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时从那头开始编号呢?如果其链上又连了一个甲基呢?谢谢

当两种方向双键和三键的位号一样时(比如此例,不论从哪边都是1,5),要尽量让双键的位号小,所以CH2=CH-CH2CH2-C≡CH命名为1-己烯-5-炔(表示主链上碳的总数的“己”写在“烯”前面,不能叫1-烯-5-己炔)。

第一个:从左往右开始编号。 第二个:从右往左开始编号 原因:先选择最长链作为主链 再从最近端开始 如果取代位置相同时,选择较小的取代基,如:两端分别是甲基和乙基时,从甲基端开始编号。

要遵循 序号最小原则:如果从氢原子开始,那么甲基就是3-,如果从甲基那边开始,甲基就是2-。

用乙酰乙酸乙酯及必要试剂合成3-甲基-5-己烯-2-酮

首先让乙酰乙酸乙酯两个羰基中间的亚甲基接上一个乙基(此亚甲基氢带酸性,容易形成负离子,从而与CH3CH2Cl等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再让它在酸性或碱性的条件下发生水解,可生成2-戊酮。

首先让乙酰乙酸乙酯两个羰基中间的亚甲基接上一个乙基(此亚甲基氢带酸性,容易形成负离子,从而与CH3CH2Cl等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再让它在酸性或碱性的条件下发生水解,可生成2-戊酮。

将甲醇和丙醇制备为甲基氯和丙基氯。乙酰乙酸乙酯两次攫取α-H和甲基氯和丙基氯反应,再水解脱羧。

目标产物CH3COCH(CH3)CH2CH3,和丙酮相比,得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取代,所以是用1molCH3Br和1molCH3CH2Br反应所得。

其催化剂是乙醇钠。因为金属钠和残留在乙酸乙酯中少量乙醇(少于3%)作用后就有乙醇钠生成。

合成路线如图(Et表示乙基)。楼上似乎目标产物少了一个碳。

5-已酸甲酯的合成路线有哪些?

1、乙炔合成乙酸甲酯通常需要经过多步反应,其中包括乙炔的水合和酯化反应。以下是乙炔制备乙酸甲酯的一种可能路线:乙炔的水合反应:首先,将乙炔与水合成乙醛(乙炔醇)。这个反应可以在存在硫酸等强酸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

2、乙烯同溴化氢反应生成溴乙烷,溴乙烷同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得到乙醇,乙醇再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得到醋酸钠,再酸化得到乙酸,乙酸再同甲醇反应得到乙酸甲酯。

3、首先浓硫酸在水解反应中作催化剂,在酯化反应中首先浓硫酸在水解反应中作催化剂和吸水剂。水分解成一个氢原子和羟基,同时乙酸甲酯在下面那个“-”断裂。接着其中羟基和酸结合形成乙酸,氢原子和醇结合成甲醇。

4、氟酮磺草胺的合成方法见图3,由2-氟苯胺和(甲硫基)乙酸甲酯通过Gassman反应合成相应的7-F-吲哚-2-酮。

3-甲基-5-己烯-3-醇为什么这样命名

1、多元醇的命名 选择含-OH 尽可能多的碳链为主链,羟基的数目写在醇字的前面,羟基的位次。

2、-乙基戊烷 命名原则 烷烃 找出最长的碳链当主链,依碳数命名主链,前十个以天干(甲、乙、丙...)代表碳数,碳数多于十个时,以中文数字命名,如:十一烷。 从最近的取代基位置编号:..(使取代基的位置数字越小越好)。

3、号碳是紧挨螺原子的一个碳原子;命名时,先称“螺”字,然后在中括号里标明各个环上非螺原子的个数,数字之间用点分隔;最后,按照环系上碳原子的个数,称为“某烷”。如:称为螺[5]壬烷。

4、自十一起用汉字数字表示,如C12H26命名为十二烷。 为了区别异构体,常用正、异、新来表示。

如何以乙酰乙酸乙酯和三个碳以下的有机物合成3-甲基-5-己烯-2-酮

1、先在乙酰乙酸乙酯的2位引入苄基,再引入乙基。产物在稀碱液中发生酮式分解就得到目标分子。

2、强碱得到碳负离子→缩合→水解→加热脱羧 你要还有问题,可以向我提问。然后把链接通过百度hi告诉我。

3、再转化为碘代烃。用该碘代烃对乙酰乙酸乙酯进行烷基化,然后酸式分解,得到比之前羧酸要多两个碳原子的羧酸。用氯化亚砜将这个羧酸转化为酰氯,然后和苯进行傅克酰基化反应,产物进行羰基还原就得到目标分子。

己烯是什么?

1、己烯作为长链烷烃。具体不同的同分异构,具体的同分异构体名称如下。己烯的同分异构体主链为6个C时,其同分异构体为1-己烯、2-己烯、3-己烯。

2、己烯是纯净物 1-己烯(C6H12)是一种含有6个碳原子的单烯烃,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

3、己烯C6H12 乙烯C2H4 碳和氢原子数不同,但比例都是1:2。

4、二烯(表示有两个双键),二己烯那就是二(个)己烯(分子?基团?)了。其实这个问题在我学的时候也挣扎了很久。包括丙烯基和烯丙基的区别之类的问题。总之第一个字是用来形容的,中国汉语博大精深啊。。

3甲基5己烯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