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3-CΞC-CH2-CH3, 2-戊炔。
甲基(—CH3)、乙基(—C2H5)、丙基(—C3H7)、丁基(—C4H9)、戊基(—C5H11)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分别为8。例如,丁基(—C4H9)有4种,则一溴丁烷、丁醇、戊醛、戊酸都有4种。
戊酸作为羧酸有4种同分异构体:戊酸、2-甲基丁酸、3-甲基丁酸、2,2-二甲基丙酸。
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 1.记忆法 记住已掌握的常见的异构体数。
甲烷,乙烷,丁烷无同分异构体;丁烷,丁炔,丙基,丙醇有两种同分异构体(仅限碳链异构)。
戊酸(分子式:C5H10O2)是一种脂肪酸,它的分子结构中包含着一个五碳链和一个羧酸基,没有其他官能团,因此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戊酸能与硫酸反应的反应物是戊酸和硫酸本身,并不涉及到同分异构体的问题。
童鞋,首先批评你,化学式书写不规范。首先如果这是一个整体:属于醇类,系统命名读作:3甲基-1丙醇。(CH3CH2CH(CH3)OH),如果说名字:按氢的多少:伯,叔,季。羟基。
一定是遵循最多的碳链数目,即是 碳链上最多5个碳,就一定是戊,(举例:CH3CH2CH(CH3)CH2CH2CH3)一定是己烷,不是丁烷,戊烷。
CH3CH2CH2OH 为丙醇 CH3CHCH3OH 为2-丙醇 ,但一般写成CH3CHOHCH3 丙烯可以在酸性催化剂(一般用氧化性不高的磷酸)的作用下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丙醇。
选择包含官能团最长的为主链,那主链不就是4个碳组成,加上官能团不就是2-丁醇吗?2-甲基-1-丙醇是主链没有数完。
甘氨酸钠,氨基乙酸钠 化学结构中有氨基,羧基,基本可以判定是氨基酸,氨基酸本身有其自己命名,当然,用系统命名法去命名,这个也是不会错。
第一个叫做氰根离子,第二个叫做氰酸根离子 CN-的结构式是[C≡N]-,C是正二价,N是负三价 CNO-的结构式是[-O=C=N:]-其中OCN-中,C为中心原子,C与N以叁键相连,与O则以单键相连,氧得到一个电子。
乙二醇(ethylene glycol)又名“甘醇”、“1,2-亚乙基二醇”,简称EG。化学式为(HOCH2),是最简单的二元醇。乙二醇是无色无臭、有甜味液体,对动物有毒性,人类致死剂量约为6 g/kg。
这两个分别是过二硫酸和过一硫酸的结构式。其中的虚线键表示“半键”,是S-O间形成了d-pπ键所导致的。图中带有虚线的那些键,其键能和键长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
-二甲基-3-丙基庚烷。2,3-二甲基-4(1-甲基丙基)庚烷。2,5-二甲基环戊烷。或:间二甲基环戊烷。对二甲基环己烷。
基元法(又叫烷基连接法),是指根据烷基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快速判断其与一价基团连接后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此法可快速判断饱和一元卤代烃、一元醇、一元醛和一元羧酸的同分异构体数目。
同分异构体有8种,可以通过记忆法、基团连接法以及换元法来判断。记忆法:对于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可以根据其结构特点记忆其异构体的种类。
“成直链,一条线”当所有碳成一条直链时是该同分异构体的一种情况。
-溴丁烷强碱条件消除得到1-丁烯,然后和溴化氢加成得到2-溴丁烷,在无水乙醚中和镁反应得到格式试剂,和二氧化碳反应水解得到2-甲基丁酸。
一些地方有着二家弟弟上大学,有些为了我的孩子,我什么都可以进的,他们扣出来送给我,愿意那拿稳呢。
制备1-溴丁烷通常采用NaBr-H2SO4过去曾用62%的H2SO4(20mL浓硫酸+15mL水),加热回流时有大量的HBr体从冷凝管顶端逸出生成酸雾。如果降低硫酸的浓度,可使逸出的HBr气体大大减少。
可以用丙二酸脂合成法。具体如下:丙二酸二乙酯+异丙基溴(反应条件:EtONa,EtOH)生成 (CH3)2CHCH2(CO2Et)2 再加酸加热 生成3-甲基丁酸。甲醇、乙醇分别用SOCl2得到对应氯代烃。
首先,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1-丁烯,水和溴化钠。然后,1-丁烯在适当的溶剂中与溴化氢加成生成2-溴丁烷。
合成路线如下:丁-1-烯 → 2-溴丁烷 → 2-氯丁烷 → 2-氯-3-甲基丁烷 → 2-氨基-3-甲基丁烷 → 2-氨基-3-甲基戊酸 步骤1:丁-1-烯 → 2-溴丁烷 在氯化氢气氛中,将丁-1-烯与溴反应,得到2-溴丁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