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密度大还是水密度大

1、蜡烛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蜡烛不溶于水,因此当蜡烛滴入水中时,它会浮在水面上。 蜡烛的密度大约为0.9*10^3千克每立方米,而水的密度为0*10^3千克每立方米。 蜡烛主要由石蜡制成,古代时则由动物油脂制成,它们可以燃烧并发出光亮。

2、水的密度大。蜡烛的密度是0.9立方厘米每克,水的密度是1立方厘米每克。蜡烛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蜡烛不溶于水,若蜡烛滴到水中,蜡烛滴会浮出水面。蜡烛受热融化为液态,无色透明且轻微受热易挥发,可闻石蜡特有气味。遇冷时凝固为白色固体状,有轻微的特殊气味。

3、因为蜡烛的密度是0.9*10(kg/m3),而水的密度是0*10(kg/m3),所以蜡烛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若蜡烛掉到水中,会浮在水面上。

4、在标准大气压下4度的密度最大! 水的密度:1克每立方厘米=1000千克每立方米 绝大多数物质有热胀冷缩的现象,温度越低体积越小,密度越大而水在4℃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为1kg·m-3(即1g·cm-3。水和冰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见图示。这一现象也可以用水的缔合作用加以解释。

5、水的密度大。一支蜡烛的密度是0.9克/立方厘米,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蜡烛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蜡烛不溶于水,若蜡烛滴到水中,蜡烛滴会浮出水面。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ρ(读作rho)表示。

蜡烛密度

1、第一,先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出蜡烛的质量;第二,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用胶头滴管滴至整刻度线记录为初始体积;第三,把蜡烛块放入量筒中,用细长针使蜡块完全进入水中,读出此时水面的凹液面对应刻度即为总体积。则蜡烛的体积为总体积减初始体积,蜡烛的密度即为质量除以总体积减去初始体积的差。

2、蜡烛在固体时的密度约0.9克/立方厘米。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石蜡是从石油的含蜡馏分经冷榨或溶剂脱蜡而制得的,是几种高级烷烃的混合物。蜡烛易熔化,密度小于水难溶于水。受热熔化为液态,无色透明且轻微受热易挥发,可闻石蜡特有气味。遇冷时凝固为白色固体状,有轻微的特殊气味。

3、蜡烛的体积为18*5=90cm2,密度为400Kg/m3=0.4g/cm3,所以蜡烛质量为0.4*90=36g。蜡烛没入水中的部分体积为12*5=60cm2,铁块体积不计,水的密度为1g/cm3,所以蜡烛与铁块受到的总浮力为1*60=60g,则铁块的质量为60-36=24g。

蜡烛和水的密度谁的比较大

蜡烛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蜡烛不溶于水,若蜡烛滴到水中,蜡烛滴会浮出水面。蜡烛的密度:0.9*10的立方千克每立方米,水的密度:0*10的立方千克每立方米,所以蜡烛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蜡烛,是一种日常照明工具,主要用石蜡制成,在古代,通常由动物油脂制造。可燃烧发出光亮。

水的密度大。蜡烛的密度是0.9立方厘米每克,水的密度是1立方厘米每克。蜡烛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蜡烛不溶于水,若蜡烛滴到水中,蜡烛滴会浮出水面。蜡烛受热融化为液态,无色透明且轻微受热易挥发,可闻石蜡特有气味。遇冷时凝固为白色固体状,有轻微的特殊气味。

水的密度大。一支蜡烛的密度是0.9克/立方厘米,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蜡烛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蜡烛不溶于水,若蜡烛滴到水中,蜡烛滴会浮出水面。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ρ(读作rho)表示。

水的密度比蜡烛的密度大。根据查询精英家教网得知,水的密度比蜡烛的密度大。水的密度是010(kg/m3),而蜡烛的密度是0.910(kg/m3)。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可以用符号ρ(读作rho)表示,计算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

蜡烛在水中确实会浮起来,这是因为其密度小于水。以下是对此现象的详细解释:蜡烛之所以能在水面上漂浮,其核心原理在于其密度小于水。当蜡烛处于固态时,它的密度约为0.92克/立方厘米,低于水的密度(约1克/立方厘米)。因此,当蜡烛放入水中,它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量,从而浮在水面。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