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羟甲基丙酸 性质、用途与生产工艺 化学性质 无味,自由流动白色结晶。易溶于水、甲醇、二甲基甲酰胺等,难溶于丙酮、苯、甲苯等。熔点175~185℃。
酸性较强的是乳酸,因为羟基在诱导效应时是吸电子基团,是H更易解离。
丙酮,CH3COCH3,又名二甲基甲酮,为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O4,俗名元明粉,无色斜方晶体,熔点884℃。
-二羟甲基丙酸是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5H10O4。
合成多元醇 甲醛是合成多元醇的重要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新戊二醇、二羟甲基丙酸以及炔醛法1,4-丁二醇等。缓释肥料 甲醛水溶液还可直接用于处理农作物种子和根茎,能防止黑斑病和强壮根茎。
1、DMBA分子中含有两个伯羟基和一个羧基的多功能团化合物,使该分子既具有醇类、又具有酸类化合物的特性。亲油性的碳骨架及亲水性的官能团结构使其具有独特的溶解特性,成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扩联剂和亲水剂,可以被用作合成水性高分子体系。
2、熔点是110度左右了,无法做气相的,但是溶液就不一样了,可以试一试。
3、【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辛伐他汀其化学名称为:2,2-二甲基丁酸-8-{(4R,6R)-6-{2-(1S,2S, 6R,8S,8Ar)-1,2,6,7,8,8a-六氢-8羟基-2,6-二甲基-1-萘基]乙基}四氢-4-羟基-2H-吡喃-2-酮}酯。 【性状】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4、目前使用的二羟甲基羧酸亲水扩链剂主要有DMPA和DMBA两种,其中DMPA使用时间较早,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
5、-二羟甲基丙酸是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5H10O4。
6、CH3CH2C(CH3)2COOH是3-二甲基丁酸的化学式。
中文名:2,2-二羟甲基丁酸结构式:分子量: 1416外观:为白色晶体熔点: 108-115 °C溶解性:可溶于水、甲醇、丙酮等。
目前使用的二羟甲基羧酸亲水扩链剂主要有DMPA和DMBA两种,其中DMPA使用时间较早,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
DMBA分子中含有两个伯羟基和一个羧基的多功能团化合物,使该分子既具有醇类、又具有酸类化合物的特性。亲油性的碳骨架及亲水性的官能团结构使其具有独特的溶解特性,成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扩联剂和亲水剂,可以被用作合成水性高分子体系。
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要求试样能制成溶液,而不需要气化,因此,不受试样挥发性的限制。对于高沸点、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大于400以上)的有机物(些物质几乎占有机物总数的75%-80%)原则上都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进行分离、分析。
气相色谱仪的分析对象:(1)能气化、热稳定性好和沸点较低的样品。(2)高沸点、挥发性差、热稳定性差、离子型及高聚物样品不能检测。(3)仅占有机物的15%~20%左右。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分析对象:(1)溶解后能制成溶液的样品。(2)不受样品挥发性和热稳定性的限制。
-二羟甲基丙酸是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5H10O4。
所以说使用DMPA不仅生产能耗高,而且产品中易造成有机残留等。而DMBA由于有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可以在合成过程不需要消耗一点溶剂,这样不仅缩短了反应时间,降低能耗,而且节省能源。
中文名:2,2-二羟甲基丁酸结构式:分子量: 1416外观:为白色晶体熔点: 108-115 °C溶解性:可溶于水、甲醇、丙酮等。
性质:(CH3)2CHCH2COCH2CH(CH3)2 无色油状液体。有薄荷气味。密度0.8053。沸点161℃。凝固点-45℃。折射率412(21℃)。微溶于水。与多数有机溶剂混溶。性质较稳定。用途:用作硝酸纤维素、合成树脂的溶剂。可由佛尔酮经还原而制得。
阴离子型扩链剂中带有羧基、磺酸基等亲水基团,结合有此类基团的聚氨酯预聚体经碱中和离子化,即呈现水溶性。常用的产品有:二羟甲基丙酸(dimethylol propionic acid ,DMPA)、二羟甲基丁酸(dimethylol butanoic acid ,DMBA)、1,4-丁二醇-2-磺酸钠。
反应第一步生成一和二羟甲基脲,然后羟甲基与氨基进一步缩合,得到可溶性树脂,如果用酸催化,易导致凝胶。产物需在中性条件下才能贮存。线性脲醛树脂以氯化铵为固化剂时可在室温固化。模塑粉则在130~160℃加热固化,促进剂如硫酸锌、磷酸三甲酯、草酸二乙酯等可加速固化过程。
反应第一步生成一和二羟甲基脲,然后羟甲基与氨基进一步缩合,得到可溶性树脂,如果用酸催化,易导致凝胶。
PH值偏低时缩聚时易生成不溶性的聚甲基脲而产生沉淀,且易凝胶,故缩聚时,应严格控制PH5—5。过程的第三步应经常测浑蚀点和注意温度控制,因为,粘度与反应终点相关,过早则粘度小,另外,温度与粘度成反比例关系,故控制温度,掌握终点,直接影响产品粘度。
1、从流程图可看出,聚氨酯合成首先由脂肪族二元醇乙二醇、1,4丁二醇和脂肪族二元羧酸己二酸酯化、聚合生成中间体多元醇,再由多元醇和异氰酸酯在溶剂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丁酮的作用下聚合而成。生产过程中所用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或多或少具有一些毒害性,且在整个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中所占比例高达70%。
2、水性聚氨酯合成用聚合物多元醇及小分子多元醇同油性聚氨酯,多异氰酸酯主要选择IPDI、TDI和HDI。此外,要引入亲水单体,其携带的亲水基团。 亲水性扩链剂是水性聚氨酯制备中使用的水性化功能单体,它能在水性聚氨酯大分子主链上引入亲水基团。
3、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预逐步聚合,即由低聚物二醇、扩链剂、水性单体、二异氰酸酯通过溶液(或本体)逐步聚合生成分子量为103量级的水性聚氨酯预聚体;第二阶段为中和后预聚体在水中的分散和扩链。早期水性聚氨酯的合成采用强制乳化法。
4、聚氨酯水性树脂是一种新型的水性涂料、胶粘剂和封装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它是由聚氨酯树脂、水性溶剂和助剂组成的,具有环保、耐候、耐化学腐蚀、耐磨损、耐高温、耐低温等特点。聚氨酯水性树脂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电子、家具、包装等领域,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5、聚氨酯(英语:Polyurethane,IUPAC缩写为PUR,一般缩写为PU),是指主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特征单元的一类高分子。这种高分子材料广泛用于黏合剂,涂层,低速轮胎,垫圈,车垫等工业领域。在日常生活领域聚氨酯被用来制造各种泡沫和塑料海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