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苯胺

1、N,N-二甲基苯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的中文名称为N,N-二甲基苯胺,也被称作N,N-二甲苯胺、二甲基氨苯以及二甲基替苯胺。

2、对氨基-N,N-二甲基苯胺,化学名称为N,N-Dimethylphenylenediamine,也被称为4-氨基-N,N-二甲基苯胺、二甲基对苯二胺、5-氯基-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1,4-苯二胺、N,N-甲基对苯二胺以及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对二甲氨基苯胺。

3、N,N-二甲基邻甲苯胺,其在中文中的名称为2-甲基-N,N-二甲基苯胺,这是一种化学物质。它的英文名称为N,N-Dimethyl-o-toluidine,具有独特的标识符CAS号609-72-3,同时还有一个国际化学品文摘(EINECS)编号,为210-199-8。

nn二甲基苯胺高温会变色

nn二甲基苯胺高温会变色。浅黄色油状液体,初蒸馏时为无色,对光敏感,后渐变成红色至红棕色能随水蒸气一同挥发。NN-二甲基苯胺,又名NN-二甲苯胺、二甲基氨苯、二甲基替苯胺,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C6H5N(CH3)2。

N,N-二甲基苯胺,化学式C8H11N,结构简式C6H5-N(CH3)2 。N,N-二甲基苯胺能与高锰酸钾反应,容易被高锰酸钾氧化。

健康危害:毒性表现与苯胺相似,但比苯胺弱,皮肤接触可发生溃疡。吸收后导致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引起发绀。接触后可出现恶心、眩晕、头痛以及血液的影响。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D501410mg/kg(大鼠经口);1770mg/kg(兔经皮)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NN-二甲基苯胺具有易燃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时,存在引起燃烧爆炸的风险。在受热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进一步增加了其环境危害性。燃烧(分解)产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氧化氮。这些产物不仅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用亚硝酸。亚硝酸可以用亚硝酸钠和盐酸反应得到。先将样品水溶液冷却到0-5℃,加入亚硝酸钠固体,再滴入盐酸。N-甲基苯胺是个仲胺,发生亚硝化反应,生成油状物。2-甲基苯胺是芳香伯胺,生成重氮盐。向重氮盐溶液中加入苯酚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碱化,会生成非常鲜艳红色的偶氮化合物。

先高温活化分子筛,再加入NN二甲基苯胺中脱水24小时以上。

如何鉴别对甲苯胺、N-甲基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

1、答案:分别向这三种溶液中加入苯磺酰氯,无变化的是N,N-二甲基苯胺,再在有变化的两种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无变化的是N-甲基苯胺,有变化的是邻甲基苯胺。

2、这三种胺分别叫伯、仲、叔胺,可以用兴斯堡实验鉴别。即各取少量,分别加入对甲苯磺酰氯,N,N-二甲苯胺不反应,余者产生沉淀;再分别向生成沉淀的两种物质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溶解的为对甲苯按,不溶的为N-甲基苯胺。

3、【答案】:在三者中加入对甲苯磺酰氯、氢氧化钠溶液,析出固体者为N-甲基苯胺,溶于溶液者为对甲苯胺,不作用者为N,N-二甲基苯胺。

4、N-甲基对甲苯胺,也被称为N-Methyl-p-toluidin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特定的化学结构。它的中文名称直译为“N-甲基对甲苯胺”,英文名称则为Benzenamine, N,4-dimethyl-,有时也写作[N]N,4-dimethylaniline。这个化合物的CAS号是623-08-5,而EINECS编码为210-769-6。

5、从波谱性质来看,甲苯胺的红外波谱显示N-H伸缩振动吸收峰位于3500~3270cm-1,且有间隔100cm-1的两个吸收峰。苯环的伸缩振动在1650~1580cm-1区域内,而甲基的振动则在2950~2850cm-1内。核磁共振谱则在4~1附近有峰。

2,6-二甲基苯胺基本信息

1、-二甲基苯胺是一种无色的油状液体,暴露在光线下或空气中会逐渐变深。它具有挥发性,可以与空气一起逸出,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溶于水,尤其是在乙醇、乙醚、苯以及酸性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溶解性。在20℃时,它的折射率为5600,这表明其光传播特性。

2、-二甲基苯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以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命名方式被广泛认知。它的中文名称为2,6-二甲基苯胺,又可以被称作2-氨基间二甲苯、邻二甲基苯胺、2,6-二甲苯胺以及2,6-二甲代苯胺,体现了其在化学反应中可能的不同用途和位置。

3、-二甲基苯胺,CAS号为87-62-7,分子量为121816,无色油状液体,在光和空气中会变深,能与空气一同挥发,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及酸溶液。系生产农药、医药的重要中间体,也可作为染料等化工产品的原料,常用于有机合成。

联邻甲苯胺基本信息

1、联邻甲苯胺的化学式为C14H16N2,分子量为2129。在化学分类中,它属于芳香胺类化合物,具有特定的物理化学性质,例如熔点、沸点和密度等。联邻甲苯胺的CAS号为119-93-7,这一编号在化学领域用于识别和标识特定化学物质。

2、托力丁倍司,也被称为联邻甲苯胺或者3,3-二甲基联苯胺,其英文名称为ο-Tolidine,化学名称为[-C6H3(CH3)-4-NH2]2。它在化学界还有其他名称,如4,4-二氨基-3,3-二甲基联苯。这种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14H16N2,对应的分子量为2129克/摩尔。

3、邻联甲苯胺,以其国标编号61805-1和CAS号119-93-7而知名,中文名为3,3-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英文名则为3,3-dimethylbenzidine,又称作3,3-二甲基联苯胺、邻二氨基二甲基联苯或甲土立丁。它的分子式为C14H16N2,具体表现为白色至微红色的有闪光的片状结晶。

4、是。根据查询邻联甲苯胺的性质得知,邻联甲苯胺是一种化学药品,对水生生物有毒,会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在水里是有毒的。联邻甲苯胺是一种化学药品,ο-Tolidine,分子式是C14H16N2,分子量是2129。用作染料、乌来糖树脂的交联剂、鉴定金及水中游离氯的试剂。

5、急性毒性:LD50404mg/kg(大鼠经口)致突变性:微粒体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100g/皿。姊妹染色单体交换:兔淋巴细胞50mg/L。致癌性:IARC致癌评论:动物阳性。危险特性:可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6、邻联甲苯胺的急性毒性研究表明,大鼠经口摄取后,其致死剂量(LD50)为404毫克/千克。在致突变性方面,微粒体诱变实验中,鼠伤寒沙门氏菌在浓度为100微克/皿的条件下显示出反应。同时,兔淋巴细胞在50毫克/升的浓度下观察到了姊妹染色单体交换的异常变化,这提示可能具有致突变性。

邻联甲苯胺物质的理化常数

邻联甲苯胺,以其国标编号61805-1和CAS号119-93-7而知名,中文名为3,3-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英文名则为3,3-dimethylbenzidine,又称作3,3-二甲基联苯胺、邻二氨基二甲基联苯或甲土立丁。它的分子式为C14H16N2,具体表现为白色至微红色的有闪光的片状结晶。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