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基-1,3-丁二烯,中文又称异戊二烯,英文名Isoprene,CAS号为78-79-5,EINECS号为201-143-3,分子式为C5H8,分子量为612。它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刺激性油状液体,具有较低的熔点(-147℃)和相对密度0.68g/cm3。沸点为30℃,其饱和蒸气压在14℃时为532 kPa,闪点为-54℃。
2、基本信息中文名称:2-甲基-1,3-丁二烯中文别名:异戊二烯英文名称:Isoprene英文别名:2-Methyl-1,3-butadiene; Isoprene (99%+)CAS号:78-79-5EINECS号:201-143-3分子式:C5H8分子量:612物理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易挥发,刺激性油状液体。
3、异戊二烯指的是2-甲基-1,3-丁二烯,2-甲基-1,3-丁二烯( 2-methyl-1,3-butadien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H。无色易挥发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可通过丙烯二聚法制备,用于合成橡胶、丁基橡胶单体等。
4、-甲基-1,3-丁二烯是一种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化学品。它对健康存在显著危害,吸入大量高浓度蒸汽可能导致头痛、头晕、耳鸣、乏力、眼痛、流泪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甚至昏迷。皮肤接触可能引发皮肤充血、水肿,长期暴露可能导致剥脱。
5、根据毒理学数据,2-甲基-1,3-丁二烯属于低毒类别。其急性毒性表现为大鼠吸入18000mg/m3在4小时内LC50值为18000mg/m3。在亚急性和慢性毒性研究中,小鼠、大鼠和兔出现的症状包括神经系统和肝脏功能改变,有的还会出现呼吸道炎症,如卡他或化脓性支气管炎,大鼠还可能表现出甲状腺功能亢进。
6、-甲基-1,3-丁二烯是一种化学物质,其毒性作用在一系列实验中得到了评估。以下是其毒性作用的实验数据概述: 在急性吸入毒性试验中,大鼠吸入浓度为180gm/m时,表现出了全身麻醉的行为毒性,以及肺部和呼吸系统的抑制呼吸酶影响。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2-甲基-1,3-丁二烯中文别名:异戊二烯英文名称:Isoprene英文别名:2-Methyl-1,3-butadiene; Isoprene (99%+)CAS号:78-79-5EINECS号:201-143-3分子式:C5H8分子量:612物理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易挥发,刺激性油状液体。
它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刺激性油状液体,具有较低的熔点(-147℃)和相对密度0.68g/cm3。沸点为30℃,其饱和蒸气压在14℃时为532 kPa,闪点为-54℃。此化合物不溶于水,但能溶解于苯、乙醇、乙醚和丙酮等有机溶剂。
异戊二烯指的是2-甲基-1,3-丁二烯,2-甲基-1,3-丁二烯( 2-methyl-1,3-butadien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H。无色易挥发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可通过丙烯二聚法制备,用于合成橡胶、丁基橡胶单体等。
-甲基-1,3-丁二烯是一种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化学品。它对健康存在显著危害,吸入大量高浓度蒸汽可能导致头痛、头晕、耳鸣、乏力、眼痛、流泪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甚至昏迷。皮肤接触可能引发皮肤充血、水肿,长期暴露可能导致剥脱。
食入:立即饮用大量温水并催吐,务必寻求医疗帮助。在防火防爆方面,2-甲基-1,3-丁二烯极度易燃,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或高温会发生危险反应。在火灾现场,应将容器移至安全地点,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或砂土灭火,切勿用水。
急性中毒:大量高浓度吸入,可迅速出现头痛,头昏、耳鸣、无力、恶心、眼痛、流泪、喷嚏、喉痛、咳嗽、胸闷甚至呼吸困难。不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前的兴奋症状,如烦躁不安、大声哭闹、肌肉抽搐、震颤等;严重者昏迷。一般在数小时后逐步清醒。通常无后遗症。该品可引起皮肤充血与水肿,其后可有轻度剥脱。
在处理2-甲基-1,3-丁二烯泄漏事件时,首要步骤是迅速疏散污染区域的人员至安全区域,并实施隔离,严格控制出入。确保现场无火源。应急处理人员应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和消防防护服,以防止吸入有害气体。首要任务是切断泄漏源,避免其流入下水道或排洪沟等受限空间。

看溴的量,可以加成一次,也可以加成两次。不过一般都是按照加成一次来看。若加成一次,因为是共轭二烯烃,1,4加成产物较多,1,2加成产物较少。
只加一分子Br2:3-甲基-3,4-二溴-1-丁烯 2-甲基-3,4-二溴-1-丁烯 2-甲基-1,4-二溴-2-丁烯 加二分子Br2:2-甲基-1,2,3,4-四溴丁烷 不考虑顺反异构和对映异构的话,就这些了。
由题意所知,2-甲基-1,3-丁二烯与溴化氢加成的主要产物是1,1,2,3-四溴丙烷。加成反应中,溴化氢会加成到2,3-双键上,生成2-溴-3-甲基丁烷。然后,该产物会继续接受另一个溴化氢分子加成到1,2-双键上,生成1,1,2,3-四溴丙烷。
双键和三键在催化剂作用下都会发生加聚反应。
1、对没错,因为靠近甲基的双键上的电子云密度大,已发生亲电加成反应。
2、烯烃和高锰酸钾在强烈条件下(酸性或加热),双键完全断裂,同时双键碳原子上的C-H也被氧化而断裂生成含氧化合物。
3、加成:只有1号位碳碳双键断裂;Br2中Br-Br键断裂;1,4加成:1号位和3号位的碳碳双键都断裂;Br2中Br-Br键断裂。
1、CH2=C(CH3)CH=CH2+HBr →BrCH2-CH(CH3)-CH=CH2 CH2=C(CH3)CH=CH2+HBr →CH2=CH(CH3)-CHBrCH3 CH2=C(CH3)CH=CH2+HBr →BrCH2-C(CH3)=CHCH3 CH2=C(CH3)CH=CH2+HBr →CH3-C(CH3)=CHCH2Br 就这四种反应。
2、—甲基—1,3—溴环己烷;3—甲基—1,4—溴环己烷;5—甲基—1,3—溴环己烷;以上都有可能,选哪个主要看题目要求。
3、 (2)CH 3 CH 2 CH=CHCH 2 CH 3 (1)碳原子数小于8的单烯烃与HBr反应,其加成产物只有一种结构,这说明烯烃分子碳碳双键中的碳原子是对称的,所以可以是乙烯、2-丁烯、3-己烯和2,3-二甲基-2-丁烯,共计是4种。
4、因为加成1号位的双键能得到更稳定的碳正离子,所以主反应应为 加成1号位的双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