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里, 甲基环己烷已经是不会引起混淆的简称。
甲基环己烷(Methylcyclohexan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7H14,分子量为919,外观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作为重要的有机溶剂和萃取剂,甲基环己烷在橡胶、涂料、油脂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甲基环己烷还用于有机合成领域。
甲基环己烷,外文名:Methylcyclohexane。别名:环己基甲烷。分子式:C7H14。熔点:-123 °C。沸点:101 °C。闪点:25 °F。甲基环己烷,有机化合物,微毒,皮肤接触可引起发红、干燥、皲裂、溃疡等现象。主要用作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以及作为校正温度计的标准,也用于有机合成。
甲基环己烷的结构简式中,甲基(-CH3)表示一个碳原子中心上连接着三个氢原子。 在环己烷部分,六个碳原子形成一个环状结构,每个碳原子上均连接着两个氢原子。 环内的碳原子通过单键相连,呈现出六元环的结构。
化学品中文名称:甲基环己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cyclohexane 中文名称2:六氢化甲苯 英文名称2:无 技术说明书编码:313 CAS No.:108-87-2 分子式:C7H14 分子量:918 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皮肤、眼睛、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可能导致发红、干燥开裂、溃疡等问题。
甲苯与甲基环己烷不是同系物。同系物概念 一般的,我们把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互相称为同系物。同系物一般出现在有机化学中,同系物必须是同一类物质(含有相同且数量相等的官能团,羟基例外,酚和醇不能成为同系物,如苯酚和苯甲醇)。甲苯是无色澄清液体。
1、分子式不同、分子量不同。分子式方面。二甲基环己烷的分子式为C8H16,甲基环已烷的分子式为C7H14,两者分子式不同。分子量方面。二甲基环己烷的分子量为1121,甲基环已烷的分子量为919,两者分子量不同。
2、有。反式14二甲基环己烷中有两个环状结构,每个环上都有两个甲基基团,既没有对称面,也没有对称中心,有手性,所以有旋光性。
3、有对映体。二甲基环己烷属于手性分子,所以存在对映体。二甲基环己烷有两个手性中心,每个手性中心都有R或S两种可能的空间构型,因此总共存在4种可能的构型,其中两对互为镜像的构型即为对映体。
4、环己烷优势构象是椅式构象,1,4位为平伏键因为椅式构象较船式构象分子能量低,较为稳定。平伏键较竖直键能量低,因此较为稳定。以上构象为什么会能量低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空间构象上各个原子距离比另一构象距离较远,各个原子之间的排斥力不同所造成的。
5、椅式构想中e键虽说是平伏键,但它也是有点斜的,且与a键相反(a上e下)。而顺反呢,则是要投影成平面看两个相同基团同向则顺,反向则反。1,2-二甲基环己烷为例。
6、甲基环己烷的优势构象如图:因为根据环平面结构式,可以看出甲基和叔丁基在环的异侧,属于反式结构。甲基和叔丁基位于环的平面的两侧,转化成椅式构象时一定一个位于a键上,一个位于e键上。而不能两者相同。
环己烷有毒。环己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是C6H12,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极易燃烧。一般用作一般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及用于有机合成,可在树脂、涂料、脂肪、石蜡油类中应用,还可制备环己醇和环己酮等有机物。
环己烷属于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环己烷,作为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是化学工业中常见的原料。它主要用于制造尼龙、涂料、油漆溶剂等。然而,环己烷除了其合法的工业用途外,也有可能被用于非法制造毒品,这就是为什么它会被列入易制毒化学品的原因。
环己烷沾到手上有毒。环己烷是属微毒的,手或肌肤直接接触会引起发红,开裂。环己烷是用作溶剂稀释剂,橡胶、清漆这些啊可稀释。在使用环己烷时要佩戴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避免用手或者肌肤直接接触。佩戴化学品手套,防静电套装。必要时戴上防毒面具。
其低毒性特点使其在脱油脂、脱润滑脂和脱漆过程中常常替代苯。此外,环己烷在化工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主要用于生产尼龙的基础单体——己二酸、己二胺和己内酰胺,也是制造环己醇和环己酮的关键原料。在科研和分析领域,环己烷是不可或缺的试剂,可作为溶剂用于色谱分析,甚至是标准物质。
神经系统损害,肾脏损害等。环己烷对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期接触还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环己烷对肾脏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会引起肾功能损害,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长期接触还会引发肾炎等肾脏疾病。
正己烷,是低毒、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正己烷是一种化学溶剂,主要用于丙烯等烯烃聚合时的溶剂、食用植物油的提取剂、橡胶和涂料的溶剂以及颜料的稀释剂,具有一定的毒性。环己烷,别名六氢化苯,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极易燃烧。
1、甲基(苯)环乙烷不是甲烷,它们是两种物质。甲基环己烷,有机化合物,微毒,皮肤接触可引起发红、干燥、皲裂、溃疡等现象。主要用作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以及作为校正温度计的标准,也用于有机合成。
2、一定数量的碳原子或至少含有两个单电子的原子【至少要打出两个键】首尾相接形成的封闭体系结构就像一个环一样。
3、甲基可看作甲烷去掉一个氢原子剩余部分(甲烷CH4,甲基-CH3),乙基可看做乙烷去掉一个氢原子剩余部分(乙烷CH3-CH3,乙基-CH2CH3),它们都属于烷基。
4、不都是,一般我们课本上学过的甲烷,乙烷等这些是,凡是官能团相同,结构相似,分子式上差n个(CH2)的有机物为同系物,烷烃有多种分类有环烷烃,链烷烃,他们两个不能说是同系物。
5、这是乙烷分子,但有一个碳原子上多了一个氢原子,所以命名为“丙烷”。第三个化合物(CH3-CH2-CH3):这与第二个化合物相同,也是“丙烷”。接下来的化合物涉及到苯环(C6H5),我们将其简记为Ph。第四个化合物(CH3-C6H5):这是甲基苯,通常称为“甲苯”。
6、定义:甲基(methyl group),甲烷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电中性的一价基团。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甲基作为一个化学基团(-CH3),它能够结合在DNA上某些特定部位,这个甲基和DNA结合过程叫甲基化,相反,甲基从DNA上脱落的过程就叫做去甲基化。
甲基环己烷,有机化合物,微毒,皮肤接触可引起发红、干燥、皲裂、溃疡等现象。主要用作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以及作为校正温度计的标准,也用于有机合成。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涂改液的主要成分是甲基环乙烷。涂改液的配方中含有甲基环己烷、环己烷、1,1,1 --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钛白粉、环己酮、甲基己丁基甲酮、二氯乙烷、树脂等九种化学物质,不同的修正液配方有所不同,但主要以前五种化学物质为主。
涂改液的配方通常包含甲基环己烷、环己烷、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钛白粉、环己酮、甲基己丁基甲酮、二氯乙烷、桥纳贺树脂等化学物质。不同品牌和类型的涂改液配方可能有所差异,但以上提到的成分是较为常见的主要成分。 涂改液存在一定的危害。
涂改液主要成分有以下这几种,涂改液成分的主要溶剂可分为三类:三氯乙烷(C2H3ClCH3CCl3)、甲基环己烷(C7H14)、环己烷(C6H12),其毒性危害的强弱和浓度成正比。
涂改液的成分主要包括三类主要溶剂:三氯乙烷(C2H3ClCH3CCl3)、甲基环己烷(C7H14)和环己烷(C6H12)。
涂改液成分的主要溶剂可分为三类:三氯乙烷(C2H3ClCH3CCl3)、甲基环己烷(C7H14)、环己烷(C6H12),其毒性危害的强弱和浓度成正比。
1、化学品中文名称:甲基环己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cyclohexane 中文名称2:六氢化甲苯 英文名称2:无 技术说明书编码:313 CAS No.:108-87-2 分子式:C7H14 分子量:918 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皮肤、眼睛、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可能导致发红、干燥开裂、溃疡等问题。
2、甲基环己烷密度是0.77g/cm(at25°C)。理化性质 密度:0.77g/cm3。熔点:-123℃。沸点:101℃。闪点:-3℃。饱和蒸气压:73kPa(25℃)。临界温度:291℃。临界压力:471MPa。引燃温度:250℃。爆炸上限(V/V):7%。爆炸下限(V/V):2%。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3、甲基环己烷,有机化合物,微毒,皮肤接触可引起发红、干燥、皲裂、溃疡等现象。主要用作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以及作为校正温度计的标准,也用于有机合成。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4、甲基环己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主要用途包括作为化工原料、溶剂和燃料。甲基环己烷的解释:甲基环己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属于环己烷的衍生物。在这种化合物中,一个甲基基团与环己烷连接。它的化学结构中含有一个六元碳环和一个甲基侧链。这种化合物的稳定性较高,具有一定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5、不具有酸碱性。 甲基环己烷与环己烷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分子结构。环己烷的分子式为C6H12,是一个六碳环上连接着氢原子的饱和环烃。 甲基环己烷的分子式为CH3-C6H11,它是在环己烷的环上有一个甲基(CH3)取代基。这个甲基取代基的存在使得甲基环己烷与环己烷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