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于结构上的不对称,所以丙烷是有极性的。顺便说一下丙烷是没有相同种类的同分异构体的。在画的时候任意取两个端点分析就行。应该指出,即使认为丙烷有极性,那么它的极性也是十分微弱的。一般的问题中都不用考虑。
2、该类化合物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根据碳氢原子个数规律,若分子中的碳原子数为n,则氢原子数为2n+2。
3、解析: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式量之比,因为甲烷和丙烷混合气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乙烷的密度相同,则甲烷和丙烷的平均式量等于乙烷的式量(30)。
4、压力表安装时由于误操作使管接头丝扣滑牙导致丝扣处缝隙,使用时打开总阀后有丙烷的泄漏产生低温。使用时丙烷瓶倾倒,使瓶内丙烷液体堆积在瓶口处,使用时丙烷快速挥发造成低温(十分危险)。
甲基环丙烷能使溴水和高锰酸钾褪色。3碳环不稳定,氧化环境下极易发生开环反应,断键在含最多取代基和最少取代基的两个C原子之间(一般就是在取代基两边)。甲基环丙烷遇到溴水发生反应,生成CH3-CH(Br)-CH2-CH2Br。
反应活性:1,1-二甲基环丙烷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子,难以进行反应;而环己烷和1-环丙基丙烷都具有反应活性,可以进行一些典型的有机反应,如卤代反应、氧化反应等。
分子中的碳碳键角度越小,分子的张力越大,稳定性就越低。环戊烷的分子中有五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相邻的碳原子,使得分子的碳碳键角度最大,张力最小,是最稳定的。
1、所以两个甲基对电子对的排斥力并不能相互抵消。两个H原子也是一样。由于结构上的不对称,所以丙烷是有极性的。顺便说一下丙烷是没有相同种类的同分异构体的。在画的时候任意取两个端点分析就行。
2、极性。根据查询960化工网显示。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的极性取决于共价键的类型和分子的空间构型,由于丙烷结构上的不对称,所以丙烷是有极性的。
3、有极性键不一定是极性物质。只要是化合物都会有极性键,绝大多数分子都属于极性分子。除了二氧化碳,甲烷等少数空间结构对称的分子虽含极性键不属于极性分子。有非极性键也不一定就是非极性物质。
4、不对。丙烷可以看做是甲烷分子上的某个H被一个乙基取代而得的物质。甲烷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H在四个角上,C-H键间有夹角,无论怎么转动那个键都不可能让那三个C共直线。不是直线型。但是是非极性分子。
1、环丙烷是气体。苯和甲苯的鉴定:苯的熔点5 °C,而甲苯是93 °C 用冰分别冷却苯和甲苯的液体。在冰的作用下,能够凝固为固体的是苯,而甲苯依然是液体。
2、用溴水可以鉴别,甲基环丙烷会和溴水发生开环反应,甲苯和苯只能萃取,有颜色的,再用酸性高锰酸钾鉴别苯和甲苯,苯的同系物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3、鉴别方法:1)加入银氨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是苯乙炔。2)其余的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逐渐消失的是环丙烷。3)剩余的两个加入微量的金属钠,产生气泡的是苯甲胺,不反应的是甲苯。鉴定完毕。
4、能使高锰酸钾褪色的,可能是 1,3-环己二烯、甲苯。不褪色的是苯、甲基环丙烷 用溴水检验1,3-环己二烯、甲苯:两层都是无色的是 1,3-环己二烯,一层为橙色的是甲苯。
5、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苯的产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苯具有的环系叫苯环,是最简单的芳环。苯分子去掉一个氢以后的结构叫苯基,用Ph表示。因此苯也可表示为PhH。
1、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是环己烯,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是丙基环丙烷,既不能使溴水褪色又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是环己烷。
2、加入溴水,溴水反应褪色的就是甲基环丙烷;再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监测,不能褪色的就是环己烷;剩下的就是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苯甲醛,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甲苯。
3、物理方法可以用蒸馏法,先出来的是甲基环丙烷。
4、可以各取相同体积的环丙烷和环己烷,分别放到同等质量的瓶子里,放到天平上秤量,比较重的是环己烷,比较轻的是环丙烷。
甲基环丙烷是一个环状有机分子,化学式为C5H8。它的氢化物方程式为:C5H8 + H2 → C5H10 其中, H2 代表氢气,经过反应后生成C5H10,这是一种链状有机分子,也被称为戊烷。
甲基环丙烷,就是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顶点连有一个甲基。丁烯是四个化学式为C4H8的异构体的总称,它们主要是无色气体,来源是从原油提炼。这四个异构体都含有四个碳原子和一个双键。
甲基环丙烷。丙烷,环丁烷,环己烷,环戊烷的稳定性比较看碳的个数,碳的个数越多,角张力越小,结构越稳定。
先将它们通入NaOH溶液中,使它们都转化为醇,1-氯丙烷转化成1-丙醇,2-氯丙烷转化为2-丙醇,2-甲基-2-氯丙烷转化为2-甲基-2-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