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蒜包含的营养十分丰富,新鲜的大蒜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钙、磷、铁、锌、膳食纤维、核黄酸、蒜素、柠檬醛、硒等。另外大蒜中含有8种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如精氨酸、谷氨酸等。大蒜的医疗保健作用 大蒜是天然无副作用的杀菌剂,有天然抗生素之称。
2、大蒜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磷、铁、镁等矿物元素。鳞茎中含维生素C较少,而嫩苗中含量最高(表3)。大蒜中含有0.2%的挥发油,内含蒜氨酸。蒜氨酸没有挥发性,也没有臭味,只有在切蒜时蒜氨酸在蒜酶的作用下才分解成有臭味的蒜辣素(大蒜素)。
3、大蒜的主要成分 (1)氨基酸。它是含硫的氨基酸,主要为硫胱氨酸及其衍生物。在植物中它是独特的、罕见的。它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防止血液凝固,保护肝脏不受有毒物质侵害,预防化学物质诱发的肿瘤。(2)含有10多种活性酶.它作用于蒜氨酸后,产生“蒜辣素”(3)碳水化合物。
4、氮是大蒜养分管理中最为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因为它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又是核酸、核蛋白、叶绿素以及许多酶、激素的组成成分,是大蒜生长发育的最主要限制因子。缺氮时大蒜地上部和根系生长都显著受到抑制。缺氮对叶片发育的影响最大,叶片细小直立,与茎的夹角小,叶色淡绿,严重时呈淡黄色。
5、大蒜的营养成分 来源:国际大蒜贸易网 大蒜营养丰富:每100克含水分68克,蛋白质4克,脂肪0.2克,碳 水化合物26克,钙5毫克,磷44毫克,铁0.4毫克,维生素C3毫克。此外,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蒜素、柠檬醛以及硒和锗等微量元素。
以产蒜薹为主的大蒜品种:每亩宜栽4万-6万株,行距14-17cm,株距7-8cm。(2)以产蒜头为主的大蒜品种:每亩宜栽3万-8万株,行距18-20cm,株距13-15cm。(3)以蒜薹和蒜头兼收的品种:每亩宜8万-5万株,行距16-18cm,株距12-13cm。
产蒜薹为主的早熟大蒜品种,密度为每亩地5万株左右,株间距7-8cm,行间距14-17cm。产蒜头为主的大蒜晚熟品种,密度为每亩地2-3万株,株间距8-11cm,行间距20cm左右。蒜薹和蒜头兼收的大蒜品种,密度为每亩3-4万株左右,株间距6-8cm,行间距20cm。
密植:种植大蒜要合理密植,一般是株距在10-12公分之间,行距在15-20公分之间,深度在6公分左右,这样有利于出芽以及大蒜生长。在大蒜出苗后要适时喷洒叶面肥和杀菌剂,在防止大蒜出现病虫害的同时还可提高产量。浇水:在大蒜出苗以后再次浇水,并结合锄地可促进大蒜根系生长。
行距20厘米,株距15厘米。大蒜种子一般行距20cm,株距15cm栽培密度为2-6万株/亩,亩播种量为150公斤。种植的步骤如下:整地:选择日照好、土层厚的肥沃土壤,深翻耙平然后开沟施肥,施肥沟宽35cm,深 30cm,行距50cm。亩施优质农家肥4方,速效物以类聚磷钾复合肥80公斤。
大蒜,一亩地种植8-3万棵基本合理(株行距10x22厘米左右为宜),其它地区可以参照这个密度种植。
1、露天种植大蒜方法 选择土壤 因为大蒜根系浅、吸收力弱,应以排灌方便,疏松肥活的沙壤土为宜。一般三犁三耙,使田地细碎平整,以利扎根出苗。在深耕细整的基础上,水浇田最好起畦,畦宽1~5米,沟宽30厘米,沟深25厘米,中沟、围沟适当加深,以利排灌,每畦内栽5~7行大蒜。
2、选择适合土培的盆:土培大蒜可以采用陶盆,一般陶盆比较透气,而且底部有透水小孔,深度控制在15cm以上,尽量选用敞口花盆,可以种植比较多的蒜种。 选取盆土:大蒜对土壤要求并不是很高,用一般的园土或者腐殖土都可以养活,可以适当加入些肥料,这样大蒜会长得更快更好。
3、大蒜种植因种植方式不同,有浅沟种植、高垄种植和地膜覆盖种植。从残茬来看,为了便于冷冻水的灌溉和冬季管理,一般秋播大蒜主要在沟内进行;春播大蒜可以在垄沟上种植。浅沟播种 沟宽一般为5~2米。
4、种植时间 蒜可以一年四季种植,不过最好选择在秋冬两季种植,这两个季节成活率最高,不过需要注意,冬季种植时,温度不要太低,可以将蒜搬移到室内种植,将温度控制在12~15℃左右即可。
5、大蒜的种植方法 播种时期 山东省在二月中旬播种的话六月上旬左右就能收获了,在北京、天津、宁夏、甘肃陕西等地,适合在三月上旬播种和六月下旬收获大蒜,在新疆、青海、辽宁、吉林和内蒙等地,在四月上中旬适合播种,七月中下旬收获大蒜。
①脱毒大蒜组培的技术体系可以是试管苗,也可以为试管鳞茎。从外植体可以直接诱导芽的再生、增殖,保持种性稳定,也可以先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再增殖分化。
大蒜脱毒组培是目前防治大蒜病毒病、恢复和提高大蒜种性的有效方法,大蒜脱毒组培包括培养基、脱毒取材、试管苗和试管鳞茎培养以及汰毒保纯等微繁过程。
④移栽。将生根后的脱毒苗,分期分批移栽到已灭菌的装有灭菌蛭石的营养钵内。为防治蚜虫传染病毒,营养钵应放置在防虫网室。⑤大蒜病毒检测。
目前中国农科院己经完成了大蒜种子的脱毒试验,所谓大蒜的脱毒繁殖是利用大蒜茎尖、根尖、叶尖、蒜瓣、营养叶、花茎、鳞芽、花原始体、气生鳞茎和大蒜体细胞等材料进行组培,形成脱毒大蒜试管苗的过程叫大蒜的脱毒繁殖。目前中国农科院己经攻克此项技术难点,即将落地宝坻进行产业化的试险。
合理密植 脱毒大蒜植株长势强、蒜头大。栽培密度以行距20.6厘米、株距10—12厘米为宜,每1/15公顷栽25000—33000株。栽种方法 可采用沟播法栽种,按行距开沟后施少量种肥,然后将种瓣按株距栽入土中,保持直立,排种时应使种瓣的背腹连线与沟向平行,以使蒜苗展开的叶片与行向垂直。
提高脱毒大蒜微繁系数 提高脱毒大蒜微繁系数是提高脱毒大蒜良繁系数的基础。只有良繁基数足够大,才能使脱毒蒜种实现产业化。(2)提高试管苗移栽成活率 在获得大量试管苗的基础上,提高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是加速脱毒蒜繁殖的技术关键。试管苗根数多,长度适当,利于移栽成活。
1、大蒜种植多深合适 蒜瓣在播种时的深度一般控制在3-5cm左右。
2、种植大蒜的土深度一般在2~3厘米。大蒜根系浅,种植前需将土壤深耕,并且还需要在土壤中施加足量的有机肥,注意不能施加为腐熟的肥料,施肥后按照行距16~18厘米,株距8~12厘米的距离将大蒜种植在土壤中,种植后需适当补充水分,促进大蒜出苗,注意浇水量不宜过多。
3、一般行距20cm,株距16-17cm,每667平方米2万株左右。深5cm左右,栽后蒜上方盖土1cm左右。大蒜需水量比较大,整个生长期一般需要浇4次水。放苗 蒜芽刚破土,及时把地膜捅破,使苗露出膜外,一般利用早晨或傍晚,气温低、地膜弹性小时用新扫帚轻拍地膜或用竹耙须进行轻耧。
4、播种时间在白露末秋分初(9月底10月初),气温17℃左右。播种前要晒蒜瓣1~2d。播种一般行距20cm,株距16~17cm,每667平方米2万株左右,栽后蒜上方盖土1cm左右。田间管理 大蒜需水量比较大,整个生长期一般需要浇4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