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的检测报告主要看T值的变化,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可出现疼痛等情况发生,到医院就诊时可以行骨密度测量。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仪器叫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类似于CT结果。患者平躺于检查仪器上,选择几个检测点进行检测,得出数值,一般T值是重要的测量数据。
在其中T值标准值在-1和 1中间表明骨密度正常值一切正常。身体的肌肉量遗失过多时T值从-1慢慢降低,降低到-5时为低肌肉量即低骨密度正常值,可根据补钙补锌、多日晒、适当健身运动的方法可能减轻骨密度正常值的遗失状况。
骨密度是骨骼矿物质的密度,主要反映的是骨骼的强度,它是以每立厘米多少克表示。骨密度值由于不同的骨密度监测的设备不同,绝对值也不同,一般用T值表示,它的正常值是在正1和负1之间,如果低于负5,表示不正常,主要反应的是骨质疏松的程度。
骨密度检查通常用T值表示,其正常值在(-1)-1g/cm3之间。如果小于-5g/cm3,则表明异常,主要反映骨质疏松的程度。如果低于5g/cm3,表明存在骨质疏松症,可能是严重的,并且将来有骨折的风险。骨密度是人体骨骼内的矿物质密度,主要反映人体骨骼的强度,用g/cm3表示。
建议:骨密度检测的人应该会对“T值”和“Z值”有所印象。一般情况下,骨密度检测结果往往以“图片+表格”的形式给予反馈:“图片”直观展示的是被检者的骨密度数值位于中国男(女)性骨密度参照曲线图的具体位置;“表格”直接列出T值和Z值的数值。
儿童骨密度偏低并不一定代表着缺钙。首先,我们来理解骨密度的概念。骨密度,即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儿童骨密度偏低,可能意味着骨骼相对较为脆弱,但这并不等同于直接缺钙。因为骨密度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但不限于营养摄入、遗传、生活习惯以及内分泌等。
严重骨质疏松症:T-值:-5SD以下 超声骨密度测量:正常范围2500~4800。骨密度-37属于中度缺钙范围,t值是衡量骨密度的单位,就跟米是衡量距离的单位一样。低于-0是正常范围。骨密度正常值参考范围在-1至+1之间;当T值低于-5时为骨质疏松。
你好:首先告诉你这是典型的严重缺钙。第二,钙不是微量元素,钙是宏量元素。99%的钙分布在人体的骨骼当中,只有1%的钙分布在血液及软组织中。中医讲,“牙为骨之苗”,可见牙不好与骨有关,而骨骼的形成与钙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龋齿例为世界第三大疾病,却不知龋齿的病因在于缺钙。
骨密度的正常值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而是根据特定的标准差(SD)来确定。骨密度值在标准差-1至+1范围内通常被认为是正常的。对于儿童,骨密度检查也可以用来评估是否缺钙。如果检测结果显示缺钙,可能需要通过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来改善。
骨量减少,通常是指单位骨骼体积内的钙质和骨胶原等含量的减少。骨量减少,患者一般没有自觉症状,也只能在体检或者有其他外伤的情况,拍X线片时才能发现。一般女性,出现骨量减少,大概在40-50岁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开始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男性大概在60岁以后才会出现骨量减少。
体检时骨量减少指的是单位体积骨骼内骨量出现下降,骨质疏松早期表现为骨量减少,所以骨量减少是介于骨质正常和骨质疏松之间的状态。骨量减少常见于以下几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大量饮酒、大量喝碳酸饮料、缺乏运动、偏食等。
这是骨质疏松的表现,骨质疏松症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
如果脂肪秤显示骨量减少,说明你的骨头不够硬,如果不及时纠正,便有可能进化为骨质疏松。如果此时你的体检报告上写着“骨量减少”,应该赶紧列好补钙计划单,从饮食、运动等多方面努力,避免骨质一再流失。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抽烟、酗酒、高盐饮食和过量喝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等不健康习惯。
多吃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虾皮等 多晒太阳:多晒太阳可以使皮下的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使钙的吸收。不要饮酒,喝咖啡、浓茶,熬夜,因为这些都会加速钙的流失。多运动,运动可以促使钙沉积到骨骼,促使骨骼强壮。一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