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是因为从左往右是2号位是甲基,从右往左2号位是氯原子,这个时候氯原子是优于甲基获得更小的编号的。(原因:当主链上有多种取代基时,由顺序规则决定名称中基团的先后顺序。一般的规则是:比较主链碳原子上所连各支链、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的原子序数的大小,子序数较大者为“较优”基团。
先命名卤素原子。卤代烃命名以相应烃作为母体,卤原子作为取代基。如有碳链取代基,根据顺序规则碳链要写在卤原子的前面;如有多种卤原子,列出次序为氟、氯、溴、碘。比较主链碳原子上所连各支链、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的原子序数的大小(同位素按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原子序数较大者为“较优”基团。
烷烃的系统命名:如果在主链上连有几个不同的取代基,则取代基按照“次序规则”依次列出,优先基团后列出。按照次序规则,烷基的优先次序为:叔丁基仲丁基异丙基异丁基丁基丙基乙基甲基。
卤代烃命名以相应烃作为母体,卤原子作为取代基。如有碳链取代基,根据顺序规则碳链要写在卤原子的前面;如有多种卤原子,列出次序为氟、氯、溴、碘。醚的命名以碳链较长的一端为母体,另一端和氧原子合起来作为取代基,称烃氧基。
多环烯、炔烃按照多环烷烃的规则命名,编号时尽量使重键的位置号最小,再把“烷”字换成“烯”或“炔”即可。4芳香族化合物苯环系苯的卤代物、烷基代物等,先称呼取代基的位置号和名称,再加“苯”字。50、甲基、乙基等简单烷基的“基”字可以省去。
如:溴代异丙烷(异丙基溴),氯代苄(苄基氯) 。结构较复杂的卤代烃按系统命名法命名 卤代烷,以含有卤原子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将卤原子或其他支链作为取代基。 命名时,取代基按“顺序规则”较优基团在后列出。烷烃为母体。
1、序数越大,顺序越高。)第二个是因为卤代烃命名时,卤原子都看作取代基,而此时,从左往右,二号碳有取代基甲基,而从右往左数,一号碳上已经有了取代基,所以根据支链编号的‘近’原则,所以,从右往左编号。其实总体而言就是编号时,我们在所有的条件中又有考虑的先后问题,先近次简再小的原则。
2、中文命名的时候,基团第一个原子的原子质量越大,则排序越前,所以这里应该是氯甲基,因此是1-氯-2-甲基丙烷。
3、先命名卤素原子。卤代烃命名以相应烃作为母体,卤原子作为取代基。如有碳链取代基,根据顺序规则碳链要写在卤原子的前面;如有多种卤原子,列出次序为氟、氯、溴、碘。比较主链碳原子上所连各支链、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的原子序数的大小(同位素按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原子序数较大者为“较优”基团。
4、例如bromo的b排在methyl的m之前。所以是1-溴-2-甲基。而在中文排名中,是按取代基的元素质量或者分子量来决定的。重的排后。因此是1-甲基-2-溴。当排列顺序决定后,数字小的排前,即按1-,2-,3-取代基排列。因此是1-溴-2-甲基,或者是:1-溴-2-氯;等等。
有机物命名时甲基在前。系统命名法中,溴应该在主链位置上,甲基应该在支链位置上,命名时先支链再主链。因此,甲基在前,溴在后。一般有机化学品在命名时,根据其官能基团的活泼程度来确定先后序列的。比如二氯甲基丙烷,它的卤素分子链活性要强于甲基,所以在这之前书写。
第二个数字(如2)是第二个甲基在第几个碳上,以此类推。
CH3)CH2CH(CH2CH3)CH2CH2CH3 命名有习惯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 习惯命名法是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还有十一十二等来命名,如C5H12,叫戊烷;而系统命名法就要标明取代基的位置(用阿拉伯数字),有多少个(用二等),而且碳链要最长,甲基做取代基时不在第一位,乙基作取代基时不在第二位。
1、环己基。是按照取代基的首字母在字母表的位置依次排列分辨优先级的。所以片呐醇重排中环己基和甲基,环己基优先重排。环己基的首字母大于,氯的首字母,甲基首字母都小于,环己基和氯的首字母。氯,一种气体元素,味臭有毒,可用来消毒,漂白。
2、磺酸基和氯是氯优先。基团排序,氯最优先,其次是磺酸基,最后是羟基,如果在结合命名是次序数字之和最小选择。 在对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上,如果一个化合物涉及多种官能团时,就需要选取其中最优的一种官能团作为该化合物的母体官能团。
3、异丙基和氯是氯优先的。异丙基 ,也称作1-甲基乙基,是一种有机基团,化学式为CH32CH-,式量为43。又称第二丙基。丙烷分子中亚甲基二级碳原子,-CH2-上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一价基团。结构式为CH3)2CH-。
4、应该优先命名溴,也就是原子序数比较靠后的更加优先。一般都是这样的。氯比起来的话,它的原子序数就是比较靠前,所以是不能用它优先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