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度低于50度。甲基苯温度低于50度就会变成对硝基甲基苯,温度低于50度,甲基苯就会发生反应,从而生成对硝基甲基苯。
2、第一题,甲苯硝化得到对硝基甲苯,然后溴代得到2-溴-4-硝基甲苯。用重铬酸钠氧化甲基变成羧基,得到2-溴-4-硝基苯甲酸,然后还原硝基,再进行重氮化氰基取代得到目标产物。第二题,甲苯氧化为苯甲酸,然后硝化得到间硝基苯甲酸。间硝基苯甲酸做成酰氯,然后氨解得到酰胺,酰胺脱水得到氰基。
3、甲苯→(浓硫酸,加热)→对甲基苯磺酸→(浓硫酸,浓硝酸,加热)→4-甲基-3-硝基苯磺酸→(H3O+,加热)→2-硝基甲苯。主要是一个磺酸基的对位保护。
4、以甲苯为原料合成对硝基苯甲酸方程式是:甲苯+HNO3=对硝基甲苯+水。硝基苯甲酸有邻(o-)、间(m-)、对(p-)三种异构体。邻硝基苯甲酸,浅黄色晶体,熔点147~148℃,密度58g/cm3。间硝基苯甲酸,浅黄色固体,熔点142℃,相对密度494。
化学高中有8本书:《必修一》、《必修二》、选修一《化学与生活》、选修二《化学与技术》、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选修六《实验化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用途、制法,以及物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高中化学比较难,主要表现在需要一定的基础、课程容量大、理论性强、学习讲究方法等方面。需要一定的基础 高中化学是建立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之上的,初中化学如果没过关,那么高中化学学起来困难当然就多一些。
当前,高中化学必修课程通常分为两册,而选修课程则分为四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划分在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以全国范围内的普遍情况来看,高中化学课程设计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必修部分主要涵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为两册进行教学。
高中化学课程的结构主要围绕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以及化学实验三大模块展开,其中无机化学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无机化学的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化学反应、电化学、化学平衡、元素性质以及原子结构等多方面知识。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化学原理,还能理解自然界中许多现象背后的科学依据。
高中化学第一册主要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碱金属、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浓度、卤素、元素周期律、氧族元素、碳族元素。高中第二册主要学习-氮族元素、化学平衡、溶液的电离平衡、pH、几种重要的金属(铝、镁)、盐类的水解、有机物、糖、蛋白质。
高中化学课程涵盖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实验技能。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元素周期表、化学键的种类与性质、化学反应的过程及其平衡状态、酸碱理论、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核心内容。这些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1、利用对硝基苯甲酰氯,可以对对硝基苯胺进行酰化,还原后得到4,4-二氨基-N-苯酰苯胺(28)。甲苯或对硝基甲苯经过二硝化,主要产物是2,4-二硝基甲苯(29),再通过还原和光气反应,得到苄基2,4-二异氰酸酯(30)。最后,2,4-二硝基甲苯经过三硝化,产生梯恩梯(2,4,6-三硝基甲苯,31)。
2、对硝基甲苯磺化生产对硝基甲苯邻磺酸等。(2)共沸去水磺化法苯磺化制备苯磺酸;甲苯磺化制备甲基苯磺酸等。(3)氯磺酸磺化法芳香族化合物与氯磺酸反应制备芳磺酸和芳磺酰氯;乙酰苯胺与氯磺酸生产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等。(4)烘焙磺化法苯胺磺化制备对氨基苯磺酸等。
3、相比之下,碱性较弱的芳胺如硝基甲苯和硝基苯胺等,由于含有吸电子基团,与酸难以形成铵盐。这类芳胺需要在浓度较高的酸中加热溶解,然后冷却并加入过量的亚硝酸溶液进行反应。对于弱碱性芳胺,如果其碱性极低,即使使用浓酸也无法溶解,此时需要使用亚硝酸钠和浓硫酸作为重氮化试剂。
4、例如对硝基苯胺的生产,最初用苯硝化、还原得苯胺,再乙酰化、硝化、水解的合成路线,此法生产流程长、成本高。现已改用苯氯化、硝化、分离得对硝基氯苯,再高压氨解的合成路线。用于制造染料、农药或医药的专用中间体,通常结构复杂,常和最终产品配套生产,产量较小,生产多采用间歇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