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播种的时候,一般按照一亩多少斤为宜进行播种呢?

- 常规水稻种子:直播时亩用种量约为3公斤。播种方法 - 浸种:在20℃环境下用清水浸泡种子5天,前2天换水1次,后3天每日换水1次。可添加7%甲基托布津、硫酸铜、40%杀线酯乳油进行预防处理。- 催芽:浸种后,将种子放在30-32℃环境中催芽,超过80%的种子破胸后降至25-28℃。

抛秧相比人工栽秧更为轻松,无需拔秧,也不用低头,节省时间和劳动力。抛秧的幼苗带有土壤,存活和返青速度快,一亩地通常使用3斤左右的稻种。 人工栽种对幼苗的损伤较小,栽种前的成苗率较高,因此插植一亩地所需的幼苗数量较少,用种量也较低。

- 常规水稻种子:每亩约3公斤。 播种方法:- 浸种:在20℃下用清水浸泡种子5天,前两天换一次水,后三天每天换一次水。可按比例添加甲基托布津、硫酸铜和杀线酯乳油进行浸种。- 催芽:浸种后,将种子放在30-32℃的环境中催芽,当80%以上的种子破胸后,将温度降至25-28℃。

幼苗含有土壤,存活返青快,如今好多人用这种方法生产制造稻谷,一亩用稻种3斤上下。

稻花香2号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水稻怎么养殖

- 浸种5-7天,达到100度日积温。- 使用25%的两墩包衣剂处理种子。- 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苗圃地。- 施用有机肥,促进土壤肥力。- 准备足够数量的托盘。- 提前关闭棚屋,提高地温。- 3月25日关闭棚屋,4月8-10日播种,每盆3-4粒。- 播种后覆盖1厘米厚的细土,保持湿润。

应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进行科学灌溉,即寸水翻绿、浅水分蘖、充足晒秧、充足孕穗、浅水抽穗、湿灌、黄熟、干燥。孕穗期,气温较低时,应浇灌深水,水深15~20cm。在水稻有效分蘖的关键时期,为了降低土壤中的氮素浓度,消除土壤中的有害气体,控制无效分蘖,一般时间为6月25日至7月10日。

晒青,在水稻有效分蘖的关键时期,对田地进行10-15天的排水,以降低土壤中的氮浓度,清除土壤中的有害气体,控制无效分蘖,通常在6月25日至7月10日。疾病、虫害和病害的综合控制 水稻移栽前的封闭式除草。耙平土地1~2天后,用50%锐飞特500ml/ha封育,封育2天后移栽。

插秧期:插秧尺寸10×10×6寸。 稻花香2号水稻属于不喜肥品种,正常年份和标准地力施肥量每公顷纯氮不能超过170斤,增加磷钾肥的施入量,雨水少干旱年份氮肥少的地块明显缩短生育期(136-137天)相反雨水多的年份和氮肥多的地块稻花香2号的生育期超过140天。

水稻种植的流程有哪些

1、水稻种植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整地:土壤翻新:首先需要将土壤翻过,使其变得松软,有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长。田地整理:使用机器对田地进行进一步整理,确保土地平整,无大块土块或杂物。育苗:种子撒播:将购买的稻谷种子均匀地撒在育苗田中,等待其发芽。

2、水稻种植的五个主要步骤如下。第一步是选种与浸种催芽。要挑选适合当地环境、抗病性强且高产的水稻品种。将选好的种子浸泡在清水中,让种子充分吸水,之后放置在适宜温度环境下催芽,待种子露白即可播种。第二步是秧田准备与播种。

3、水稻种植的五个主要步骤如下:首先是选种与浸种催芽。要挑选适宜当地环境、抗病性强且高产的种子,随后将种子浸泡在清水中,让种子吸足水分,之后进行催芽,使种子露白,提高发芽率和整齐度。其次是育秧。

4、水稻种植流程包含多个环节。首先是选种,要挑选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且抗病性强的优质品种。然后是种子处理,晒种能提高种子活性,之后进行浸种催芽,让种子吸足水分,促进发芽。接着是育秧,分为水育秧、旱育秧等方式。

防治水稻秧苗,青枯和立枯病有什么好的办法

1、如果发现病株,应立即采取措施,每亩用25%咪鲜胺乳油40mL对水喷雾,或使用300g/L苯甲*丙环唑乳油5000倍液与芸苔素等叶面肥混合均匀喷雾,以达到防治效果。

2、防治立枯病,可选用15%立枯净,每亩施用100克,兑水50-60千克,在晴天下午三点后喷施两次,每次间隔7天,效果较为显著。另外,水稻苗稻瘟是一种常见的秧田病害,主要由种子和带病稻草引发。该病在秧苗三叶期后开始显现。

3、防治立枯病、青枯病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精心选种与晒种。提高催芽技术,防止种子受伤,提高种子生命力和抗病力。适期播种,播种密度不要过大。应在气温稳定通过6℃ 时播种,不要盲目抢早。从理论上讲,播种密度以300 g/m2为宜。

4、水稻立枯病,用生根剂+恶霉甲霜灵+磷酸二氢钾+锌喷雾防治,间隔5-7天再喷淋一次。水稻青枯病。冷空气过来,气温陡降,田间缺水,天气转晴,蒸腾作用大于根系吸水,形成青枯。防治该病,在冷空气来之前,田间灌水保温,同时喷叶面肥+复硝酚钠,增强水稻抗逆性。

水稻大棚育苗注意事项,温度多少合适

1、从播种至出苗,通常需将大棚内的温度保持在30℃左右,不能超过32℃,当出苗量在80%以上时就可揭开地膜。从苗齐至1叶1心,白天棚内的温度一般不高于25℃,而从1叶1心至2叶1心时,将温度控制在22℃,2叶1心后将温度控制在20℃。

2、播种至出苗:保持大棚内温度在约30℃,不超过32℃,当出苗量达到80%以上时可以揭开地膜。(2)苗齐至1叶1心:白天棚内温度不高于25℃,1叶1心至2叶1心时控制在22℃,2叶1心后控制在20℃。夜间温度保持在10℃以上时可以进行昼夜通风。

3、水稻种子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是8至10℃,而理想的发芽温度则应在32℃左右。当夜间温度降至零下5℃,白天回升至7℃时,这样的温度显然无法满足种子发芽的需求。在32℃的环境下,种子发芽速度更快,且整齐度更高。但如果温度超过42℃,则可能抑制幼根和幼芽的生长,甚至导致灼伤。

4、播种至出苗:保持30℃左右的温度,最高不超过32℃,当出苗量达80%以上时可揭膜。(2)苗齐至1叶1心:白天温度不超25℃,1叶1心至2叶1心时控制在22℃,之后维持在20℃。(3)夜间通风:当夜间温度达10℃以上时可昼夜通风,晴天必须通风,阴雨天或早晨有雾时同样需通风。

水稻育苗的密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