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种物质的结构简式为:CH3COCH(CH3)2。甲基酮指的是一类物质,即一个甲基连着一个羰基,另外一个连着羰基的可以是其他基团。例如丙酮,就是二甲基酮。如果指丙酮,那么没有什么特征的反应,丙酮和其他酮一样的性质。
2、-甲基-3-己酮结构简式:CH3-CH2-CO-CH2-CH(CH3)-CH3 甲基酮是一类物质,即一个甲基连着一个羰基,另外一个连着羰基的可以是其他基团。例如丙酮,就是二甲基酮。如果指丙酮,那么没有什么特征的反应,丙酮和其他酮一样的性质。
3、最简单的脂肪酮是丙酮,其结构简式为CH3COCH3。脂肪族甲基酮就是通式为RCOCH3的有机物,其中R表示碳链,不包括芳香基团或氢原子(R不可以是-Ar或-H)碳氧双键一侧为CH3,否则不是甲基酮,R=Ar则为芳香甲基酮,R=H则为乙醛或其他醛类。
4、满足有对映体。F酸化,OH经过质子化,脱水,得到碳正离子,脱质子后得到三种异构体G。具体见图。涉及的知识很多,高中很多不涉及。需要一些大学的知识,比如重排,傅克反应等 !结构简式看图。其中G包括三种物质 图片,第一个方程式 E是甲基酮,可以发生碘仿反应。
5、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3)含醛基物质;(氧化)(4)碱性物质;(如NaOH、NaCO)(氧化还原――歧化反应)(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KI、FeSO等)(氧化)(6)有机溶剂。
6、式中R为脂肪烃基或芳香烃基,X为卤素(Cl、Br或I)。通常用卤代烃和金属镁在无水乙醚或四氢呋喃中制取。性质极为活泼,可与具有活泼氢的化合物(如HO,ROH,RC≡CH)醛、酮、酯、酰卤、腈、环氧乙烷、卤代烷、二氧化碳、三氯化磷、三氯化硼、四氯化硅等反应,为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
最靠谱的方法是:用异丁烯和甲醛缩合, 得到3-甲基-2-丁烯-1-醇, 然后转变成对应的氯代烃。再经过付氏反应, 就得到2—甲基—4—苯基—2—丁烯。因此, 你先要将丙酮转化为异丁烯。
关于有机物氧化没有反应方程式,只有反应关系式,烯烃的氧化就是双键被氧化成羧基或是羰基,所以2-甲基-2-丁烯的关系式是CH3C(CH3)=CHCH3→CH3COOH+CH3COCH3,条件是高锰酸钾。
首先,丁烯需要经过氢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丁醇(1-butanol)。这是一个加成反应,需要在存在氢氧化钠(NaOH)等碱性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CH3-CH2-CH=CH2 + H2O → CH3-CH2-CH2-CH2OH 步骤2:氧化反应(醇的氧化)接下来,丁醇需要经过氧化反应,将其氧化为丙酮。
KOH-醇溶液处理,会发生消除反应,所以A,B就回到原来的产物了,C的I在3位,是可以得到两种产物的,由题意得到的是2,3-二甲基-1-丁烯(这是热力学稳定的产物)。O3氧化,Zn/H2O还原水解这个过程得到的是把一个双键 断裂生成两个C=O键,所以生产2分子丙酮。
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能与水混溶,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醚和苯。能随水蒸气挥发并可在热碱溶液中分解,有芳香气味。 分子式:C4H6O2 分子结构:羰基C、O原子均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其它C、O原子均以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
熔融分散法 将聚酯或聚醚二醇、叔胺和异氰酸酯在熔融状态下制备预聚体,用过量尿素终止使生成亲水性的双缩二脲离聚物,再将其在甲醛水溶液中分散,使发生羟甲基化反应,生成羟甲基双缩二脲聚氨酯齐聚物,用水稀释即可得聚氨酯双脲乳液。
CH2=CH-CH2-CH3,1-丁烯 CH3-CH=CH-CH3,2-丁烯 CH2=C(CH3)2,2-甲基丙烯 环丁烷,就是一个正方形 甲基环丙烷,就是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顶点连有一个甲基。丁烯是四个化学式为C4H8的异构体的总称,它们主要是无色气体,来源是从原油提炼。
合成方法:丙酮氰醇法丙酮与氰化氢反应生成丙酮氰醇,丙酮氰醇与硫酸及甲醇反应,制得甲基丙烯酸甲酯,得到的粗酯经盐析、初馏、精馏得产品。丙烯法丙烯、一氧化碳与甲醇反应,合成中间体2-甲氧基-2-甲基丙酸甲酯,将它分解生成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