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炸药指标不同,1克(TNT)当量的炸药,爆炸威力是4184焦耳的能量。
以TNT为例,1公斤炸药爆炸时产生气体达700多升,爆温高达2927℃,爆速约7000m/s,爆压达10~30万个大气压。这些特性让炸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破坏力。因此,炸药威力不在其热量含量,而在于能量释放方式与速度。这就是炸药虽热量不高,却能产生惊天动地效果的原因。
克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可达数千焦耳,爆炸过程仅在微秒级别,这种短时间内释放的巨能,使得爆炸成形成为一个高能密度的过程。爆炸产生的高压可达十几吉帕,高温甚至可达数千度,这些极端条件是常规工艺难以企及的。
发生燃气爆炸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室内物品损坏,如果爆炸威力较大还引起建筑结构的破坏。密闭容器中的气体爆炸超压可以达到7~8倍的大气压,而普通民宅由于门窗的泄压,其爆炸超压大约只有5kPa~50kPa。
不同于露天和水下爆破,通常是在一个狭窄的工作面上进行钻爆作业,因此,它的特点是装药量少或使用低威力的炸药,多炮眼,装药量分散,爆破作用力均匀分布,属于前述松动爆破的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围岩的破坏程度,技术上的要求比较严格。爆破技术 地下爆破从技术上可分为两种:一是起掘进作用的掏槽爆破。
威力最大的非核炸药是八硝基立方烷,密度9-2 g/cm3,爆速9800 m/s,爆压比奥克托金高15%-30%,对冲击钝感。但请注意,这种炸药极其危险,请不要尝试制造或使用。同时,我也强烈建议不要尝试制造或使用任何形式的炸药,因为它们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快速装药,这样使药还没来记及压紧便又有新的药撞下来。会减少冲击力,从而减少密度。还有就是采用不耦合装药,用竹管、pvc管等装药后放入炮孔中。这样也是减少了炮孔装药密度。再然后就是掺入石粉、氯化钠等惰性物质也是无形减低了密度。
接着,不耦合系数,即炮孔直径与药卷直径的比值,建议设定在2到4之间,对于坚硬岩石,这一比例应适当减小,以适应其特性。线装药密度的设定也很重要,一般在250至400克每米范围内,以确保炸药的有效分布和爆破力量的均匀传递。
为此,采用分段装药或混合装药方式是有效手段。分段装药是指将炸药分为多段,用空气或炮泥隔开,避免炸药过于集中在深孔下部,从而实现台阶中、上部矿岩不同程度的破碎。
线装药密度与延米装药量的区别是:它们的单位一样,不同是它们装药的位置不一样考虑的不一样。线装药密度要考虑高度,延米装药量用延米不考虑高度和厚度。一段墙,是按平方计算其面积或用立方计算其体积的,用延米则不考虑其高度或厚度。
该标段主要工程量大:路基土方在5340万断面方以上(内多年冻土50.43万断面方);道碴为126万m3;各种桥梁32座10764延长米,其中大桥、特大桥为18座,1万延米以上;隧道一座1686延米;涵洞83座,近2000横延米。 本标段工程集中,工程量大,工期紧,于2001年7月1日开工,所有主体工程2002年12月20日达到铺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