原糖的方法主要包括高锰酸钾滴定法和直接滴定法。高锰酸钾滴定法的原理是在碱性环境下,样品中的还原糖将铜盐还原为氧化亚铜,然后加入硫酸铁使氧化亚铜被氧化为铜盐,最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氧化作用后生成的亚铁盐。通过高锰酸钾消耗量可以计算出氧化亚铜的含量,进而查表得到还原糖的含量。
请参照GB5009。7~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中;食品中还原糖测定。
这时,我们需要采用更为严谨的测量方法,即食品中的总糖含量。根据GB211270-2007标准,总糖的测定包括了蔗糖以及其他具有还原性羰基的化学糖类,如多元醇等,其检测结果通常会高于仅基于可溶性固形物的数值。因此,对于豆沙这类特殊食品,总糖含量是一个更精确的含糖量衡量,它超越了可溶性固形物的范畴。
之后根据这一现象,相关的检测机构对常见的11种水果榨汁进行了检测(如苹果汁、柠檬汁、橙汁、草莓汁、李子汁、西瓜汁等),检测包含PH值、总酸含量以及总糖含量,取25G水果汁与水混合成200ml进行测定。最终测定出11种果汁中,有10种存在对牙釉质的腐蚀作用。
这时选用的检验标准是GB21270-2007,其检测结果通常比只用可溶性固形物表达含糖量的数值要高得多,因为它测量的是总糖,用的是氧化还原滴定法,总糖包括了可溶性固形物所代表的蔗糖和其他含有还原性羰基的化学糖类物质。
据科学分析,每100克西番莲果汁含有总糖15·2克、总酸4克、蛋白质1·36克、脂肪1·22克、磷24·6毫克、钙30毫克、钾227毫克、维生素A1·3毫克、维生素B1·25毫克、维生素C70毫克,有机酸含量约为3%左右,氨基酸17种、占人体所需氨基酸总量的20%。
总糖的测定(直接滴定法)滴定, 蒸馏水, 葡萄糖, 酒石酸, 试剂 斐林氏试剂 甲液:称取15g硫酸铜(CuSO4·5H2O)及0.05g次甲基兰,用蒸馏水溶解。移入1000mL棕色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
糖果—还原糖的测定—直接滴定法原理:样品在除去蛋白质后,在加热条件下,使用已标定过的碱性酒石酸铜液进行滴定。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通过测量样品液消耗的体积,计算出还原糖的含量。
以样品或经水解后的样品对煮沸的斐林氏溶液进行滴定,生成氧化亚铜沉淀,以次甲基蓝为指示剂,达到终点时,稍微过量的还原糖将蓝色的次甲基蓝还原为无色,滴定结束,根据样品的消耗量求得总糖或还原糖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