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溴苯甲腈用酸催化水解,得到2,4,6-三溴苯甲酸。
2、配制等比例的浓H2SO4与浓HNO3的混合酸,加入反应器中。向室温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合均匀。在50至60度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除去混合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百分之五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
3、分子配置。三硝基甲苯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针状结晶,无臭,有吸湿性,带有爆炸性,是常用炸药成份之一,有六种异构体。在配置三硝基甲苯时需要专业人员经过准精确的测量,以及分子配置即可获得。
1、二甲基苯胺是染料和颜料制造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体,可以用于合成多种染料和颜料。二甲基苯胺可以用作有机合成的原料,参与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如医药、农药等。二甲基苯胺在医药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可以作为某些药物的中间体,用于合成抗炎镇痛药如甲灭酸等。
2、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熔点(℃):5沸点(℃):191相对密度(水=1):0.9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7蒸气压(kPa): 0.13(25℃)溶解性: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等多种有机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合成物。微溶于水。
3、【答案】:B 甲芬那酸主要以邻-氯苯甲酸和2,3-二甲基苯胺为原料,在铜的催化下缩合而成。2,3-二甲基苯胺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并对中枢神经系统及肝脏有损害,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其进行检查,限度为0.01%。
4、急性毒性:LD50:1410 mg/kg(大鼠经口);1770 mg/kg(兔经皮) 。中毒机制:与苯胺相似,但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可能更为显著。是强烈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有溶血作用。经皮吸收会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皮肤接触可发生溃疡。长期大量接触也可致肝损害。
属MAKⅢA1的致癌芳香胺4种,即4一氨基联苯、联苯胺、4一氯一2一甲基苯胺、2一萘胺。
过去的研究表明,一种叫做双甲胖的药物,是一种广谱性甲胱类杀蛾杀虫剂,属中等毒性杀端剂。而双甲眯可以被消化系统中的微生物分解为一种叫做2,6-二甲基苯胺的芳香胺。这是在新研究中检测到的最常见的芳香胺,在狗身上发现的芳香胺的近70%,在猫身上发现的芳香胺的近80%。
因此,总计有22种芳胺。禁用染料可分解成MAK(Ⅲ)A1及A2组中芳胺类的偶氮染料偶氮染料本身不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但含有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的织物与人体长期接触,染料会被皮肤所吸收,并在人体内扩散。
1、苯胺或甲氨基苯。根据中国化工网显示,甲基苯胺,俗称苯胺或甲氨基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NHCH3,是无色到淡黄色的液体,有弱胺味,极易氧化变色。
2、急性中毒:多由皮肤污染而吸收引起。自觉脸部灼热、剧烈头痛、头晕、呼吸困难,呈现紫绀症。以后出现血尿、尿闭、精神障碍、肌肉抽搐。慢性中毒:可引起膀胱刺激症状。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3、碱性从大到小甲胺大于苯胺大于三苯胺大于N-甲基苯胺。慢性中毒表现: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中毒性肝病。健康危害:该品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易经皮肤吸收。
1、属MAKⅢA1的致癌芳香胺4种,即4一氨基联苯、联苯胺、4一氯一2一甲基苯胺、2一萘胺。
2、市场监管局对电子商务平台的一些服装产品进行了抽查,在抽查中发现安若伊女装品牌的服装产品存在着致癌物超标的现象。这些服装产品所用到的染料成分中一种香料的致癌芳香胺成分比规定标准高出了几十倍。这场抽查不仅发现了这家女装品牌有问题,而且还发现了另外好几家都存在超标,只是这家产品超标比较严重。
3、联苯胺是24种有害芳香胺中的一种。它通常用于有机化学生产有机染料及其染料中间体。在橡胶工业中,它通常被用作密封固化剂和塑料薄膜。工人可能在生产和使用中接触联苯胺。长期接触联苯胺的关键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膀胱状瘤和膀胱癌。联苯胺和膀胱癌是化学染料工业中常见的职业危害。
4、目前市场上已知的致癌染料有11种,其中分散染料2种、直接染料3种、碱性染料1种、酸性染料2种和溶剂型染料3种。但列入生态纺织品监控范围的致癌染料仅为7种。致癌染料在纺织品上绝对禁用。目前已知的可致癌芳香胺有23种,由这些芳香胺合成的染料有200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