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样,加水:溶解的是环己醇,不溶的是环己烯,环己酮的溶解度不大,可以视为不溶。在取样,加溴水,褪色的是环己烯。不褪色的是环己酮。
环己烯由于有不饱和键,所以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环己醇和苯就更简单了,环己醇可溶于水,而苯是不溶于水的,直接加到水里,分层的就是苯,互溶的就是环己醇。
分别取少量试样,加入少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的为环己烯,余者无变化,在取剩余三种样品,分别加入2,4-二硝基苯肼,有黄色沉淀产生的为环己酮,余者为环己醇。
加入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草酸和环己烯,不褪色的是环己醇和正己酸,在褪了色的两种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是草酸。
-戊炔:1-戊炔为线状结构。环戊烯:环戊烯为环状结构。熔点不同 1-戊炔:熔点为-95℃。环戊烯:熔点为-135℃。
酸性高锰酸钾与之反应的不放出气体的是环戊烯,与之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是1-戊炔。与之不反应的是环戊烷和乙基环丙烷,在用溴水与之反应且分层且下层为油状物的是乙基环丙烷不反应的是环戊烷。
加入 Ag(NH3)2OH,则鉴别出1-戊炔(出现沉淀)。剩余的3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为 1-戊烯。最后余下的两种,加入Br2褪色的为环丙烷,不退色的为环戊烷。
A是1-戊炔,B是2-戊炔,C是环戊烯。端炔可以跟银氨溶液生成炔银,比如说CH3C三CAg 。另外热高锰酸钾可以将三键割断,氧化形成羧酸。如果存在端炔会产生甲酸,并进一步氧化成碳酸,释放二氧化碳,否则就是一般羧酸。
根据氧化结果,是CH3CH2CH2C=-CH。(=-代表炔键)B氧化得到乙酸和丙酸,说明是炔键是在2#C 和3#C中间,即CH3-C=-C-CH2-CH3 C得到戊二酸,没有损失碳,说明是个环状结构,即环戊烯。
您好,不知道题目有没有什么要求,先鉴别三键,可以用重金属取代形成有色的金属炔化物沉淀(下面的图是这个反应),双键可以用溴水鉴别,剩下的两个,三元环可以和溴化氢加成,五元环不可以。
加入溴水,若褪色即为丙烯,取另外两组,加入溴水,褪色的即为环丙烷,不褪色即为丙烷。加入溴水,若褪色即为戊烯,取不褪色两组,常温下加入液溴,褪色即为环丙烷。不褪色为环戊烷。
加入 Ag(NH3)2OH,则鉴别出1-戊炔(出现沉淀)。剩余的3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为 1-戊烯。最后余下的两种,加入Br2褪色的为环丙烷,不退色的为环戊烷。
各取少量环丙烷,环戊烷,环戊烯准备鉴别。常温下向三种样品烃中加入少量溴水,环丙烷将与溴水发生开环反应产生1,3-二溴丙烷,环戊烯将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反-1,2-二溴环戊烷,上述反应均会使溴水褪色。
酸性高锰酸钾与之反应的不放出气体的是环戊烯,与之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是1-戊炔。与之不反应的是环戊烷和乙基环丙烷,在用溴水与之反应且分层且下层为油状物的是乙基环丙烷不反应的是环戊烷。
环戊烯将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邻二醇。反应将使紫红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生成褐色的二氧化锰沉淀。以此法可分辨环丙烷和环戊烯。
加入溴水,若褪色即为丙烯,取另外两组,加入溴水,褪色的即为环丙烷,不褪色即为丙烷。加入溴水,若褪色即为戊烯,取不褪色两组,常温下加入液溴,褪色即为环丙烷。不褪色为环戊烷。
先将三者分别加溴水。环丙烷和环己烯都可以使溴退色。环丙烷是因为三碳环极为不稳定,易与溴发生开环加成反应。环己烯是因为溴分子加成到双键上。再在环丙烷与环己烯中分别通入1,3-丁二烯。
首先你肯定知道,三个里面能让溴水褪色的一定是环戊烯。然后对于甲基环丁烷和环戊烷,直接利用化学试剂的方法非常麻烦,个人认为通过仪器分析比较方便,利用12 C—NMR或者1 H—NMR,或者利用红外光谱来测定。
银氨溶液或亚铜氨溶液,可鉴别出 1-戊炔:生成白色或砖红色沉淀。(2)溴水,可鉴别出环戊烯:溴水褪色。(3)熔沸点比较:甲基环戊烷沸点较高。
加入溴水,若褪色即为丙烯。取另外两组,加入溴水,褪色的即为环丙烷。不褪色即为丙烷。加入溴水,若褪色即为戊烯。取不褪色两组,常温下加入液溴,褪色即为环丙烷。不褪色为环戊烷。
各取少量环丙烷,环戊烷,环戊烯准备鉴别。常温下向三种样品烃中加入少量溴水,环丙烷将与溴水发生开环反应产生1,3-二溴丙烷,环戊烯将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反-1,2-二溴环戊烷,上述反应均会使溴水褪色。
加入高锰酸钾,褪色的是环戊烯,其余两个不褪色。在其余两个中加入溴水并加热,溴水褪色的是甲基环丁烷,无现象的是环戊烷。
解析:(1)银氨溶液或亚铜氨溶液,可鉴别出 1-戊炔:生成白色或砖红色沉淀。(2)溴水,可鉴别出环戊烯:溴水褪色。(3)熔沸点比较:甲基环戊烷沸点较高。
加入溴水,若褪色即为戊烯,取不褪色两组,常温下加入液溴,褪色即为环丙烷。不褪色为环戊烷。环丙烷性质不稳定,易变为开链化合物,也易被浓硫酸吸收。加氢生成丙烷;与溴作用得1,3-二溴丙烷,热解后则生成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