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急求!在线等!如何分离与鉴定Co2+,Fe3+,Ag+?

先加过量盐酸,若有白色沉淀,则有Ag+,若无白色沉淀,则无Ag+ 2,若1中有白色沉淀,则过滤,滤去沉淀,就除掉了Ag+。3,再加如硫氰化钾,若溶液变成血红色,则有Fe3+。

用纸色谱法分离Fe3+, Co2+ , Ni2+ , Cu2+离子纸色谱(paper chromatography)又称为纸层析,是在滤纸上进行的色谱分析法。

取混合液少许于试管。滴加过量的NHH2O 离心分离出红褐色沉淀Fe(OH)3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HCI。离心分离白色沉淀AgCI。溶液是蓝绿色的CuCI2。

首先看颜色就可以分辨,Cu2+为蓝色,Ag+无色,Fe3+黄色。分离:先加入氯化钠溶液,使AgCl沉淀出来,过滤分离;再加入适量氨水,铜由于与氨络合而继续溶解,Fe3+沉淀为Fe(OH)3,过滤分离。

请问用分光光度法怎么测量甲基橙的浓度?

符号为C,单位为mol/L。计算式为:C=n/V. C=1000ρω/M,是以1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摩尔数表示的浓度。

甲基橙的最大吸收波长在约460nm,甲基橙在中性条件下主吸收峰在463,如果体系偏酸,会稍红移。一般20mg/l,用1cm比色皿测试吸光度在2左右。网友提供,满意请采纳。

甲基橙水溶液最大吸收波长463 nm,如果在这个波长附近测定甲基橙的浓度,则可以用普通的玻璃槽和玻璃比色皿。

用100ml的容量瓶配制浓度分别为50mg/L、100mg/L、150mg/L、200mg/、250mg/L的甲基橙溶液备用。

甲基橙在分析化学中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滴定指示剂,不适用于作有机酸类化合物滴定的指示剂。其浓度为0.1%的水溶液pH为1(红)~4(黄),适用于强酸与强碱、弱碱间的滴定。

氯气的甲基橙分光光度法”中的结果计算描述“354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空白对照溶液。样品吸光度(A)值减去样品空白对照吸光度(A0)值后,由标准曲线得氯含量(μg)”。

碘化物标准曲线吸光度

1、我们的实验是这样做的,首先先测甲基橙在酸性,碱性条件下的吸收曲线。可以找出酸性最大吸收波长λa 碱性最大吸收波长λb两条吸收曲线有一个交点,这就是等吸点λe。放射性碘的原料是碘化钠NaI。

2、到800纳米。碘化物吸光度的波长范围是在紫外到可见光区域,在200到800纳米之间,吸光值的单位是吸光度或光密度(OpticalDensity),用符号A表示,吸光度值越高,表示样品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越强。

3、是的。根据查询作业帮得知,绘制碘化物标准曲线显示碘离子浓有度与测得吸光庆功会反比,没有呈直线关系,是呈两端向上弯曲的倒曲线,因此碘化物曲线是倒曲线。碘化物是含碘为负一价的化合物,包括金属碘化物和非金属碘化物。

4、测定待测样品:将待测样品与适当的显色剂反应,生成有色物质。然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查找吸光度值:在标准曲线上查找与待测样品吸光度值相对应的浓度。这个浓度即为待测样品中目标组分的浓度。

5、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分析中,最大吸光度通常是指化合物在其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值。

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如何算浓度

1、吸光度线确实不是线性的,你可以精细测量一次,然后把曲线分段算方程,采用无限接近法,你也可以把实验表格发给我,由我来分析数据,分析原因。

2、可以利用郎伯比尔定律,a=εcd,其中,ε为吸光系数,d为光程。带入之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算出浓度。

3、已知吸光度求浓度公式是:A=αbc。A=αbc其中,A为浓度,α为吸光度系数,b为光密度,c为比容量。吸光度是一种用来衡量物质吸收比物质发射或反射光线的能力的度量。

对硝基苯酚的标准曲线为什么要用氢氧化钠配

1、实际上,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也可以用酚酞试剂,用氢氧化钠滴定盐酸时也可以用甲基橙。滴定终点时,指示剂颜色变化:氢氧化钠滴盐酸:甲基橙由红色(越过橙色)刚变为黄色;酚酞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2、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中,苯酚的紫外吸收光谱有(很大差别),所以在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分析苯酚时应加缓冲溶液,此实验是通过加氢氧化钠(强碱)溶液来控制溶液pH值的。

3、因此,添加适量的氢氧化钠可以保持硝基苯甲酸的稳定性,防止其在溶液中分解或水解。同时,氢氧化钠还能够中和硫酸中的酸性杂质,保证硝基苯甲酸的纯度和结晶质量。

4、为了避免凝胶床染菌,可加少许苯酚或硝基苯等化学物质,它可以使色谱柱放置几个月至一年。

5、整个反应的关键一步是硝基正离子进攻苯环形成中间体碳正离子。50°C是反应进行的最低温度。超过60°C容易生成二硝基。

6、对硝基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条件是在150度的温度中反应。因为对硝基苯酚的原子键很牢固,所以对硝基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条件是在150度的温度中反应。

酸碱滴定实验的操作过程

1、酸碱滴定实验的操作过程如下:准备实验材料:需滴定的试液(一般为酸或碱)。滴定管(常见的有buret、pipette等)。被滴定溶液(一般为弱酸或弱碱)。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溴甲酚、甲基橙)。称量被滴定液。开始实验。

2、稀释溶液:将称量好的标准溶液逐滴加入待测溶液中,直至达到预期体积。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以确保反应充分进行。 加入指示剂:在滴定过程中,需要加入一种指示剂来判断滴定终点。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溴酚蓝等。

3、滴定过程:使用滴定管将标定好的滴定液滴入待测溶液中,同时加入酸碱指示剂。每滴加一滴滴定液,轻轻摇晃容器使之充分混合。当指示剂的颜色发生明显变化,表示酸碱反应接近终点。继续滴加滴定液,直至颜色变化稳定持久。

4、准备实验室所需的设备和试剂。包括:酸碱溶液、滴定瓶、滴管、酸碱指示剂、等容移液管、烧杯、蒸馏水等。用等容移液管将待测溶液转移到滴定瓶中。注意,需要控制好溶液的体积。添加几滴指示剂到滴定瓶中。

5、酸碱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确定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以下是一般情况下酸碱滴定实验的基本步骤: 准备工作 准备需要滴定的酸和碱溶液。使用洗净的容量瓶准确配制所需浓度的溶液。

6、准备实验装置:- 准备滴定管、滴定瓶和滴定管架。- 使用洗涤皿放置装有酸或碱溶液的容器,通常称为滴定瓶。 添加指示剂:- 在滴定瓶中加入适当的指示剂,如酚酞指示剂或溴酚蓝指示剂。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