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己亚胺是一种化学物质,化学式C6H13N。
2、用于合成脱硫剂、腐蚀抑制剂、硫化促进剂、乳化剂、抗静电剂、胶乳凝聚剂、石油产品添加剂、阻蚀剂、杀菌剂、杀虫剂等。可由环己醇氨解,或由苯胺在高温和高压下加氢而制得。
3、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4、二环己胺的简称是十二氢二苯胺。二环己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12H23N,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呈强碱性,有刺激性氨味,易燃、高毒。微溶于水,与有机溶剂混溶。
5、℃,含水58%。具有强有机碱性质, 0.01%水溶液的pH值为5。 易燃,遇明火、高热易燃。受热分解释出剧毒的烟雾。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6、环己胺本身为溶剂,可在树脂、涂料、脂肪、石蜡油类中应用。
1、有机化合物。根据查询合规化学网得知,亚胺是指含有N=C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由氨或一级醇与醛或酮缩合而成。亚胺通常具有有毒性和刺激性,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且易于水解,变回醛酮。
2、亚胺是羰基(醛羰基或酮羰基)上的氧原子被氮所取代后形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通式是R2C=NR′,其中R和R′可以是烃基或氢。氮原子还携带一个氢原子或另一些有机物残基。
3、亚胺是羰基(醛羰基或酮羰基)上的氧原子被氮所取代后形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可视为醛或酮中氧原子被NR基团(R可以是氢或有机基团)所取代得到的产物。
1、此外,已经知道抑制剂亚胺环己酮抑制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合成而红霉素则抑制线粒体中的蛋白质合成。在红霉素存在的情况下酵母菌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三个大亚基的合成被抑制,而亚胺环己酮则不。
2、卡那霉素与原核细胞的30S亚基结合,引起密码错读。亚胺环己酮只作用于80S核糖体,是真核细胞翻译的专一抑制剂。白喉毒素可以与EF2作用.抑制肽链的移侍作用。
3、偶联关系不同 原核生物翻译与转录是偶联的,而真核生物不存在这种偶联关系。识别起始密码子的机制不同 采取完全不同的机制识别起始密码子,原核生物依赖于SD序列,真核生物依赖于帽子结构。
4、★试验证据:环己酮亚胺抑制组蛋白合成,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终止端粒:一段DNA序列与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复合体,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所特有的结构。
5、合成树脂:合成树脂是指以煤、电石、石油、天然气以及一些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先制得具有一定合成条件的低分子化合物(单体),进而通过化学、物理等方法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有。六亚甲基亚胺的存在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污水中含有六亚甲基亚胺时,它可以干扰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对水生生物的繁殖、成长和生存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六亚甲基亚胺对污水有害。
相 对密度27(25/4℃),升华于263℃。溶于水、乙 醇、氯仿,不溶于乙醚。燃烧时火焰无色,由氨与甲 醛作用而制得。用作树脂和塑料的熟化剂,橡胶促 进剂H,纺织的防缩剂。
【中文名称】乙基亚胺;环乙亚胺;氮丙环;氮丙啶;吖丙啶;二亚甲基亚胺;氮杂环丙烷;环氮乙烷 【性状】无色液体,有氨气味,剧毒!易燃烧。【溶解情况】易溶于水、乙醇、乙醚等,难溶于浓碱液。
可能是乙烯胺、乙亚胺、N-甲基甲亚胺(或者叫甲基亚甲基亚胺,或二甲亚胺)、环丙胺。
利用甲胺的亲核性。环氧乙烷与甲胺是得双甲胺,反应机理为利用甲胺的亲核性。环氧乙烷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菌消毒剂,能使微生物正常的生化反应和新陈代谢受到阻碍,导致微生物死亡。
甲胺先和酮发生Michael加成,中间体再发生酯的氨解就得到产物。
这个反应的机理涉及到亲核加成和消除反应。在碱性条件下,甲胺分子中的氮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具有亲核性。它会进攻环已酮分子中的羰基碳原子,形成一个中间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