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可溶于二氯甲烷 、THF、环氧树脂、苯等多种溶剂中,在加压条件下,几乎可溶于所有溶剂。聚氯乙烯氢键环己酮聚碳酸酯可以溶于氯仿。低分子聚碳酸酯溶于有机溶剂(卤代烷烃等)。双碳酸酯溶于三氯甲烷。
但聚碳酸酯会溶于四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乙烯,三氯乙烷,四氢呋喃,三甲酚等极性有机溶液。聚对苯二甲酸酯溶于一些酚类化合物,如苯酚,临氯苯酚等。
根据查询化学之家得知,甲乙酮(也称丙酮)是一种极性有机溶剂,具有强溶解性和挥发性。而聚碳酸酯是一种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耐热性。一般情况下,甲乙酮对聚碳酸酯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1、庙宇烷具有一定的对称性,所以在寻找一氯代物时要将相同的位置合并,在该烷中有三种不同的C可发生一氯取代,即分别位于檐部、肩部和顶部的C原子;分子中亚甲基有四个;而分子的每个面均为五元碳环,共12个。
1、-三甲基戊烷的命名是错的。应该是2,2,3-三甲基戊烷。其中1号和2号上的甲基上能被取代的3*3=9个H原子都是同等的;3号位上的甲基上的H和3~5号位上的H是不同的,共4种,3+1+2+3=9个H原子。
2、C5H12是戊烷,有三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的二氯代物有9种。异戊烷的二氯代物11种。新戊烷的二氯代物2种。所以二氯代物有22种。
3、根据第一种情况只有四种出发来思考的话,那4种可能分别是11114,四种二氯戊烷。由于只有这4种可能,于是推断出题意要求是,有且只有一个甲基。
4、一共有二十一种。你可以先把戊烷的所有同分异构体(3种),然后一个一个找。就有21种。正戊烷9种,异戊烷10种,新戊烷2种。
5、CH的同分异构体一共有三种。分别为正戊烷(无支链,主链上5个C)、异戊烷(主链4个C,有一个甲基,位于第二个C上)和新戊烷(就是类似十字架的那种,主链三个C,中间的C一共连了4个甲基)。
1、完全反应:100g3%的稀盐酸含HCl物质的量为100*3%/35=0.2mol 那么混合物均为二价金属氧化物,与HCl1:2反应。则混合物“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的量为0.1mol。
2、Ba(OH)2溶液滴至盐酸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时立即生成BaSO4沉淀,由于盐酸的存在暂时不会生成Mg(OH)2沉淀,直到盐酸完全被Ba(OH)2中和后才会生成Mg(OH)2沉淀,所以一开始析出的沉淀为BaSO4。
3、X=9*10^-3摩尔/升。与0.01mol/LNaCl等体积混合后,[Cl-]=0.005=5*10^-3M,[Ag+]=45*10^-3M.[Cl-]*[Ag+]=5*10^-3*45*10^-3=25*10^-6AgCl的Ksp=8x10^-10,所以会有沉淀。
1、按你的题意,一个物质是二氯甲烷CHCl,它的主官能团是-CCl-,而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两个-Cl,所以,亚甲基的加入,只能加入到C-H之间,而不能加入到C-Cl之间。
2、因此卤代烃都互为同系物的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当然,是否为同系物还要取决于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即概念中提到的结构相似),因此一卤代烃和二卤代烃不是同系物。
3、同系物需要是同一类物质,仅仅通式相同,不能保证是同类物质。例如环己烷和乙烯,均符合通式CnH2n,相差4个一CH2,但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类物质,不是同系物。
1、亚甲基结构式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示方法,表示为CH2。亚甲基是最简单的烷基基团,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氢原子组成。亚甲基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学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常用于构建复杂的有机分子。
2、分子式:C6H5CH2-;C7H7 结构:苯基-亚甲基- 甲苯分子中的甲基碳上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一价基团;或者苯甲醇分子中去掉羟基。苯甲醇C6H5CH2OH、苄基氯C6H5CH2Cl、苄基氰C6H5CH2CN等分子中都含有苄基。
3、氨基醇分子是由羟基(OH)与氨基(NH2)连接而成的一种有机分子,其结构式通常可以写成NH2-CH2-OH。这里的NH2表示胺基,CH2表示亚甲基,OH表示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