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的温度对比山上一般更冷,这是为什么?

山顶气温低的重要原因海拔高的地方往往气压比较低,空气较稀薄,大气中无法更好地吸收热量,同时保温效果也比较差,造成了热量的大量流失。高空中寒冷的气流非常的多,风力大,经常会把空气吸收的热量带走,扩散得十分的容易。

山上比山下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大气层厚度差异:海拔越高,大气层厚度越薄。大气层对地面辐射的吸收量减小,导致大气逆辐射也减小,从而使得空气温度降低。大气压力与温度的关系: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力降低,空气分子拥有更多的运动空间,较少与相邻的分子发生碰撞。

我国众多山峰在冬季异常寒冷,居住在山上的居民会明显感到气温较山下更低。 气温感受实际上是由周围空气温度决定的。空气吸收太阳直接辐射的热量极少。 尽管山脉高度巨大,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相比,这一变化微乎其微,因此山上空气的温度变化并不显著。

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层的厚度逐渐减少,其对地面的热辐射吸收能力减弱,导致大气逆辐射作用减小,空气温度随之降低。此外,高山地区风力较大,热量更容易散失,使得山上温度较山下更冷。

最后,地形阻隔也是影响山上气温的一个重要因素。山脉、山地、山梁等地形结构会阻挡风流,造成山上温度下降。山体阻挡了下方地区的暖空气流动,导致山上气温较低。综上所述,山上比山下气温低主要是由海拔高度、侧风效应、大气透明度和地形阻隔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这导致山上的温度显著低于山下地区,尤其在海拔较高的山区,温度的差异更为显著。地球的温度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但以上两点无疑是最主要的原因。海拔的差异使得高处接受的太阳辐射减少,而地表散发的热量则持续不断。加上夜晚地表散热速度快于热量吸收,这解释了为何山上总是比山下更为寒冷。

赤道离太阳近才热,山顶离太阳也很近,怎么不热?

现在我们来谈谈问题的第二部分。太阳光不会直接加热空气,因此准确地说是在大气层的较低部分不会很热。所以阳光温暖了地面,地面也温暖了上面的空气。暖空气的密度比冷空气小,容易向上浮力。当它上升时,压力降低,空气膨胀,这导致它再次变冷。所以当你爬过对流层(大气的最底层)时,温度会稳步下降。

因为地球的表面在储存能量,但是到了高山,山顶越高,它受到地面的影响就越小,所以它的比热容就越小,温度变化越剧烈。

对流层厚度平均为12km,由于赤道长期被阳光直射,因此地表更热,对流更剧烈,对流层更高(约18km),两极则为8~9km。珠穆朗玛峰8848米,离两极太远,因此也没有穿过对流层,会比低海拔处低约52度。我们生活在对流层当中,对流层最直接的热源是地球。

为何离太阳更近的地方,温度反而更低?在我们的日常经验中,当受到的太阳辐射越强,环境温度应该更高才是。离太阳更近(海拔高)、太阳直射(纬度低),温度应该更高,可是赤道附近的高山却有积雪。事实上,全球海拔5千米以上的高山上都常年积雪。

既然赤道离太阳最近、阳光又是直射的,赤道当然最热了,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是因为影响温度的因素不单是太阳,还有其它因素,例如地势越高,气温就越低。再者,赤道一带多海洋,其储藏热量的能力十分好,再加上赤道地区空气温润,多降雨,温度当然不会升得很高了。

测绘地形图时,高程注记的原则

1、在地形图上进行高程注记时,应保证适当的密度,一般而言,每10厘米见方的区域内至少应标注六个高程点。这一密度要求根据不同比例尺有所调整,例如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大约每15米应标注一个高程点;而在1:1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则大约每30米标注一个。

2、图面上高程注记需要有一定的密度,通常是在10厘米见方的格内有六个以上的点。根据比例尺算,1:500地形图,实地大约15米有一个高程注记点(1:1000,间隔大约30米,依次类推)。对于坡坎,需要在坡坎顶和坡坎底分别注记高程。图面上,道路中线上每隔3厘米左右要注记一个高程。

3、高程注记要求:地形图碎部点高程需注记至零点零一米。地形要素测绘与表示:地形要素的测绘与表示需严格按照规范与图式执行,确保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测绘完成后的检查:地形图测绘完成后,作业员应详细地进行自我检查与整理,确保测绘结果无误。测区需统一对所测图幅进行检查,以确保整体测绘质量。

4、地形图上高程点的注记取位有什么规定?参考答案:等高距0.5m,注记至0.01m;等高距0m,注记至0.1m。

5、高程注记有两种:一种是高程点的注记,用 ( 黑 )色,字头朝向北图廓;一种是等高线的注记,用(棕 )色,数字标注,字头朝向上坡方向。地形图上的高程点即标有高程数值的信息点,通常与等高线配合表达地貌特征的高程信息。

为什么越往山顶水热交换越强?

因此,越往山顶水热交换越强,主要是因为大气中水分子浓度较低,水蒸气浓度较高,水和空气分子之间的碰撞概率增加,导致了水热交换作用的强化。

若地下水水温突然增高,可能是由于温度较高的地面水大量流入的缘故。水温可以影响水中细菌的生长繁殖和水的自然净化作用。此外,水温对水的净化消毒亦有重要的关系。

水深的水温相对于浅水而言,的确高一些,由于水质的温度是自上往下减少。水温减少水表面温度先减温,水底层的水温并没彻底减少,水越重水温越高,鱼种有趋性温,他们会躲在水温较为强的水深渡过寒冷的冬季,这是钓水深的一个原因。

山顶的密度比
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