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5-溴-N-甲基-2-硝基苯胺的合成路线有哪些?

硝基苯还原为苯胺;3)苯胺酰基化,生成乙酰氨基苯;4)乙酰氨基苯硝化,生成对硝基苯乙酰氨基苯;5)加热脱乙酰基;生成对硝基苯胺;6)NBS溴代;7)利用苯胺与亚硝酸生成重氮盐,脱去氨基;8)铁粉硝基还原,得到目标结构-3,5-二溴苯胺。

硝基苯用铁粉、盐酸还原,得苯胺。苯胺和乙酸混合,分馏除去生成的水以便促进反应,得到乙酰苯胺。乙酰苯胺用浓硫酸磺化,得对乙酰氨基苯磺酸。对乙酰氨基苯磺酸和溴反应,得到3,5-二溴-4-乙酰氨基苯磺酸。3,5-二溴4-乙酰氨基苯磺酸在足量硫酸中回流,反应完成后碱化,得到2,5-二溴苯胺。

那些属于高毒物质

二恶英的毒性超氰化物一百多倍,号称世界上最毒的化合物,其中最毒的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恶英,致死量不到0.1mg,毒性是氰化物的几千倍。金属钋-210 钋-210非常稀有,并且具有极高的毒性,其毒性是氰化物的1000亿倍,号称,据说不到0.1g就能杀死全世界所有的人。

Cr:单质无毒,三价铬低毒,六价铬高毒且致癌。其中无水重铬酸钠剧毒。As:单质无毒,三价砷极毒,五价砷有毒,砷化合物都致癌。

~蛇 有毒物质分类 有毒物质可分为无机毒物和有机毒物两大类。无机毒物如汞、铅、砷、镉、铬、氟等,其中有许多能在生物体中富集、积累。有机毒物如酚、氰、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汞、乙烯等,按降解难易程度又可分为易降解的(如酚、氰等)和难降解的(如有机氯、有机汞等)两类。

N-甲基对硝基苯胺的理化性质?及其在树脂等行业的应用。

性质:棕黄色带紫光的棱状结晶。熔点152℃。易溶于丙酮、苯,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制备方法:以对硝乙酰苯胺、碘甲烷和乙醇为原料制得。将丙酮、对硝基乙酰苯胺、氢氧化钾混合后加热回流,并滴加碘甲烷的丙酮溶液,加毕,继续回流4h。

苯胺主要用于制造染料、药物、树脂,还可以用作橡胶硫化促进剂等。它本身也可作为黑色染料使用。其衍生物甲基橙可作为酸碱滴定用的指示剂。

N,N-二甲基苯胺中N除了受苯环分散电子的共轭效应之外,还受到两个甲基的给电子诱导效应(N电负性大于C,C的电子会偏向N)实际上弥补了N的电子云密度,因而其碱性大于苯胺。2,4,6-三硝基苯胺中苯环受到硝基拉电子作用,电子密度低得多,对氨基的影响非常大。

试将下列化合物按碱性由强到弱排列。

碱性强弱顺序应该是CBADE 碱性强弱是看中心原子的给电子能力以及和质子结合的能力,因为甲基是典型的供电子基团,因此数目越多,供电子能力越强,因此N上的孤对电子越活跃。而苯环和硝基苯都是吸电子基团,因此N上的孤对电子不活跃。

脂肪胺的碱性最强。吡啶的环给电子,苯胺和吡咯的环吸电子,而吡咯在环内,孤对电子参与共轭,苯胺孤对电子共轭部分较少。

碱性由强到弱(CH3)4N+OH-,CH3NHCH3 ,CH3CH2NH2 ,C6H5NH2,第一个就是强碱和氢氧化钠差不多。

吡咯:N上孤电子对因参与环的共轭, 故碱性极弱, 比苯胺还弱得多, 不能与酸形成稳定的盐。(pKb=16)吡啶:吡啶环 N 原子的孤电子对处于sp2杂化轨道上,孤电子对受核引力大, 碱性较弱 (pKb=8).六氢吡啶: 碱性较吡啶强10的6次方倍。

B 胺中氢原子被烷基取代后,由于烷基的给电子效应,氮原子上电子密度增高,接受质子的能力增强,碱性增强。笨由于共轭,氮原子密度降低,碱性减弱。

为什么对甲基苯胺的碱性比对硝基苯胺强?

因为胺的碱性主要看N上的电子密度,电子密度越高,结合H+能力越强,碱性越强。氢氧化四甲铵是季铵碱,有四个给电子基(甲基),再带上一个负电荷,因此其吸引电子能力是最强的,即碱性最强。而羰基是吸电子基,使N上电子密度降低,则碱性减弱了。

排序由大到小应该是对甲氧基苯胺对氯苯胺苯胺对硝基苯胺苯胺的碱性是氨基的氮原子上孤对电子供电而产生的,所以要判断碱性的强弱就要看与氮相连的苯基对氮供电的强弱了。

苯胺分子中,由于氮原子上的未公用的电子对于苯环形成p-π共轭体系,使得氮原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减弱了与质子的结合能力,所以碱性减弱。不同的苯胺的碱性强弱不一样。当苯胺的苯环上连有供电子基团时其碱性增强,若有吸电子基团时碱性减弱。

N,N-二甲基-2,4,6-三硝基苯胺,由于两个邻位硝基的巨大位阻,使得分子的空间构型出现变化。N与两个甲基碳所在的平面垂直于苯环平面,N上的孤对电子脱离了苯环所在平面,无法有效共轭,因此几乎不受苯环的影响,加之2个甲基的作用,使其碱性较强。

间硝基苯胺碱性强。硝基是吸电子基团,有吸电子的共轭效应,在苯环上就是对于其邻对位表现出较强的吸电子效应,使得硝基邻对位电子云密度显著降低。根据路易斯酸碱理论,给电子对能力越强,碱性越强,反之碱性越弱。

n甲基对硝基苯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