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射线探测器

通过实验室测量闪烁探测器的γ射线能量谱,通常使用标准源137Cs和谱仪。图1-2-6显示了用256道谱仪测得的NaI(T1)闪烁晶体137Cs标准源γ射线谱。全能峰(A点)位于60道,计数率为n,n/2处的E、F两点分别为57道和63道,半宽度为6道,能量分辨率为10%。

探测γ射线的半导体主要是硅和锗加上锂作为漂移材料制成锗锂漂移探测器——Ge(Li)或硅锂漂移探测器——Si(Li)。它们是以把高浓度的锂扩散到晶体中,形成很厚的Ⅰ区(即灵敏区)的PIN结探测器。为了稳定Si(Li)和Ge(Li)探测器的PIN结,须将探测器放置在液氮中,在低温下保存及工作。

γ闪烁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γ射线进入闪烁体时,发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电子对产生等相互作用,从而在闪烁体内部产生次级电子。 这些次级电子使得闪烁体中的原子被激发,当激发的原子退激时,会发出荧光。 荧光经过光阴极,使得光阴极上的电子被打出,实现了光到电子的转换。

在实验室测量闪烁探测器的γ射线能量谱,一般用标准源137Cs和谱仪,纵坐标为γ射线每道计数率N,横坐标为谱仪的道数,道数正比于需要测的脉冲幅度电压。图1-2-6是用256道谱仪测得的NaI(T1)闪烁晶体137Cs标准源γ射线谱。

溴化镧物理化学性质

溴化镧(13536-79-3)是一种物理化学性质独特的物质。它的外观表现为浅灰白色的粉末状物质,具有较强的吸湿性,需妥善保存以避免水分的吸收影响其性能。在密度方面,溴化镧在25℃时的密度为63g/mL,这一数值反映了其物质构成的紧密程度,密度较高的物质通常意味着其分子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力。

溴化镧是一种化学物质,其主要成分是镧元素与溴元素的化合物。在化学领域中,它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工业和科学实验中。作为镧的卤化物,溴化镧的化学式为Br3La,分子量为376175。它的CAS编号为13536-79-3,EINECS编号为236-896-7,提供了其在化学数据库中的唯一标识。

溴化镧的密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