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AS NO.标识为104-82-5的化合物,其在中文中被称为4-甲基苄基氯,也作4-甲基苄氯或4-甲基氯苄。在英文领域,它通常被表示为4-Methyl benzyl chloride,另外还有几种别名,如p-Xylyl chloride,alpha-Chloro-p-xylene,即1-(chloromethyl)-4-methyl-苯,以及p-chloromethyltoluene。
2、苄基也称苯甲基。是一种含有苯甲基的官能团,化学性质较为稳定。是甲苯分子中的甲基碳上去掉一个氢原子所成的基团(C6H5CH2—)。苯甲醇(又称苄醇,C6H5CH2OH)、苯氯甲烷(又称苄氯,C6H5CH2Cl)等分子结构中都含有这种基团。
3、苄基氯作为苯的一个氢被氯甲基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它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苄基氯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或微黄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催泪性。与氯仿、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混溶。不溶于水,但可以与水蒸气一起挥发。水解生成苯甲醇。在铁存在下加热迅速分解。
4、苄基氯的结构式是ClCH2-C6H5。苄基氯是一种无色或微黄色的透明液体,属致癌物质,具有刺激性气味,微溶于水,易溶于苯、甲苯等有机溶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医药中间体。苄基氯作为苯的一个氢被氯甲基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它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5、常见含苄基的化合物:例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
6、苄基,也称苯甲基,是一种化学物。分子式是C6H5CH2-,含有苄基的化合物苄乙腈、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等。苄基可以理解成甲苯分子中的甲基碳上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一价基团;或者苯甲醇分子中去掉羟基。
甲醛法、溶剂法。根据间甲基氯苄百科信息可知间甲基氯苄的生产工艺是甲醛法、溶剂法。间甲基氯苄别名3-甲基苄基氯(3-Methyl benzyl chloride),是一种沸点195~196℃ ,相对密度064 的液体。
甲苯氯化催化法为目前最通用的氯化苄工业生产方法,而甲苯催化氯化法可分为光催化氯化法和低温催化氯化法。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进行分离,通常采用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液进行分离。分离后得到有机相,通过蒸馏、结晶等方式进行提纯,得到纯度较高的邻甲基氯化苄。
膜界面光氯化。光氯化法制氯苄,使化学式为(X)aC6H6_a_b(CH3)b的芳烃类化合物在流动中成液膜,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进行膜界面光氯化反应,反应开始时侧链甲基上的一个氢被氯取代生成一氯苄。
它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分子结构式: 氯化苄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或微黄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催泪性。与氯仿、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混溶。不溶于水,但可以与水蒸气一起挥发。水解生成苯甲醇。在铁存在下加热迅速分解。有毒!可燃,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氯化苄是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农药、香料、医药、染料及有机合成助剂的合成。主要用于合成苯乙酸、邻苯二甲酸酯类、苯甲醇等重要有机物。
苯扎氯铵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其英文名称为Benzalkonium Chloride和Benzalkonium Bromide,还有其他名称如氯化烃基二甲基代苯甲胺、洁尔灭、氯化苄烷、Germitolum、Zephirol、Zephiran Chioride,以及Benzaltex和Pharmatex等。其分子式为C21H38ClN,分子量为3396克/摩尔。
苄基英文名benzyl group,也称苯甲基。是一种化学物,分子式是C6H5CH2-,含有苄基的化合物苄乙腈、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等。
末端炔等)条件下进行。通常以通式RMgX表示。格式试剂是一种活泼的有机合成试剂,能进行多种反应,主要包括:烷基化反应,羰基加成,共轭加成,及卤代烃还原等。 格氏试剂一般有两种,1:氯苯类(氯化苄)在乙醚(四氢呋喃)下和镁反应,2:溴代环戊烷在乙醚(四氢呋喃)下和镁(锌)反应。
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相转移催化剂季铵盐类等。 烷化剂 烷基化试剂又称为烷化剂、烃化剂许,多烃的衍生物可作烷化剂。 ①卤烷:氯甲烷、碘甲烷、氯乙烷、溴乙烷、氯乙酸和氯化苄等。 ②醇类:甲醇、乙醇、正丁醇、十二碳醇等。
1、原料准备,反应制备,分离提纯。将苄醇、氯气和碱液等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好,准备好反应所需的原料。将苄醇、氯气和碱液加入反应釜中,进行邻甲基氯化苄的氯化反应。反应温度一般在50到80℃之间,反应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其制备方法是用氯化苄和氰化钠缩合制成。一般采用乙醇为溶剂,在加热回流下进行,也可以用水为介质,加相转移催化剂,反应温度80~100℃,反应结束后与溶剂分离,再经精馏得成品。
3、苄基氯不溶于水,但可以与水蒸气一起挥发。水解生成苯甲醇。在铁存在下加热迅速分解。氯化苄与乙醇及水三相混合后,颜色呈白色浑浊液。
4、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的合成通常涉及两步骤反应,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反应(2)。在这个步骤中,单丁酯钠盐与氯化苄的溶解性差异显著,单丁酯钠盐能溶于水,而氯化苄则不溶,导致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困难。
1、间三氟甲基氯苄的分子式是C8H6CLF3,代表着它由8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和3个氟原子组成,这组原子的独特排列赋予了它独特的化学性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958克/摩尔,这个数值对于理解其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和纯度至关重要。
2、对氯三氟甲苯又名对氯三氟甲基苯;(英文名称p-Chlorbenzotrifluorid)又名4-氯三氟甲苯(4-Chlorobenzotrifuoride);对氯三氟苄;对氯苄川三氟;简称 PCBTF。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可溶于醇、醚、苯等有机溶剂,分子式为C7H4F3Cl。
3、对氯三氟甲苯,也被称作对氯三氟甲基苯,其英文名称为p-Chlorobenzotrifluoride。它还被称为4-氯三氟甲苯,对氯三氟苄,或对氯苄川三氟,简称为PCBTF。这种物质是一种无色的圆形透明液体,它不溶于水,但可以溶解于醇、醚、苯等有机溶剂中。其分子式为C7H4F3Cl。
4、氟化可用氟化钠、氟化钾、氟化银和氟化剃等,其中氟化钾活性较高、价廉,常用。氟化锑可选择性地与同一碳原子上的多个卤素反应,而不与单个卤素反应。此特性可用来合成三氟甲基化合物。18-冠-6醚可显著提高用氟化钾进行氟交换的收率。
5、其制备方法是用氯化苄和氰化钠缩合制成。一般采用乙醇为溶剂,在加热回流下进行,也可以用水为介质,加相转移催化剂,反应温度80~100℃,反应结束后与溶剂分离,再经精馏得成品。
1、这是SN1亲核取代反应,有碳正离子中间体,所以对位存在甲基有利于碳正离子稳定,也就是对甲基氯苄反应更快。影响因素 底物的烃基结构:反应底物的分子烃基中C上的支链越多,SN2的反应越慢。通常,伯碳上最容易发生SN2,仲碳其次,叔碳最难。
2、发生。根据查询掌桥专利官网显示,对甲基苯甲酸为原料,用溴素取代氯气作为卤代试剂,生成对溴甲基苯甲酸,产品经过分离后,通过过量的碳酸铵和氨水进行氨化可制备氨甲苯酸,因此对氰基氯化苄与氨水发生氨化反应。
3、甲苯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下,其甲基被氧化成羧酸,进而生成苯甲酸。这一过程涉及到钾盐(KSO)、锰盐(MnSO)和水的生成。 在氧化反应中,甲苯的甲基部分受到苯环的影响,变得更容易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