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闻,有刺鼻氨味是尿素,有刺激性气味的是乙醛或丙酮,将这二者分别做银镜反应,有银镜出现的是乙醛。粉红色晶体是苯酚,再剩下的固体是果糖(常温下)。搅动盛有这几种物质的烧杯,看哪个黏稠,黏稠的为果糖和甘油,果糖具有一定的蜂蜜的香味,甘油则无气味,应该好分辨。
此外,文中提到的挥发油成分也非常丰富,已鉴定出29种,其中包括莳萝艾菊酮、2,4,6-三叔丁基苯酚、3-乙基-5-甲基苯酚等,这些化合物可能与川续断的药理作用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挥发油成分中还有苯酚、4-甲基-1-异丙基-3-环己烯-1-醇等,这些都是构成续断独特香气和可能的药效活性物质。
mol丙酮在各种酸性催化剂(盐酸,氯化锌或硫酸)存在下生成亚异丙基丙酮,再与1mol丙酮加成,生成佛尔酮(二亚异丙基丙酮)。3mol丙酮在浓硫酸作用下,脱3mol水生成1,3,5-三甲苯。在石灰。醇钠或氨基钠存在下,缩合生成异佛尔酮(3,5,5-三甲基-2-环己烯-1-酮)。
这两种物质最好有红外区分,6-甲基-2-环己烯-1-酮因为羰基与烯烃基团共轭,吸收频率比2-甲基-2-环己烯-1-酮低,也可与胺生成==n---oh,2-甲基-2-环己烯-1-酮颜色浅一些,你去试试吧。
甲基环丙基乙炔结构式是:环丙基乙炔是合成某些治疗艾滋病药物的关键中间体。对以环丙基甲基酮、环丙基甲基醛、5-氯-1-戊炔和其他含炔基化合物为原料制备环丙基乙炔的主要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
脂烃基可用R表示。脂烃基还可以再分成烷基(alkyl)、烯基(alkenyl )、炔基(alkynyl)。例如:CH3—甲基(烷基) CH2=CH— 乙烯基(烯基) CH≡C—乙炔基(炔基)。综上所述,烷基是烃基的一种。
顾名思义,丙炔基是丙炔的自由基,不过有两种形式。
烯烃(alkene)如2-己烯(2-hexene),双键编号最低,保留非系统名称如丙二烯(allene)。炔烃(alkyne)如乙炔(ethylene),保留俗名。烯炔类化合物,如1,3-己二烯-5-炔(1,3-hexadien-5-yne),双键和叁键编号最低。
-4-氯-2-三氟甲酰基苯胺,丁基锂和乙酸乙酯会反应,与丁基锂反应得到2-[N-叔丁氯基羰基氨基]-5-氯-2-(环丙基乙炔基)-2-(三氟甲基)-苯甲醇5,用丁基锂环合得6-氯-4-(环丙基乙炔基)-1,4-二氢-4-(三氟甲基)-2H-苯并恶嗪-2-酮,最后通过(-)-茨烷酸拆分得到依法韦仑。
1、首先是具有两个可以反应的官能团或反应位(比如说羰基旁边的碳与羰基,分子内羟醛缩合),其次是如果可以形成五元或六元环的话,那么成环的倾向就比较大。中环及大环的合成一般是克莱森酯缩合;四元环一般是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法或丙二酸二乙酯合成法。
2、如果是一个分子内同时含有-COOH和-OH 那么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分子内酯化或者多分子互相酯化而成环,同样的可以发生在-NH2与-COOH之间,成肽。
3、有机成环反应规律有机成环方式一种是通过加成反应、聚合应来实现的,另一种是至少含有两个相同或不同官能团的有机物分子,如多元醇、羟基酸、氨基酸通过分子内或分子间脱去小分子(如水或氨等)而成环。有机成环反应类型 (1)聚合反应:如乙炔的聚合 3CH≡CH 甲醛、乙醛等容易聚合而成环状化合物。
4、比如羟基酸就可能发生自成环或者双分子成环、三分子成环。一般题干本身会有提示,有机题本身是很容易的,运用好提示就不会做不好,只是熟练度的问题。至于技巧嘛,练练自然就有感觉,高中知识是很容易的,高考也不是要把人都刷下去,只要努力,就好啦。
5、及-COOC-而所谓的成环就是两个物质本身都含有羧基和羟基,或者是二元的酸和纯才能成环了。
喹诺酮(kuí nuò tóng)又称吡酮酸类或吡啶酮酸类,是一类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是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菌的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弱(某些品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喹诺酮类和其他抗菌药的作用点不同,它们以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为靶。
第二代类的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是西诺沙星,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有效,抗菌活性提高,但是血液的浓度低,仅适用于肠道和尿路感染,目前也比较少使用。
氟喹诺酮类在药理学上有以下特点。(1)抗菌谱广,尤其对于革兰阴性菌,包括绿脓杆菌在内的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某些品种对结核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厌氧菌也有作用。(2)细菌对本类药与其他抗菌药物间无交叉耐药性。