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玻璃的密度约5g/cm比最重的天然木头的密度大,所以同样大小的玻璃球比木球要重,但是现在有很多复合木材密度也有很大的,所以先决条件必须是自然木材做成的球。
那个在同样长的轨道任务就和玻璃球同时滑落,那个木头会快一些,因为木头轻那那个玻璃球重一点。
但年轻的伽里略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错误的,是荒唐的。如果没有空气的摩擦阻力,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的速度相同。伽里略就是在比萨斜塔上做实验,证明这个理论的。他在斜塔上同时丢下两个同样大小的球,一个是木头的,一个是铁的。
前面讲到的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高度不太高,只有50多米;用的两个球(铅球和木球)都比较重,空气阻力的影响不够明显,因此两个球几乎同时落地。可是如果仔细辨别,两个球落地的时间还是有一点差别,铅球比木球要早一些,因为空气阻力对比较轻的木球影响大一些。
质量相等的木球和铁球,把木球漂浮在水面上,铁球漂浮在水银面上,那么 ( ) A、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B、木球受到的浮力较大; C、铁球受到的浮力较大; D、条件不够,无法判定其浮力大小。
于是我们会认为这个袋子里装的全是乒乓球。当我们再继续摸到第六次时,摸出了一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球,那么我们判断,这个袋子里装的是一些一样大小的球吧。当我们继续摸,第七次,摸出了一个小木球,我们就会想,这里面装的是一些球吧。可是,如果我们再继续摸下去呢?没人知道还会摸出些什么。

1、钻石在25°C时的密度为5克/立方厘米,它是一种矿物性的脆性材料,具有贝壳状或参差状的断口。在受到冲击力时,钻石会沿其晶体解理面裂开,显示出平行八面体的中等或完全解理以及平行十二面体的不完全解理。纯净的钻石密度范围大约在3470至3560千克/立方米。
2、密度(g/mLat 25°C):5,矿物性脆,贝壳状或参差状断口,在不大的冲击力下会沿晶体解理面裂开,具有平行八面体的中等或完全解理,平行十二面体的不完全解理。矿物质纯,密度一般为3470-3560kg/m3。
3、问题一:水晶、钻石和玻璃的密度是多少啊? 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石英结晶体矿物,它的主要化学成分 是二氧化硅,密度大概是56-66克/立方厘米。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简单地讲,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
4、钻石的密度大于水晶,钻石的密度每立方厘米52颗,水晶的密度每立方厘米65克。钻石是打磨过后的金刚石,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成分最简单的宝石,钻石的4c是衡量钻石的价值标准。水晶是透明度较高,晶体形状完好的石英晶体,水晶中除紫水晶外都属于低档宝石。
5、水晶(Quartz Crystal)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大型石英结晶体矿物。它的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2。水晶呈无色、紫色、黄色、绿色及烟色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7。性脆。无解理。水晶密度:56-66克/立方厘米。水晶折射率:544-553,几乎不超出此范围。水晶色散:0.013。
6、水晶的物理特性为,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多为块状体,硬度7,性脆,无解理,水晶密度为56-66克/立方厘米,水晶折射率在544-553之间,几乎不超出此范围,水晶色散0.013,水晶熔点为1713℃。
1、钢球。 若玻璃球和钢球重量相同,则是钢球因为弹弓拉长长度相同,两球的初速度相同,飞行中,钢球的空气阻力小,射的更远。若玻璃球和钢球初速度相同向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它们将走的一样高,但若考虑空气阻力,因为钢球的动能更大,所以它克服空气阻力后将走的更高。
2、弹弓用玻璃球比较好。相比较钢球而言,玻璃球更加的轻巧,而且色彩也更加的风度,还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可以选择。
3、碰撞实验是研究二个质点相互作用的规律。因此要求二球必须是对心碰撞,而让碰撞更有普遍意义。二球质量要不等。所以二球材质不一样才能直径相同而质量不同。选择玻璃是因为玻璃的弹性很好。
1、= 47N, 所以排开的水质量为为150g ,体积为150立方厘米 所以求的密度为 450/150=3克每立方厘米 在石油中受到的浮力为 41 - 30 = 11N ,而对应的石油体积和上边的水体积相同。
2、设玻璃球体积为V m,密度单位为kg/m,水密度为1000kg/m,g=8m/s。
3、边长2分米的立方体,它的密度为3×10千克/米,浸在 水中,它的上表面离开水面20厘米,试用两种方法计算它所 受的浮力。(g=10牛/千克)有一玻璃球在空气中称其重力为41牛顿,在水中称其重力 为94牛顿,石油中称其重力30牛顿,求玻璃球和石油的 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