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结成冰后为什么会变的很重?

1、因为当水结成冰,由于还是同样的水去凝结,所以重量是不会产生变化的,只是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形态。不过当水结冰时,可以直接浮在水面,由此可知冰密度是小于水的,也就是水结冰后密度变小导致了体积增大。根据可靠测算,在常压环境下,0℃水冷冻成冰,体积会直接增大约九分之一。

2、主要是水的密度发生了变化。一般情况下,也就是液态水的密度是1kg/L,也就是说1公斤重的水要用一升的瓶子来装。楼上的说的不对,当水凝结成冰,他的密度发生变化,由原来的1kg/L变成了0.9kg/L,也就是一升的瓶子只能容纳0.9公斤的水。所以你会看到,你装好的一瓶水放到冰箱里冰冻会涨起来。

3、水结冰,由于还是同样的水,所以重量是不会变化的,只是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由于当水结冰的时候,浮在水面,可知冰的密度小于水。而根据密度=质量/体积的计算公式可知,水结冰后密度变小导致了体积增大。根据测算,在常压环境下,0℃水冻结成冰时,体积会增大约1/9。

4、水在结冰时体积增大的原因在于其内部氢键的特性。随着温度的降低,水中的氢键数量增多,这导致其体积随温度下降而增大。 当水分子冷却至结冰点,它们的运动不足以破坏氢键,因此氢键在结构中起主导作用。这些氢键将水分子组织成有规则的空间结构,形成冰晶体。

5、四个氢原子在正四面体的顶点上,一个氧原子位于四面体的中心.这样,使分子间的空隙变大且保持一定,因此水结成冰时体积变大。而在水中分子运动既能破坏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束缚而又不使分子作剧烈运动导致分子间频繁碰撞,各分子间可发生相对滑动而相互交错,这样就会互相填补空隙~因而体积变大。

冷冻水密度与温度关系

1、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0摄氏度至4摄氏度时,水有一个“热缩冷胀”的特点,即温度越高,密度也就越大,因此在其余状态下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水的密度是1g/cm?,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也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该温度与密度的关系是:在26摄氏度下,冷盐水的密度会因为含盐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来说,随着含盐量的增加,密度会逐渐增大。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冷盐水密度值:盐度为0‰(淡水):密度约为997kg/m3;盐度为10‰:密度约为1007kg/m3;盐度为20‰:密度约为1017kg/m3。

3、冷冻温度决定矿泉水结冰的时间。如果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如果是正常的零下-18度,需要4-5小时才能结冰的。如果高于零下-18度,需要的时间更久了,5-8小时不等。矿泉水冷冻结冰后它的密度会变小,但质量不变。

4、水密度在98℃时,其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特别在0~98℃时,水却能坚决不服从热胀冷缩的规律,在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 kg/m3,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 kg/m3,因此冰才能浮在水面上。

5、水的密度异乎寻常。通常,在冷却过程中,液体密度会越来越大。然而,水在4摄氏度时达到最大密度。在这个温度以下,水的密度反而会下降。所以,冰的密度比水小。因此,冰会漂浮在水面,而水的冷冻是自上而下的。水的表面张力非常高。除水银外,它在所有液体中具有最高的表面张力。

6、冰箱的冷冻温度是决定矿泉水结冰时间的关键因素。通常情况下,如果将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在标准的零下18摄氏度环境下,结冰大约需要4到5个小时。如果冷冻室的温度高于零下18摄氏度,结冰时间会相应延长,可能在5到8个小时之间。水在结冰后,其密度会减小,然而质量保持不变。

有人说水冻成冰后体积要膨胀,这个力量是任何东西都无法阻止的,他这说...

1、由于水的密度是1g/cm3,而冰的密度约为0.9g/cm3,所以对于一定质量的水凝固成冰后,由于质量不变,而密度减小,所以它的体积要变大为原来的10/9(约11倍)。如果水比较多,那么这个体积的变化量就会比较可观。同时,水变成冰体积变大时产生的力量大得惊人,足以破坏甚至是石质材料。

2、那我们分离出来品质与容积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真正了解为水结成冰后,因为相对密度从原来的0g/立方分米成了0.9g/立方分米,因此容积会发病变大的情况。详细的说,水密度由水分的缔合作用、水分的热运动2个因素决定。

3、水变成冰体积变大,是因为液态水中水分子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氢键作用力。水变成冰体积变大,是因为液态水中水分子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氢键作用力。它比分子间的作用力,范得瓦耳斯力大得多。当水处于液态时,在氢键力的作用下,水分子靠近,在宏观上就表现为体积小。

4、相比之下,大多数物质遵循热胀冷缩的原理,即温度升高分子活动增强,体积增大,温度降低则分子活动减小,体积减小。但水的独特性在于,其低温下的固态结构使得体积膨胀,这与一般的热胀冷缩规律有所不同。

5、水变成冰体积变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水分子缔合方式的改变:在液态水中,水分子除了以单个水分子的形式存在外,还会通过氢键结合成缔合分子,如双分子缔合水分子?等。当水冷却至0℃并结冰时,水分子间的缔合方式会发生改变,形成更为复杂的晶体结构。

为什么密封的矿泉水冻完化水少了

1、密封的矿泉水冻完化水少了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相同体积的冰比水要轻一些。当一瓶满的水放入冰箱冷冻室时,水会结冰,而冰的重量比水轻,所以冰会浮在水面上,冰的体积也会变大。 水的密度是1g/cm,冰的密度是0.9g/cm。

2、当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你可能会发现原本不满的矿泉水瓶现在看起来快满了。这是因为冰的体积增大,密度减小。当冰融化成水时,体积减小,密度增大,但总的水量保持不变。

3、它变成冰的时候体积明显是会变大的,你会发现原来没有满的矿泉水现在变得快满了。这是因为它的体积变得大了,密度变小了,当加热的时候边会融化,然后换成相反的状态逆变,也就是说冰会化成水,这时候边密度小一点,水密度大一点,水的密度因为大一点,所以说它的体积又会缩小为原来的状态。

4、如果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在凝固成冰之后,又在常温下自然融化,其体积将保持不变。 如果将一瓶矿泉水倒入其他材质的容器中,让它凝固成冰后再融化,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一部分水分由于升华或蒸发而减少,导致最终的水体积略有减少。

5、个答案:若瓶装水 没有开封,则无论怎么冻,化 ,体积都不变。若将瓶装水 盛如其他容器中,凝固 再融化的过程中会有部分 升华 或者蒸发。体积会有少量减少。

6、如果前后分别拿去称下,重量是不会有改变的,但是体积,因为化了之后密度会变大,所以体积会变小,也就是看着变少了。

水冷冻后体积是原来的几倍

由于水的密度是1g/cm3,而冰的密度约为0.9g/cm3,所以对于一定质量的水凝固成冰后,由于质量不变,而密度减小,所以它的体积要变大为原来的10/9(约11倍)。如果水比较多,那么这个体积的变化量就会比较可观。同时,水变成冰体积变大时产生的力量大得惊人,足以破坏甚至是石质材料。

水在结冰时体积确实会变大。通常情况下,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而冰的密度大约是0.9克/立方厘米。这意味着,如果有一定质量的水完全结冰,由于质量保持不变而密度降低,其体积将会增加到原来的约11倍。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水的反常膨胀。具体来说,当水温降至0摄氏度时,它会结冰。

体积变大:由于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当一定质量的水凝固成冰后,由于质量不变而密度减小,所以体积会变大,变为原来的10/9。这是因为在0℃到4℃以下,水具有反常膨胀性质,即热缩冷胀,当水温度降低到0℃结冰时,密度最小,体积反而会变大。

冷冻水的密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