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生物碱为何呈碱性?影响生物碱碱性的因素有哪些

空间效应 氮原子由于附近取代基的空间立体障碍或分子构象因素,而使质子难于接近氮原子,碱性减弱。如东莨菪碱、利血平等。5)氢键效应 当生物碱成盐后,氮原子附近如有羟基、羰基,并处于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共轭酸分子内氢键时,氮上的质子不易离去,则碱性强。如10-羟基可待因。

生物碱分子中有N原子。它与NH。分子中的N原子一样,有一-对弧电子,对质子有吸引力,能与酸结合成盐,所以呈碱性。

生物碱的碱性来源于氮,其碱性是氨基,亚氨基,以及吡啶,咪唑等环状化合物提供的。生物碱是存在于自然界(主要为植物,但有的也存在于动物)中的一类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有似碱的性质,所以过去又称为赝碱。

C10H15N同分异构

1、苯基甲基丙胺的另一个异构体是N-丙基苄胺,登录号为2032-33-9,其名称包括Benzylamine,N-propyl- (6CI,7CI,8CI)等。2-戊基吡啶的化学式是2-Pentylpyridine,CAS登录号为2294-76-0,而(S)-1-苯基丁胺的登录号为3789-60-4。

2、它有许多同分异构体,其中最常见的是甲基苯丙胺[C6H5C4H8NH2](就是冰毒) ,其结构如下图。

3、这是一系列化合物的分子式,其中最知名的是甲基苯丙胺[C6H6C4H8NH2](冰毒),它有许多同分异构体。

4、“摇头丸”的化学名称是“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简称MDMA,俗称“迷魂药”,是冰毒的衍生物,“摇头丸”是安非他明类衍生物,外观是白色药片。有强烈的兴奋和致幻作用,长期服用可造成行为失控、精神病和暴力倾向,过量服用则可造成猝死,近来已发生多起摇头丸死亡案例。

n苄基异丙胺吸食效果

异丙基是一种化学有机物基团,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可能造成伤害,其蒸气或烟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皮肤有很大的刺激,其次异丙基是有毒性物质,虽然属于低毒类,但有刺激作用,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CAS登录号102-97-6对应的是N-苄基异丙胺,也称为N-Benzylisopropylamine和N-Isopropylbenzylamine等异构体。编号104-13-2的化合物是4-正丁基苯胺,它的别名包括对正丁基苯胺、Aniline,p-butyl- (7CI,8CI)等。

异丙胺可以和醛发生缩合反应,如和苯甲醛反应,生成N-亚苄基异丙胺;它也能和酰氯反应,如和联苯-4,4-二甲酰氯在三乙胺的存在下反应,生成N,N-二异丙基联苯-4,4-二甲酰胺。

N甲基苯异丙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