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教案范文模板五篇

1、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教案范文一 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2、分析总结小孔成像的原理及特点:倒立的实像。 影子与像的不同: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内容。 课本后练习。 §4—2光的反射 知识和技能 了解光在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认识光反射的规律。 知道光路可逆。

3、请你在图提供的方格纸上,用图像形象地把两种物质的质量随 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2)通过对以上图像的分析,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要求写出两条)根据结论,可引入什么物理量? 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学目标 设计并进行实验,测定液体、固体的密度; 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应用。

4、【 #教案1#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 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掌握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教学过程: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阳光、日光灯等,引导学生思考光是如何传播的。

5、课本第22页的“动手动脑学物理” 同步测试相应的练习。

6、#初二物理熔化与凝固教案精选篇1# 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高二年级物理课教学,根据学生的成绩分析得出,学生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对必修2内容掌握比较好的学生不多。学生基本知识点落实不够好,学习效果不明显。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回顾,重点是与会考知识点的结合。恰当的处理教学内容的深度与难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难点 分析测量物质密度的过程中,测量顺序的不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测定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的密度:【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适当的测量工具(刻度尺,或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计等)测量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的密度。【实验原理】ρ=m/V。【实验材料和器材】规则固体块、天平、砝码、适当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测量固体的密度:A、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B、对规则物体用直尺测出体积V,不规则物体借助于水和量筒测出体积V;C、利用密度公式p=m/V求出物体密度。测量液体的密度:A、用天平测出液体的质量m;B、用量筒测出体积V;C、利用密度公式p=m/V求出物体密度。

物理教案:密度

目标及分析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二)、目标分析 (1) 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就是指能用密度的相关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如风等等。

水的密度是1000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每一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00千克 一块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若将此冰切去2/3,则剩余部分的密度将不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 了解物质的密度随温度而变化的规律。 了解密度在鉴别物质上的价值。

密度的概念: 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表示物质本身特性(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的物理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教学目标 替代法测密度. 其他方法测密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难点 分析测量物质密度的过程中,测量顺序的不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物质的特性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而又能相互区别的一种性质,人们往往感觉密度大的物质“重”,密度小的物质“轻”一些,这里的“重”和“轻”实质上指的是密度的大小。: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所含物质减少,所以质量减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教案

1、水的密度是1000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每一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00千克 一块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若将此冰切去2/3,则剩余部分的密度将不变。

2、这根金箍棒的大小可以随意变化,当孙悟空用来除妖魔时,它的体积只有原来的1/20,而目前已知地球上密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属锇,密度是25×103 kg/m3,地球上能找到做成此时的金箍棒的物质吗? 答案(1)金箍棒的质量m=13 500斤=6 750 kg, 金箍棒的密度ρ===85×103 kg/m3,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3、初中物理说课稿《密度》教材分析 本节课要说的密度一节属于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包括了后面所有八章的内容,它们形成了经典力学的初步知识。众所周知,经典力学包括了质量、时间、空间三大基石。初二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基本具备了绝对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

4、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教学目标 替代法测密度. 其他方法测密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难点 分析测量物质密度的过程中,测量顺序的不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5、说教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是一个物理量,用来描述物质在单位体积下的质量。密度也可以引申为一个量与一个范围的比值作为这种情况下的简称例如人口密度。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密度的国际单位是: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水的密度是0×103kg/m3,物理意义是:1m3的水的质量是0×103kg。 (2)密度的常用单位是:g/cm3。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